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白露山

 流星雨刘鑫 2021-06-01

大美白露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白露山是一座文化山,是兰溪城西风水宝地,事业开阔,登顶可俯瞰兰溪大地。山上有浙西第一道场慧教禅寺,皇帝御批而建的乘仙殿等宗教设施,是舒元舆、周三畏、金履祥、章懋等众多兰溪名人故地、历史发生地,周边虹霓山村、垷坦村、王家村、三泉村、刘家村、芝堰村相映成趣。

 白露山,古有“第一山”之称,是道教名山。据《光绪兰溪县志》载:“白露山,兰溪县西北一十五里,高五十余丈,周围二十余里。又名玉带山,其半山腰银白玉带环抱,故名”。白露山亦名玉带山、玉泉山、白露峰,地处黄店镇、女埠街道交界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露山地势高峻,风景秀丽,峰间平坦,岩石奇特,林木茂盛,气象万千,素以“水兼群籁静,云抱数峰回”的优美景色誉满浙中,原有大小景点17处,是金华及兰溪市内历史悠久、寺庙规模宏伟、人文景观丰富的省级旅游胜地。1981年《中国名胜词典》以白露山景色清幽、古刹久远而入录。1988年3月,兰溪市人民政府将白露山慧教禅寺批准为重点宗教保护寺庙。1994年3月,经金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金华市级风景旅游区。2006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旅游名胜区。

白露山自然景观优美,极可登揽。山腰奇岩环抱酷似锦带,山上有巨岩突出,名黄岩,悬空数百丈,惊险奇绝。由此远眺,村烟点点,镜屏清晰,九龙山峰起伏,兰城风光,三江之汇,美不胜收。其著名的景点有:两门飞瀑、玉带环抱、神仙撒网、黄岩龙舌、鹰岩远眺、城门断垣、仙人弈棋、两塔争辉、五族显形、驼峰落日。

    白露山景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45米,山下有清澈可鉴的镜潭泉,山间有古色古香的乘仙殿,山间有酷似玉带的白岩(白露山因此而得名),岩下有高峻突出的仙人石,山颠还有古朴幽雅的江南古刹慧教禅寺。

    白露山的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黄岩下有建筑古朴的乘仙殿,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宰相舒元舆受仁宗之命与李训为除宦官仇士良专权而遭杀身之祸,史称“甘露之变”。宣宗八年(公元854年)昭雪,封“乘仙公”,故建有“乘仙殿”以示纪念。白露山山腰建有古朴幽雅的江南古刹慧教禅寺,有赵朴初题写的“浙西第一道场”、“大雄宝殿”等字匾。该寺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北麓有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和忠隐庵。周三畏,南宋汴梁人,隐居于白露山,卒葬于此。

    宋理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赐匾“忠隐庵”。西南有著名的三相坟景区,该区地势平缓,三面环山,南面有一开阔平地,内有舒元舆墓;有为官清廉,被宋理宗赞为“不与凡花混一流”的“无地起楼台”丞相范钟墓,墓前卵石铺地,石人、石马、石羊依稀可见。

 明代诗人徐袍《白露山》诗文写道:

“惯说兹山好,

今方一度来。

水兼群籁静,

云抱数峰回。

客到莺初啭,

春深花遍开。

天门如可步,

咫尺有蓬莱。

明嘉靖年间进士章适《登白露峰》诗云:

“古刹无人到,

山门为客开。

三春自芳草,

二月落残梅。

檐矮云低俯,

松高鹤远来。

乾坤足生意,

深绿漫苍苔。

在宋明时期,白露山曾兴盛一时,文人墨客多到此游览,作诗吟景,如舒元舆、范钟、黄傅、金履祥、章适、凌瀚、徐袍等人。

白露寺又称慧教禅寺,建于白露山上白露坪中央。坐北朝南,背靠白露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四周翠竹丛林,高大的香樟及枫香树环绕,寺庙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是浙中历史名刹。已故赵朴初先生曾欣然提笔盛赞慧教禅寺为“浙中第一道场”。登山入寺有南北东三路可通,由山南沿着蜿蜒盘曲的山道,登840余步石阶即见寺庙正门;由西经垷坦山,穿行约5里羊肠小道后,山势由陡而平缓,松林夹道,再行里许为寺后山门,东部有新修的盘山公路上山。

 慧教禅寺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900多年的历史。先有风雷卷石炉,置于林麓,后有金华无涯际禅师云游抵此,相地诛茅结庐,其徒从信、从惠传其衣钵,极力经营,规模初具。明永乐间,无边广禅师继兴土木,大雄宝殿、山门、禅房次第建立。明成化间,昶法师主方丈,香火犹盛。清咸丰、同治后声望益振。清光绪年间毁。山寺虽力遭变迁,古风犹在。

 慧教禅寺几废几兴,1985年后恢复重建,2010年进行改建,形成目前入口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佛堂及圆通宝殿为中轴线,左右配置厢房。形成目前两座大殿,七十余间厢房、脚屋的规模。是设施比较完备的寺庙。1989年释圣修法师主持禅寺后,每年夏历初一到初七,举行“启建法界圣文水陆普度大斋胜参道场”,国内、国外香客缭绕,游人熙攘。另千手观音殿在文革期间拆毁,改建宿舍。后群众自办,在寺庙后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千手观音殿”。

寺庙之右侧有舒元舆、范钟墓。山北麓老鹰岩下,有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其墓于民国年间重修,现其墓尚存。沿着墓左侧而上,翻越山梁,至山腰,有一方平地,为当年周三畏隐居之地,时称“忠隐庵”,古庵早废,1995年白露山露源村村民及垷坦村周氏后裔于原址重建,塑像神态各异,金佛溢彩,神龛流光。萧墙粉壁,红柱新梁,重现古刹肃穆之风。

