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天 好书这辈子都读不完,读的一本好书真的挺幸福的,当读到《超越智商》第1天就很有启发,这是心理学大师诺维奇写的。其实应该先《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应该更容易理解一些。 理性思维是一个挺有趣的概念,我的理解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俗的讲就叫做“听话要听音”,这是妈妈经常教育我的一句话。对应的是冲动,其实就是善于动脑和不动脑的区别,用直觉对应也合适。 在书中首先了解快与慢的思维方式,快的思维就是自主心智,我们可以理解为条件反射,无论是先天自带还是后天习得,这些基本上就不受大脑控制了,完全是肌肉的记忆。当然很多自主心智也是后天动脑用理性思维习得的,不过在冥想的时候常常要求我们关注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我认为就是把快思维无意识的事物给它主动的慢下来,那么简单来讲,就是主动去思考去动脑。 接下来就是一直被提到的慢思维,它包括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 算法就是传统的智力,这是可以量化的,测验出来的智商高低。人人都渴望更聪明一点,这里渴望的聪明就是智商的高低,但这往往是天赋多一点。聪明的另一个维度,就是反省心智即理性思维,通过善于思考多动脑,使自己懂得更多,看起来更聪明,这类人令别人常感受到的是智慧,它跟聪明还是有些不同的。 作者开始就说聪明的人并不一定取得好成绩,对人类做贡献。如果是偏执狂类型的聪明人,反而对社会危害,就如同二战中的纳粹高官,很多都是高智商高学历的人,但却做着危害人类的事情。再近一点的例子也有,有的名校毕业或者读书成绩很好的人,最后生活却贫困,反而很多低学历的人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他们的差距可以用稻盛和夫的一个观点:那些小时候很聪明的人善于走捷径,不认真做事,最后变得不如别人。其实说到底就是即使智商很高,但不努力去动脑思考,脚踏实地去做事的话,一样不会获得成功。 这就是作者向读者表达的的观点,我猜测后面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个观点展开的,那为什么人们不爱主动思考呢?其实就是远古时期人类适应环境演化的结果,大脑思考非常消耗能量,远古时期人们的活动很少用脑都是用四肢去狩猎或规避风险,能量主要供应了这些活动,所以就给大脑养成了快思考甚至不思考的习惯。而现代社会不需要这些活动了,但大脑的进化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所以现在的人们总喜欢用直觉思维,常被表象所蒙蔽,在行为经济学中一些现象就是人们常掉入的陷阱,比如沉没成本,幸存者偏见,损失规避等等,有机会一定要读一遍行为经济学,当然这也是人类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 无论什么事都理性思考的话,也不现实,万事都有两面性,太过理性就会变得磨磨唧唧,所以多动脑还要善于动脑,但这也是个人的主观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