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刘志宇/山居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刘志宇

尽管是酷暑,行驶在柏油路上,青山绿树眼帘尽收,我们的心情随着美景自然也凉爽起来。应朋友之邀,欣然驱车百余公里,去浏阳市达浒镇丰田村游玩。

沿着一条新修的柏油公路,公路两旁是青青的绿绿的高高的树木,不时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儿探出头来,打量着我们这几辆陌生的小汽车。不知不觉间,我们几辆车就在一栋二层小楼前停 了下来。“快请进。”前一天就已经赶回老家了的朋友从小楼里出来,热情地将我们一行人迎进了小楼。

山 泉

“喝一口山泉,保证你就凉爽了。”刚落座,主人早已经看出了外的烈日炎烤得我们热汗淋淋,就盛情地劝说我们去山泉井。

“哪里有山泉?” 俗话说:高山有好水,在浏阳大围山的山冲里,家家有清冽冽的山泉水,长年汨汩地流到蓄水池中。

“就在前面的菜地旁边。”

我们几个迫不及待地沿着主人手指的方向,三步并作二步,还没有走上十几步,就到了山泉井旁。说是井,无论我怎么看,都与心中的水井大相径庭。只见,陡峭的山崖下,自自然然一口四四方方,面积不过一个多平方大小,水深不过一米的小水坑。

主人很是神秘地说:这个坑是仙人们砧木取火时,随手挖出来的一个坑,第二天这个坑里就涌出了满坑的泉水,从此以后,坑里的山泉不息昼夜,汨汨地静静地流着,取之不尽,用之不喝。坑里泉水晶莹清冽,水面就如一面说不出形状的梳妆镜,泉水冬暖夏凉,双手捧一口,清凉到了心底。

山泉井旁最热闹是一早一晚,清晨,太阳还未露出地平线,东方呈淡粉色,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粉红的羽绒扇面时。村里的女人们来到山泉眼旁,洗漱梳装一番,将自已打扮得漂漂亮亮,各自走向田间山野。

夕阳西下,晚霞铺了半边天空,河边的树全被映得橙红,小河面上波光粼粼,泛着点点的银光,残破的小桥孤零零地横跨在岸上,在河面上投下婉约的倒影。村里的长寿老人们,纷纷聚集山泉井旁,到井中,掬一捧山泉水,喝一口,洗涤劳动后的疲惫,再到几十米外小河边的百年枝繁叶茂的古樟树下,悠闲自得地,透过不远处的山峰,一颗二颗三颗,数一数天上的星星,哪一颗是我呢,难道是那一颗最亮的吗,老人们都在心里默默念叨着……

“到老屋里去休息,那里凉爽着呢。”新建的二层楼房的客厅里,尽管吊扇、台扇都在十分卖力地狂扇,屋里仍像一只浏阳蒸菜用的大蒸笼,我们一个个大汗淋漓。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瘦小个子,背有一点驼,赤裸着上身,皮肤黝黑的老汉热情地提醒我们。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朋友的老兄,年龄早已是六十好几了,山里人就是不显老,令我们很是羡慕。

听说有凉爽的去处,酷热难耐的我,第一个迈步走向紧挨着新楼房的老屋。

老屋是一幢带有小阁楼,青瓦屋面,三砂土墙壁,浏阳农村常见的一担柴式的房子。坚实的木质阁楼走廊,将昔日的富裕大胆地展露无怡。

“你到这里来休息。”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就从竹床铺上下来,躺在了旁边的竹睡椅上。

老人的动作好似一只玩皮的猴子,在树与树之间自由跳跃。

“您今年高寿?”虽然老人让出了竹铺子,但我却不好意思睡上去,只是坐在竹铺子上,与看上去只有 六七十岁的老人聊了起来。

“八十有五了呢。”

“啊!”

