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掠影】赵渝:一个小说家的诗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赵渝一个小说家的

苏小蒙

      与赵渝先生认识,是在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墨白先生诸文友的一次小聚上。

         一一这位是赵渝,小说家。

         墨白先生说。

         赵渝?他就是赵渝!他个子不算太高,精瘦精瘦的。一顶遮阳帽下,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儒雅且又文质彬彬。

        说起来,我对他并不陌生。不久前,我刚读过他写的长篇小说《宋潜的问题》。因为在这本书窝口的作者简介里,我看到他是我们本土的一位作家,在郑州市第62中学担任语文教师,顿时让我有一种亲切之感,于是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慷慨解囊。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名叫宋潜的中学生成长的故事。作为主人公,在对周围世界缺少判断能力、价值观念尚未形成的混沌时期,在师长的耐心教育下,在同学的热情帮助下,在现实社会中逐渐成熟起来并从观念上、思想上、行动上解决了他初涉人生的一个值得当今教育现况沉思、重视的问题。这本长篇小说选题新颖,内容充实,情节精彩,文笔细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一这位是苏小蒙,写诗的。

        墨白先生向他介绍我时,似乎还特别强调地加了一句:老诗人了。

        让我没有料到的是,墨白先生的话音刚落,赵渝先生突然半开笑半认真的“乓”地给我敬了个礼,说他虽然写小说,也喜欢写诗。并告诉他正整一本诗集,出来后一定请我“指教”。

        我猛地一怔。

        因为对于我来说,写诗是青年时代的事儿。如今三四十年过去了,我已年过七旬,早已沒有那种激情且早已金盆洗手,干起了别的营生。不过,想想在酒摊这种热闹的场合也无关大局,人逢知己千杯少,尽情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何必那么当真呢?

        我也就没再做更多地解释。

        我不当真赵渝先生却当了真。  

       最近,他出版了他写的诗集《玄鸟之歌》,当即从他住的地方穿越大半个城市给我送来一本,也许刚刚从印刷厂拿回,整个书本还散发着浓郁的墨香。

        他谦逊地请我“指正”。

        这让我有点儿“受宠若惊”。

        说实在的,好多年以来,我不仅不写诗,也很少读诗。我觉得现在不少诗一则脱离生活,高居庙堂之上;一则不是晦涩难懂,就是故弄弦虚,如同嚼腊……不过赵渝先生的这一举动,让我挺感动的。盛情难却,为了不拂他的信任,我还是抱着“赶着鸭子上架”的心态,开始断断续续地捧起了他的诗集。

      《玄鸟之歌》收入了他近年来写的70多首诗。既有写情的,如《我的诗远渡重洋》《十九岁》《我是天蝎座》《凝视自己》;也有写景的,如《雪落黄河》《日出的颜色》《纯白的海》《樱桃沟的太阳》;既有写人的,如《图尔尼埃》《我想见一个人》《一个教师的遐想》《金色的骆驼队》;也有写事的,如《大地的方舟一一献给南京先锋书店》《阿姆斯丹公寓》《记忆的扉页》《起锚》……选材之广,内容之阔,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惊奇”。这不仅体现了赵渝先生世界认知的渊博,同时也表现出他具有极强观察生活的能力。

        难怪我们河南著名诗人张鲜明先生和尹顺国先生分别为他这本诗集写了序。

        赵渝说,他从小虽然生活在四川一个既不算城市又不算农村的偏僻的三线地区,整个区域文化较为落后,但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医生,较为优越的家教条件,使他顺利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同时也使他从小就能够接触到古今中外的不少经典名著,这为他现在的写作,无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 赵渝先生是以写小说知名的,那么他的诗写得怎么样呢?

        我前边说过,我已经几十年没好好读过诗,更没有写过诗了,对于他的诗,我恐怕也难说出个子卯寅丑、是非曲直。但是,他这本诗集《玄鸟之歌》,却让我读着、读着,顿时油生出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这种感觉久违了。

        这本诗集里的诗,赵渝沒有采用许多诗惯用的那种空泛的抒情,而是充分调动一个小说家的潜质,藉用诗这一体裁所蕴含的元素,像写小说一样以叙事方式进行细节性地表达,用细节呈现生活,呈现他要表现的主题。 

        哇!诗还能这样写?

        我认为 这无疑是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创新与探索。

        比如在开卷篇《兰新线上》一一

        戈壁的内容太丰富/戈壁是一亿年的比喻/从兰州到乌鲁木齐/我和火车运离地球/我们顶着茫茫天宇/用一条铁轨/一种褐色/割永恒的蜜……

         比如在《活着,如一道闪电一一1985一1986年心灵史》一一

         仿佛我永远没有走下那列车/我在车中学习、考试/毕业、找工作、娶妻生子/在车中忙忙碌碌完成一生/这是我青春的专列、人生的专列/一辈子一条路,一个人一件事/简简单单,窗外早已驰过千山万水……

         再比如他在《玄鸟之歌》里一一

         鸟,你这远古的神啊/你枕着青草睡在无边无际的白云蓝天/你把狂欢的海水平息下来,你望着我/我心中像有一则谜语,在游动/一一我和你,相隔三千年/我在地铁、航空港,你在古老礼器的边沿/是什么神秘的力量驱使我靠近你/不断地靠近你,直到尘土化为轻烟……

         这些诗,凸显出赵渝先生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各方面的知识;凸显出了他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和主观审美及价值追求。我国著名作家谭越森先生说,一个小说家总是怀藏半个诗人的本事。作为小说家的赵渝先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对于我这样一个几乎几十年已经不写诗,也很少读诗的所谓“老诗人”,赵渝先生这本《玄鸟之歌》诗集所给我带来阅读上的快乐,使我对当今眼花认瞭乱、泥沙俱下的诗坛又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和全新认识。            

         一一谢谢你,小说家;不,诗人赵渝先生!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

        现已退休。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