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生于清末,是富庶人家的第五子,17岁就...

 铁血老枪 2021-05-29
他生于清末,是富庶人家的第五子,17岁就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他大概是个很平庸的人,去日本留过学,也没成为一代栋梁,倒是喜欢上了围棋,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但棋力不怎么样。

回国后,他在一个部门当小公务员。当时已经是民国,时代动荡,公务员工资拖欠严重,更何况,一是朝中无人,二是不善吹牛拍马,出将入相,想来也与他无缘。

平凡人,合该庸庸碌碌度完自己的一生,他却做了一件也许很平常,却让人觉得是惊天动地的事:热心于对孩子的培养。怎么个培养法呢?

从日本归国的时候,他带回大批棋谱,便开始教孩子们下棋。他欣喜地发现,老三明显比哥哥们有悟性。家力已经微薄,不时要出入典当铺。

他还是从日本邮购了许多棋书,有幕府末期棋圣本因坊秀策的百局棋谱,也有“方圆社”发行的《方圆新报》合订本。孩子们看图摆棋,他就在旁边,把日文的解说部分念出来。

因为老三进步神速,他甚至还带着老三去过公园里的小棋社,结交当时的围棋高手。

那时,中国并没有职业棋手,围棋是孔子说的“雕虫小技”,虽风雅而无用,中国人的正事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他为什么让孩子学这无用之技,甚至下如许功夫?孩子没有来得及问他。因为他很快就吐血病倒,33岁就去世了。

在他去世的前三天,他把三兄弟叫到病床前,把练字用的字帖交给大哥,把小说给了二哥,交给老三的是棋子。这就算是他给孩子们的遗嘱吧。

之后,大哥做了官,中国人做官,必须有一手好字;二哥成为大学教授、文学家;而老三,他是吴清源,12岁崭露头角,13岁横扫中国,15岁赴日后,在十番棋擂台击败了当时所有超一流高手,被称为“昭和棋圣”、古今第一人。

可以这么说,没有父亲,就没有吴清源。

中国家教史上,向来少有父亲的身影。我们有一句“相夫教子”,教育孩子是女人家的事。

只是,有些天赋,需要专业人士才能识别。西方的帕斯卡,12岁独立证出欧几里得定理,同为数学家的父亲喜极而泣。

如果,他跑去告诉妈妈:“这条线和那条线是一样长哦。”妈妈只能微笑地给他一个吻:“你好棒你好乖,你去玩儿吧。”茫然不知自己埋没了一个天才。

要么母亲们励精图治,在做饭上班之外,让自己文理兼修,这未免太为难了女人;要么,便应该是父亲上场的时刻了。

男人何必要到中年之后,发朱自清之忏悔:“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

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其实,吴清源的父亲,也就是个“普通的父亲”,他名叫吴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