我十分惊讶,眼前的老人,哪里像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不用猜,耄耋老人是朋友的老父亲。“”我们这里有好多的百岁老人呢。

“您的秘诀是什么。”

“秘诀?也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也好,我每天还有事做,衣食无忧,所以我就冇病冇痛的。”

“我们村上有一个老人昨天过世的,享年一百零五岁呢。”老人不经意间以此来证明他们村是长寿村。

老爷爷还十分神秘地告诉我,小山村里长期喝他家门前那口泉水眼里的泉水人,个个高寿。几个六、七十岁去世的老人,大都是崽女接到外地去住了。

“我崽几次三番接我到城里去住,我都没有去,我这一辈子也不会离开这里。”老爷爷的脸上流露出一幅怡然自乐的神情。

老宅

“您老睡在哪里?”

“我一直住在这个屋里,这个屋里好,冬暖夏凉,去年我崽建了新楼房,新楼房里特意在一楼装修了一间带卫生间的房间,给我们俩老睡。本来我不打算去住,但经不住他们的一再劝说,再说他们的一番好意,我不能不领,这不,前些日子我就住到了新屋里。”儿子的孝顺,老人非常欣慰,滔滔不绝地叙述着。

“我带你参观参观我家老屋啰,当年我刚刚建好这栋房子的时候,十里八村的乡邻们都赶来参观呢。”老人说得眉飞色舞的。

这栋老房子,堂屋在中间,农村的堂屋也就是现在的客厅,吃饭和招待客人大都是在堂屋里。两边是正房,正房即卧室,最为特别的是,房子里全部用一般农家少有的厚实杉树做楼板,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这户人家当时应该是很富有的。

“你这个老屋,怕是有一把年纪了吧?”在老屋里,我与老爷爷聊了起来。

“那还是四十年代我手上建的,建这幢屋,钱没有花多少,倒是费了不少累。”

“咯样好的木材,你还没有花多少钱?”看到两间正房里的铺满整个一间房里的木楼板、大门、小阁楼走廊、房间里的好几张旧四方桌,没有哪一处地方不是用的上好的木料。

“屋后面的大半个山头都是我家的,那时候交通不便,山上古树遮天蔽日,只要你有力气,你到山上去砍就是,不要一分钱。”

过去的浏阳,历来有东西南北四乡之说,朋友家所处的达浒镇,地处浏阳东乡,东乡盛产木材。

老爷爷仍滔滔不绝介绍着他建的老屋“整个房屋的樯体,没有用一块砖,那时候我们这里还没有什么土砖、红砖、更没有什么水泥,全部是一面面墙用三合土,石灰、黏土和细砂按照我们自己掌握的方法掺合在一起,分层筑实,在筑实的过程中加一些竹条进去做成筋。”

老爷爷告诉我,这幢老屋是他成年以后也就是四十年代中期建成的,据今天也有六十多年了。仔细察看了整幢房屋,只是有几处裂缝,其他完好无损。可以想象当时筑墙建房的艰辛细致。

在老屋里依稀尚存着精美雕刻雕花床、双门木衣柜,无声地向我展示它悠久的历史。

吊脚楼、房屋里到处可见的古旧木板仿佛在追忆着水运发达年代的繁华。

养羊

中饭后,我们相邀着去附近的榴花洞漂流了。 

傍晚时分,漂流归来的我们,老远就看到老爷爷使劲牵着一头黑山羊回家。

“这羊是您养的?”我挠有兴趣地走近老人。

“是的,去年养得多一点,今年只养了四只羊,前几天卖了一只,卖了千把块呢。”老爷爷不无自豪地说。

老爷爷每天早上将羊牵出去,晚上再牵回家。牵羊的绳子有五六米长,也就是说羊可以吃到以这根绳为半径的大圆圈范围内的草料。

“大家都是赶羊上山,让羊自由吃草,你为什么要用绳索牵住羊,限制它的自由呢?”我提出了疑问。

“我是怕羊糟蹋了人家的庄稼。”老爷爷的话里话外都在为别人着想。

“你仔细看看我的羊,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别的羊都有角,我的羊没有角。”仔细一看,果然没有角。

“这就是我们这里独有的本地产黑山羊,味道特别好,抢着要。”浏阳黑山羊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浏阳的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浏阳的黑山羊还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老幼皆宜。

