分享

心灵跫音,生活芬芳 ——序曾祖利长篇散文《一起走过》

 y读天下 2021-05-29

   作家曾祖利,四川武胜人,少年时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写作天赋,不断地写出佳作,让老师认可,同学赞叹。有时,在报刊上去露一手,引来一片羡慕声。参加工作后,更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懈地爬格子,把一些所见所悟写出来,呈给万千读者。先后写出了或情意绵绵、或激情澎湃、或诗意浓郁、或大气豪迈、或荡气回肠、或哲思凸显的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不少散文除了在报刊发表外,还被“腾讯”“网易”“新浪”“今日头条”等网站推荐,被一些学校选作学生阅读课文。2011年4月,散文《生命里的灯》被邯郸一中学选作考试题。

长篇散文《一起走过》,可谓作家曾祖利的代表作,洋洋洒洒2万余言,文质兼美,在中外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作品淋漓尽致地书写了他与妻子的艰辛与无奈、坚持与奉献,以及与几代亲人们相处的温馨甜蜜,特别是孙子出生的期盼、憧憬与幸福。他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众多的生活细节,叙述了非常质朴的亲人、朋友情谊,使作品彰显出“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有张力、发幽香”的时代艺术品格,每每读来,无不激起读者内心情感的高度共鸣。笔者在一些高校讲课时,曾多次将其作为范文让学生学习研读。

沾泥土。作品,不要“沾泥土(落地的时代生活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沾自己的泥土”,要注重创新,既要跳出一般故事的俗套,更要跳出一般故事浅表化、概念化的窠臼,以鲜活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写出这一时代的特征和社会情绪。且读:

“新房就这么小,十一二平方,一道门,一扇窗,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条独凳,时不时还有耗子惊鸿一现。没亲友。没酒宴。没锣鼓。没放鞭炮。没闹洞房的欢腾声。煮夜饭的油炉子也恰恰没油了,我和妻便东找西找来几根烂板凳脚烧了,煮了两碗面匆匆填饱肚子。铺床时移走堆在里面的半床书,拼添两块堆在教室屋角缺口裂缝的桌面,覆盖上篾席算是新床。

我和妻在校门口石梯上铺垫一张报纸坐下,静静看着月亮从对面胡大成山头升上来了,圆而亮,月华若水,有种可触摸感觉。

梯前路两边,小草青青,卡来长,露珠睁眼,看朗朗秋月,看飞云过天。

路沟里的水哗啦啦淌着,载走我俩对话:

结婚就这么一次,没摆几桌喜酒,太冷冷清清了。

不冷清!远山围圈,月亮为灯,流水唱,蛙鼓敲,打起灯笼火把也难找这别致的婚礼现场。

噫,这么说,竟有了几分诗意的浪漫。”

这样的婚礼叙述,写出了那个时代乡村生活的特征和人的情感。的确这样的婚礼,过于简单,冷清,乏味,甚至有些凄凉,但作家曾祖利却很乐观、很浪漫、很诗意、很创新,用简洁、精炼的语言,通过铺陈、渲染,把简单、质朴的新房、新人、新婚写得有滋有味,让人回味不已、感叹不已。诗意化的渲染,给人创新之感。

带露珠。就是有意识地引进时代的活水,多用时代鲜活的语言。一是语言严谨、准确,新鲜、有个性、有时代气息,清爽怡人。二是,适当利用地方方言,发挥其在连接情感、渲染气氛、拉近距离、强化认同上具备传播的优势。且读:

“农忙了,该有多忙?

有诗为证:乡村四月少闲人,才了桑蚕又插田。

俗话说:立夏立夏,碰到亲家不说话。

隔壁王大嫂形容:忙得毛辫不粘背,忙得娃娃倒转背,拉屎撒尿放小跑。

妻说:要有观音千只手该多好。

然而那满田油菜要扯,满土麦子要割,满山满坡胡豆豌豆要担回家,哪样都要亲手亲脚去做,哪样也马虎不得,那样也是庄稼人汗水和心血的投入。

忙,成了刚放下镰刀,又操起扁担锄头;忙,农活一大堆,两眼一睁,忙到点灯。

妻就是这农村匆忙劳动大军中普通一员。”

这段话,语言长短相间,整散结合,富有韵律,自然淳朴,从容不迫,如同朋友谈心。叙事如话家常,议论娓娓动听,抒情情真意切,推心置腹。俗语、诗词、方言全上阵。“立夏立夏,碰到亲家不说话”“两眼一睁,忙到点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要有观音千只手该多好。”读来生动形象,自然亲切,让地域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焕发活力,维系原始乡土记忆与现代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成了读者对地域风情和乡村生活进行想象的文化景观。

接地气。多用大众语言,书写大众生活习惯,反映老百姓的愿望、诉求、利益。做到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老百姓的情感。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广大的读者,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且读:

“整望水干田,雷声滚滚惊魂,勾勾火闪扯得耀眼,风吹得屋外竹欲断欲裂直喊腰痛,大雨如盆倾瓢泼。

妻喜之不尽,说天老爷开眼又开恩为咱节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用掏钱抽水,就是下刀子该去,脑壳擂进泥巴里也值。

妻便戴顶斗笠,披块胶纸,冲入风雨中,引山水,堵缺口,绞田边,干的酣有劲,两个脚趾拇尖尖都有力。”

