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994 脾虚疾病多 健脾除根源 曾乐

 文文ap25 2021-06-03

图片


奶奶说,现在由于食品充足,很多人又缺乏食不可过饱营养必须均衡的相关知识,就导致病从口入,这个病从口入不仅是说感染之类,而是指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各种疾病,象小儿吃撑导致积食,积食儿童不长个儿,病多,象总是吃得过多过饱导致伤脾,导致脾虚而水运不畅的人,多会皮肤长湿疹,起风导致荨麻疹等等,象总是偏食肉类,不怎么吃蔬菜,运动量跟不上导致二型糖尿病,痛风等等,都可以说是吃出来的病,总的来说,都是脾虚症。

奶奶说,现在不但脾虚肥胖的成年人特别多,儿童脾虚的也非常多,最普通的现象就是湿疹儿童越来越多,鼻炎儿童越来越多,过敏体质儿童越来越多,容易感冒发烧咳嗽的儿童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是脾虚的后果!

奶奶说,很多人不懂,脾虚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上面这些,象顽固性湿疹、牛皮癣,二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等,都与脾虚有关,是脾虚的严重后果。

奶奶说,那该如何早期发现孩子脾虚呢?发现了又如何调理呢?

我们先来看如何早期发现脾虚,以便及早进行调整和调理,这个可以观察下面这些症状,凡是有一种或是几种症状的,就是脾虚了。不及时调理,就会带来上面这些湿疹、神经性皮炎、鼻炎、容易感冒发烧咳嗽,不长个儿,牛皮癣,二型糖尿病,多囊综合症等等严重的健康问题。俗语说,脾虚的孩子病多啊,脾虚的成人短寿啊,都是前人总结的养生中的真理呀!

我们来看脾虚症状:

1、鼻梁山根处有青筋,脸上有“白斑”(西医认为此为肚子里有虫,其实根本不存在),肤色偏黄;

2、积食或积食内热,有口气(口臭,呼出的气有腐败味儿),手心足心热乎;

3、睡觉流口水、露睛、磨牙、盗汗;

4、挑食、厌食、食欲不振,食后腹胀;

5、舌苔不正常,白厚、黄厚、地图舌、草莓舌;

6、睡姿凌乱,睡觉翻身多动,跪睡,趴睡;

7、易感冒、咳嗽、过敏、体质差,一患感冒就咳嗽、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堵住呼吸等;

8、生长发育较同龄孩子缓慢;

10、干吃不长肉;

11、鼻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症;

12、便秘,羊粪球便,虚汗,盗汗;

13、舌头湿胖,边有齿痕,大便粘马桶;

14、湿疹反复发作,脸侧部不光滑,手摸有疙瘩;

15、背部、腿部等长辣痘痘样疙瘩,不痛不痒……

以上这些,凡是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的,都是湿重脾虚的典型症状。

对于脾虚的儿童如何调理呢?

奶奶说,一是懂得食不过饱,食不过精的原则。

什么意思呢?中国古人早就把吃饭穿衣这两件事关人体健康的事,用俗语总出来了,你瞧,“三分饥和寒,能保小儿安!”“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还说“饭仅七成饱,穿戴适量少,耐点饥和寒,益寿又延年。”这些俗语和谚语,都说明食不宜饱,穿不宜多。所以啊,凡是饱食终日的,肯定会得富贵病!现实中我们发现,过分地安逸,人的抵抗力就会降低,这从反面告诉我们,人,不能过食,不能过于安逸,适量的运动和节食,是良好的保健习惯。

再说食不过精,现代人食物来源多是从市场上买来,为了促进销售,卖粮的人,多进行深度加工,把糙米精加工成精米,好看是好看多了,也好吃了,但无论是精米还是精面,都把大量有益人的健康的营养成份给精加工掉了。长期只吃精粮的人,会便秘,营养缺乏,肠胃功能失调……各种问题,各种疾病接踵而来。这就是为什么生活变好了,病反而多了起来的根本原因。吃得好,营养少,不均衡。长此下来,能不病吗?

奶奶说,脾虚的,必须注意,脾虚营养吸收就差,后天之本就出问题了。

有人说,我现在知道了食不过饱,食不过精,以后千万注意,但孩子现在已经被伤了脾,出现上面所列的各种问题了,又怎么办呢?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是四个字:及时调理!

怎么调理?除了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外,在我们的建议下,杨教授他们准备了一些健脾养脾,调理五脏平衡的产品,好友们也反馈,杨教授那儿针对儿童及成人脾虚的各种问题,可以提供非常好的调理方案,可以咨询他们,让他们结合个人的实际,给出指导,这样,效果会更好。他们那儿的产品,据许多好友的反馈,效果确切可靠!

奶奶说,脾是后天之本,保护好脾脏,遵守《黄帝内经》良言: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会错的。食不过精,食不过饱,更不会有错,尤其是夏天到了,少吃冰寒产品,保护阳气,这样,也会少生很多疑难杂症啊。

图片

每日一方

烧大蒜煮汤治腹泻神效

腹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经常遇到,到医院冶疗花费时间,花钱又多,没有几拾元钱你是出不了医院大门的。用偏方一头大蒜就解决问题了。
前些时邻居小孙子腹泻不止,花了近百元也没看好,我给用了半头大蒜就给治好了。
方用:腹泻(包括小儿.婴儿拉黄、绿便):
大蒜头一只,火烧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汤,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一日三次,一天显效,连用三天,无不痊愈,并可治细菌性痢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