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差点抗清复明成功,但面对优势局势却失败而归,是何原因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06-03

公元1644年,位于北京的明朝正统皇帝崇祯面临着流寇李自成叩门进京的紧迫局面,却苦于内无忠臣、外无精兵,于是失望透顶的他选择了上吊自缢。在他死后,占据着南方半壁江山的明朝遗老遗少们纷纷拥立明朝宗室王爷登基称帝,于是一系列的南明政权破土而出,如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监国的鲁王政权等。这些南明小朝廷的成立自然少不了手握重兵将军的保驾护航,这其中就含有堪称南明第一猛将的李定国,因其在南明抗清斗争中屡建奇功,被永历帝进封为晋王。

深沐皇恩的李定国自然感恩戴德,对南明政权忠心不二,于是亲率南明军队与清朝作战,取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攻广西桂林。在大榕江决战中,面对清军的精骑,李定国因地制宜地巧用了五十头象的象阵战法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之后士气高涨的南明军队占桂林,下柳州、衡州等四州,斩清军主帅、亲王尼堪,取得了桂林、衡阳两场大战的胜利。一时李定国的威名响彻全国、威震天下,并为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新局面,

按照李定国的设想,接下来与郑成功合攻广州,进而平定全广,再扩大到全国,如此看来,抗清复明不可谓不能成功。

李定国深知:要想反攻广州,首先得打开广州门户新会,于是他一面致书郑成功,邀请合攻新会,一面联合粤东水陆义师王兴、陈奇策等部,号称二十万大军,将新会包围得水泄不通。

不过遗憾的是:正处于优势局势的李定国面对堪称稳操胜券的新会之战却表现得甚是优柔寡断,导致深陷战争泥潭,最终被坚壁清野的清军成功击溃,其平定全广的愿望落空,使得抗清复明大业功败垂成。

为何李定国此战告败?毫无疑问跟他的判断失误、指挥不当有关,明明可以一击致命、直捣城内,却选择了颇为稳妥的围城之术。另外,在面对弹尽粮绝的清军强迫城中百姓筑造的人墙,李定国出于仁爱之心未能及时猛攻。而城中清军虽然弹尽粮绝,但不甘失败,居然以城中百姓为食,以杠精的姿态与李定国杠到底。俗话说:夜长梦多,久围不破的李定国最终失败而归。

个人以为:李定国之所以在新会之战表现得如此优柔寡断、仁爱有加,应该跟他滋生出的骄傲自满情绪有关。

李定国前期统领大军与清军作战时,针对势头正盛的满清八旗部队,尚能表现得小心谨慎、冷静持重。在夺得柳州、衡州等四州后,兵锋直指长沙之时。闻讯大惊的清廷立马派出了十万大军过来驰援。李定国面对对方优势兵力尚且也能冷静克制,审时度势地采取了避其锋芒、诱敌深入、设伏包抄的战术,取得了衡阳战争的胜利。这即为其精于兵法、懂得应变的最好体现。

另外,面对劲敌孔有德的精锐铁骑,李定国不是莽撞直冲,而是因地制宜地采用了象阵之术。众所周知,象阵之术虽然在中国战争史上多有涉及,但用得好的不多,而且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李定国能将这一鸡肋战术应用得较为炉火纯青,足见其军事才能之优秀。

成功开创了古人都无法驾驭的象阵之术,并且一连取得了桂林、衡阳两场大捷的李定国,不得不说,此时内心有些骄傲了。因此在新会之战之前,面对已将南方数地控制在手的有利局势以及高潮迭起的抗清形势。踌躇满志的李定国似乎看到了抗清复明的胜利曙光。于是他题字“一匡天下”,自比管仲复出,可见此时骄傲情绪已浸透了他的大脑。

另外,永历王朝虽然在危难时刻建立,但腐败丛生,这也深深感染了李定国,于是本就有些飘飘然的他对马吉翔的溜须拍马照单全收,导致用人不当,军中内讧四起。

如此看来,虽然李定国在新会之战中以绝对优势兵力对阵清军,本可以兵贵神速、当机立断下令攻城、再写辉煌。但内心已滋生骄傲自满情绪的他优柔寡断,很不合时宜地爱心大发,导致唾手可得的胜利硬生生飞走了,为此反攻广东的计划化作泡影,也使得抗清复明终成“水中月、镜中花”,无法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