“我每天放放羊、种种菜、到红薯地里扯扯草、到稻田里除除稗。我只要一刻不动,浑身就不得劲。”“你看我,为家里节省了布料呢,整个夏天,我只穿一条短裤。”这时我才注意到,老爷爷打着赤膊,上身就是文学作品里写农民时经常用到的古铜色,我这里还要加一个词,那就是刷了一层桐油泛着亮光的古铜色。

老爷爷的一席话,似乎解开了小山村里人长寿的秘诀,喝山泉水,多劳动,心胸开阔。

老爷爷边牵羊进羊圏,边跟我聊起了家常。

乡居

“我有四个儿女,大儿子都是六十好几的人了。”老爷爷不无自豪地说。

老爷爷告诉我,现在政策好,四个儿女都搞得好,大儿子在屋里照顾他,旁边那栋楼房就是大儿子建的。

“我的小儿子在外面打工时,找了一个湘潭的老婆,随老婆就在湘潭安了家,逢年过节回家看望我们。”老爷爷十分健谈,谈到小儿子时虽说是放心,但眼神里还是流露出一丝不舍。

“平日里有什么联系吗?”

“天天联系呢,可不,这次又有你们这些湘潭的朋友来我们家玩吗。他们打电话都用座机,我用不得手机,一次我孙子送我一台手机,还没有用上一天,我一弯腰,手机就掉到山泉眼里去了,从那以后我就没有用过手机。他们打电话,一般是早、中、晚,他们知道,白天我们都没有时间在家里,只有这三个时辰在家里。”谈到他的小儿子,老爷爷滔滔不绝。

“我们俩老不要他照顾呢,我们俩个还动得,又不要吃他的。”确实,我们刚进屋,八十多岁的俩位老人,欢喜得不得了,搬的搬凳子,泡的泡茶。

“我每年养几只羊可以赚几千元钱,婆婆子喂几十只土鸡,也弄得上千元钱,一年四季都在家里,吃自己种的放心蔬菜,可以说没有什么开销。我们俩个人的收入,吃不完用不完。”

山冲里养鸡不要买饲料,早上扯开鸡笼门,一只只鸡就象离弦之箭,狂奔着上山觅食,傍晚时分,主人的一声吆喝,吃饱喝足玩疯了的鸡们,排着队挤进鸡笼休息。老人过着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大儿子在家乡做些什么呢。”有着记者潜质的我,什么问题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我就忙不赢哪。”我与老爷爷交谈时,他的大儿子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站到了身后。

我们在他家几个小时,只看见他做这做那,忙里忙外,空闲时就站在他的卧室门口。

“我放了七、八十箱蜜蜂在江西,每个月开三轮摩托车去一趟,取回蜂蜜。”我的这一问,一下子让他打开了话闸子。

“蜜蜂是靠天吃饭的,去年天气好,我赚了五六万元呢。”说到这里,他的脸上也爬满了笑容。

“今年雨水太多,蜂蜜明显要减产,估计收入也会减少,但也会有三、四万。”他对自己的这一份“甜蜜”的事业,还是蛮有兴趣的。

“你还有什么收入吗?”

“那就还有哪,我有三四亩山土,全部种上红薯,去年挖了千多斤,块钱一斤呢,山土帮我赚了万把块钱。”他越说越兴奋。

“我种了四亩多水稻,自给有余,还可以卖一些钱。你看我家门口这一片苗木,全部是我的呢,要是前些年,我种的桂花树那就值钱,少说这一大片桂花树,卖出去就是几十万,只是可惜了,这几年,桂花树的价格一落千丈,砍了做柴烧又太可惜了。”

“那你一年也弄得六七万元呐。”

“那少说也有啰。”

随着夜幕的降临,一天的浏阳农村一日游,只得恋恋不舍地收拾行装,踏上归程。

乡村生活是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是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

作者简介


    刘志宇,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中心校。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湘潭市作协会员、雨湖区作协副主席。多篇散文在《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湖南散文》等媒体上发表。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作品同等质量下,订户作品优先刊登!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一稿多投者,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温馨提示:投稿请附个人生活照及150字以内简介。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