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嫉妒没使我丑陋,还使我更了解自己

 毒鸡汤 2021-06-03

带你解读职场,与我一起成长

嫉妒,是由于怨恨且察觉别人享有之利益,并欲将其占为己有,因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状态。

嫉妒,一向被认为是一个丑陋的词语。

嫉妒,意味着求之不得,意味着失败和狭隘。

被嫉妒,意味着出类拔萃,也意味着被欣赏和肯定。

人们都渴望被别人嫉妒,但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嫉妒心。

1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有位同事对我说:“我认为小X是你们这一批入职的员工中最优秀的那一个。”

一向自视甚高的我听到这句话,心里莫名地有些酸涩,甚至是愤怒。

我下意识的反驳他:“你并没有真正了解所有人,怎么能说他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过了许久,我依然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另一位关系很好的同事。

我本以为他会和我同样愤怒,可他却十分平静地说:“我为何要生气,或许小X真的就是那么优秀呢。”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的一切愤怒和不满都是因为嫉妒。

我一切反驳的说辞,只是不想承认自己嫉妒心的借口。

嫉妒一种不受欢迎的情绪,人们往往羞于提起。

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否认自己的嫉妒,甚至用其他的借口掩饰自己,以维护自己高尚和光辉的形象。

但是嫉妒真的很可耻么?

诧摩武俊曾在《嫉妒心理学》中写道:“竞争心与嫉妒心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要胜过比自己出色的人,不愿被同级的人胜过自己,以及不愿输给比自己更低一格的人的竞争心,都与嫉妒心有着密切的关系。”

嫉妒的源头,是对于成功的渴求,因为不甘心被平庸才会不满和愤怒。

而我们嫉妒对象,又往往是身边那些优秀,但又有可能超越的人,当我们嫉妒时,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和身边那些优秀的人放在一起比较。

因此嫉妒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前进的驱动力。

巴菲特曾经说过:“竞争并不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嫉妒才是。

正是因为羡慕和嫉妒别人所拥有的,才想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取得的成绩,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嫉妒心驱使的。

如果毫无嫉妒心,我们可能会变得安于平庸,不想改变。

所以,我认为嫉妒本身并没有错,甚至是自我的认同与激励,我们真正该厌恶的是出于嫉妒的丑恶行为并非嫉妒本身。

2

有人说:“嫉妒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人都逃不掉的命运。”

在我看来,嫉妒心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心里,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对别人拥有的成功和幸福毫不眼红。

小时候我们比学习,长大了比工作,结婚后比另一半和孩子。

当我们恋爱时,会为因对方亲近其他异性而吃醋;

当父母更关注其他兄弟姐妹时,我们也会感到备受冷落和不满;

当我们的亲朋好友取得成绩时,我们会由衷的赞美,但是在内心深处依然会暗自不平,期待着有朝一日超越对方。

这些其实都是嫉妒心的体现。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道:“女无美恶,入宫见嫉;士无贤肖,入朝见妒。”

人只要处在互相竞争的环境,彼此嫉妒在所难免。

当你在嫉妒别人的时候,你的某些方面也可能是别人嫉妒的对象。

即使已经很优秀的人,只要不停歇向着更高的山峰去攀登,就永远都不会满足,也就无法避免嫉妒。

因此,不要把嫉妒看成什么洪水猛兽,有嫉妒心很正常,大方的承认自己的嫉妒心也并不可耻。

3

能够正确的认识嫉妒,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可过于执着则会害人害己。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过于执着别人的优点,过分在意自己的缺点,总想着要超越别人,陷入比较和嫉妒之中,只会让我们变得焦虑和痛苦。

我们要掌控嫉妒,而不是被嫉妒掌控。

掌控嫉妒,首先要认可别人的成绩。

许嵩在《惊鸿一面》中提到:“很少有人承认自己的嫉妒心,因为这种心态很难自察。有时你嫉妒一个人,倒未必是觉得其完全没有才能,而是觉得其才能与其取得的名利不相配——总之,这厮运气好。其实,不必这样想,别人暗中吃过的苦头,你永远不知道,就算知道,你也未必吃的下去。”

没有谁的成功是轻易得到的,你认为的运气,不过是千万次努力后的表象罢了。

掌控嫉妒,就要虚心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事实,不要只关注他人成功的表象,要关注他成功背后的付出,努力赶上。

文 | 毒哥&明月之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