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妻子“整望水干田”的劳动生活,

为地方方言的传承找到了十分恰当的舞台,同时也让方言去了“土”和“俗”的标签。这些方言,具有川东文化的地域性,成为劳动者艰辛而愉悦的劳动生活写照。四川话那种脆生生、活泼泼的腔调和韵味,天然具备接地气的基因,像“勾勾火闪”“天老爷”“开眼又开恩”“脑壳擂进泥巴里”“脚趾拇尖尖都有力”等,反映了老百姓对自然的认知和当时生活的复杂情感,不仅形象鲜活,也易于引起共鸣与流传。

有张力。语言要含蓄有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换言之,就是让你写的文字或者你说的话有远远大过你信息的内涵和外延。有专家认为,热烈的语言、激情的文字、瑰丽的想像;欲张而驰,欲热而冷,饱含温度的干练叙述;小角度切入,将你带入的广阔世界的窄门,都可让你的话语获得无限张力。作家曾祖利可谓创造文字张力的高手,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就把感人的事表现得酣畅淋漓,让读者叹为观止。且读:

“咱家缺牛犁,妻占据了牛的位置。

一阵阵大风拼命扑来,妻挖着。

一声声响雷头顶滚过,妻挖着。

一道道火闪眼前亮过,妻挖着。

一瓢瓢暴雨从头浇过,妻挖着。

挖着,一锄锄,一镐镐,妻能挖出农人的金山银山吗?

挖着,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妻何时才能挖掉穷根呢。

人淋得像水鸡公,衣裤拧得出半盆水,不算啥。

手打起泡,小泡串大泡,就是迫击“炮”、榴弹“炮”,也没啥。

手变粗糙了,起老茧了,晚上拉被面锉得哗哗响,仍没啥。

我说哪里是女人的手,是锉刀,是铁掌。

这刀垦火种的挖,这没完没了耙推里,分不清身上是汗水还是雨水,硬是平整出了一块水田。”

这段叙说,抒写了妻子的勇敢、勤劳,为了“何时才能挖掉穷根”,无论怎样吃苦,“人淋得像水鸡公,衣裤拧得出半盆水”,手“起泡”“变粗糙”,都“不算啥”“也没啥”“仍没啥”,无怨无悔。尤其是“晚上拉被面锉得哗哗响”这一细节描写,张力十足,韵味无穷,让读者猜想,不知作家的妻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手才粗糙成那个样子,可谓将妻子的勤劳写到了极致。正如作家曾祖利自己所言:“我该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勤劳的妻,不!是顶梁柱;也不,是一台生命鲜活又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发幽香。作品有思想,才有灵魂;有哲理,才有高度,才有品位。换句话说,优秀作品应当具有先进的思想,甚至散发出哲理的芬芳,给人启发,给人力量。作品要符合“真、善、情”的要求:思想向上、向善,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内容真实、态度真诚,具有可信度;反映大众情感,能够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具有充沛的情感。且读:

“记得一次母亲病了,住在我们公社所在地黑坳桠口缝纫社家里。

老母上吐下泻,衣服身上,床上地下,全搞脏了,妻给母亲换衣裤换床单,烧热水抹澡。

妻把老母假牙从呕吐物中捡起,用牙膏洗净再用冷开水泡着备用。

母亲牙不好,妻就把饭蒸软点,把肉炖烂熟,买来鲫鱼烧汤,剔除鱼刺端给老母喝,盼老母早点康复。

空闲了,就在公社门口黄葛树下抽架凉椅,让老母坐着。

妻拿香皂帮老母洗头,拿毛巾擦干湿头发。

妻用牛骨头梳子帮老母梳头,扯下一根白头发,给老母看。

妻蹲下身子帮老母剪指甲。

有过路人问,小刘师傅(指我妻),是你娘屋妈?

妻答,曾家婆屋妈。

过路人说,我还以为是两娘母嘿。”

这段叙述,写的是妻子对母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妻子没有豪言壮语,用她的踏实行动,书写出了“孝老爱亲”的美妙故事,无不令人佩服,无不令人赞叹。她的身上闪耀着中华五千年血脉相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感动,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效仿!

像以上如此文质兼美的语段,长篇散文《一起走过》中比比皆是,应有尽有。好了,不用再例说了。读者应该知道长篇散文《一起走过》,是怎样的一篇文章了。

总之,长篇散文《一起走过》,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读者视为少有的散文佳构,选为学习研究范文,好评如潮。作家曾祖利的“快乐、痛楚、甜蜜、苦涩、激越、隐忍、哭泣、微笑”,在文章中,盈盈浮动,呼之欲出。他的“散养在心地的文字,记录每次平常及平常里的感动……”正这些意蕴深厚、情感饱满的文字,让读者不断受到真情的冲击,获取真情的浸润,一遍一遍地感动着,得到美的享受。

还需要说是,作家曾祖利的散文,不仅写在了白纸上,更是刻在了心灵上,溶入了灵魂里,是真正的散文,是心灵的跫音,是灵魂的寄托,散发着生活的芬芳,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可读性。因此,我慎重地推荐给广大的读者朋友,让你们自己去阅读、去品味、去借鉴吧!

是为序。

2021年5月27日于嘉陵江畔

【尹才干,四川武胜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副会长。被誉为文趣学创始人、才干体打油诗创始人、开大陆当代图像诗创作之风气者、当代图像诗第一人、当代新打油诗八大家、中国十六行诗倡导者。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尹才干图像诗选读》(龚奎林教授评析)《尹才干诗话》等著作11部。入编《大学语文与应用》《对外汉语教程》《世界华人经典诗选》等数十种选本。创作概况编入世界文学史《图像诗的翻译与传播》(英文版)。20余篇作品被选作国内外大、中、小学教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