白露山属千里岗山脉,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多次造山运动,经受“沧海桑田”反复变迁,地质构造尤以大规模断裂褶皱和岩浆活动的印支——燕山运动最为成熟,从而显现出今日的奇伟景观。

白露山为燕山运动而形成的断块山。有断壁怪石、岩柱、陡崖峭壁、山顶平台等地貌景观,山下有镜潭泉,山顶有白露寺,山南有岩石突出,悬空数百尺,惊险奇绝。白露峰峰高439.7米。西南1.7千米有石棋盘(205米)。余脉皆低丘小岗。

白露山地势高峻,山峰如云,似“拔地而起”的巨石,耸立在金衢盘地北侧的边缘。在中生代,燕山期运动的构造下,形成了块状山体,出现著名的断层——玉带。在喜山构造运动和新构造的影响下,断块山体急剧拓升,在亚热带的高温多雨,风化剥落,流水侵蚀,冰冻雪融等物理作用下,形成了断壁怪石、岩柱、陡崖峭壁、山顶平台等地貌景观。白露山风景区主要景观要素有:奇峰、崖壁、平台、怪石、秀水、日月星辰等。

白露山以古生界形成的灰绿黄绿色绿岩、粉砂岩、灰白、白色石英砂岩、白云质灰岩、硅质页岩、层凝灰岩等层积岩为主。

白露山风景区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据气象部门预测资料表明:山上气温较山下低4——7℃,常年平均气温14.9——16.5℃之间,大部分时间气温低于25℃.白露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467.9毫米,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55.4天,降雪日平均为13.7天。年最大雪深度为38厘米,年日照数为1947.1小时。

白露山景区内有2个中小型水库,空中水库总库容约为3——4万方立方米,供应山脚各村的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五两平水库蓄水量达15万立方米,主要用作灌溉用水。

景区地处亚热带,在植被上划分为中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带,植物主要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分别有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松科、芸香科等科属的植物,有香樟、合欢、枸骨、栲栗、木荷、油茶、红枫等32科、96属、371种的800余种树木。景区土壤有红壤、黄红壤和水稻土,红壤土类中以红泥土为主,黄红壤土类中以黄泥土为主,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上,为景区内主要的土壤。山地土层厚度一般为0.3——0.6米,在山地缓坡地上土层达0.5——1.0米,为山地绿化提供较好的土壤肥力条件。

向西至古溪东岸。东自朱家溪西岸,沿朱家溪向南接甘溪北岸。南起朱家溪与甘溪东南交汇处,沿甘溪向西接古溪东岸。西自古溪与甘溪的交汇处,沿古溪向北至白露山西北山脚。面积为13.63平方千米。  

白露山景区分为四大景区:虹霓景区、慧教景区、忠隐景区和三相景区。

    白露山——芝堰风景名胜区位于兰溪市西北部约15公里处的黄店镇区域。景区内大小景点64处,一级景点32处、二级景点25处、三级景点6处、四级景点1处。其中主要景点白露山为浙江省级风景旅游区,芝堰村明清建筑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白露山——芝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成编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规划将白露山——芝堰风景名胜区定性为以奇特清幽的山林风光与璀璨的古建筑文化交融一体为特色,供游赏观光、科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景区的空间结构为:一线两片六区。一线为兰芝公路主游线,线路两侧以生态林带为主,连接两大景观片区,形成整个风景区的绿色轴线。两片为白露山景观片区和芝堰景观片区,白露山片区以白露山自然山体为主,蕴涵浓郁历史人文底蕴,芝堰片区以芝堰明清建筑及坝头风光为景观特色,两片区以兰芝公路为连接轴线。六区为虹霓景区、慧教景区、忠隐景区、三相景区、三峰尖生态农业观光区、芝堰明清建筑及凉亭坞旅游度假区。其中虹霓、慧教、忠隐、三相四景区属白露山景观片区,三峰尖生态农业观光区、芝堰明清建筑及凉亭坞旅游度假区属芝堰景观片区。

    风景区规划配置一级服务基地2处(服务半径二至四千米),分别是白露山旅游服务基地、凉亭坞旅游度假村。二级旅游服务点6处(服务半径一至二千米),分布在六大景区内。三级旅游服务点多处,分布于各景点。

1)虹霓景区

景区面积:1.35平方千米,景区内有一级景点2处,二级景点1处。

   特色:虹霓山村明清古建筑群,民俗风情

   主要景点:虹霓山村明清古建筑群

   主题:古代建筑艺术欣赏和以地方民俗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展示。

    2)慧教景区

    景区面积:2.87平方千米。景区共有各级景点9处。其中,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2处,三级景点3处。

    该景区以佛教文化,奇丽的自然风光为主要特色,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区域。

    特色:慧教禅寺,乘仙殿,一览亭,玉带环抱,黄岩龙舌,鹰岩远眺,山公山婆,双门瀑布,仙人撒网,五社村形等

    主题:佛教活动,观赏山林奇观。

3)忠隐景区

景区面积:2.72平方千米,景区内共有各级景点9处,现均为一级景区。

   特色:青山探忠隐和山林风光

景点:周三畏墓,忠隐庵,憩趾亭,梅岭,五马护忠良,饮马池,无股螺池塘,驼峰落日,白露峰

   主题:以“青山探忠隐”为题材组织山林观光和爱国主义教育。

   4)三相景区

    景区面积:1.13平方千米,景区内共有各级景点7处,其中一级景点3处,二级景点4处。

    特色:天然地貌形成的奇峰异石和三相坟址

    景点:仙人台,棋盘石,三相坟,云山书院,爱晚亭,镜潭

    主题:奇峰异石的游赏和历史文化名人胜迹展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