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改变,从认知开始

 快乐英平 2021-06-04

图片

口述 | 钱跃东 采访&文 | 君莫笑 【整理摘编:时英平】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

未来十年,数字化转型和云计算将是所有企业和组织无法回避的话题。

一、云2.0时代与产业互联网

问:云2.0是什么?

云2.0这个概念,是云计算的服务商最先提出来的,我们先从云1.0开始讲。

云计算1.0是云计算的最初状态,目的是为了对IT系统架构进行重建。

国内最早是阿里在做云计算,它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的。应该是2008~2009年左右,阿里提出“去IOE(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化”。

它希望将本地化的东西,原来可能是一个缺乏弹性的、大的一个服务器,变成了很多小的服务器,组合起来,行业上叫做“分布式架构”,来解决电商交易中的流量波动问题。

比如,电商的数据流在大部分时候是平峰,但有些时候,比如双11时,流量会特别大。如果你按照平时的服务器容量去应对双十一,肯定要宕机。

图片

但如果你按流量峰值来准备服务器的算力,那么平时大量的算力就被浪费了,这时候你对服务器的投资是低效的。

后来,阿里就运用技术创新,采用分布式架构,使算力不再基于单一服务器,而是来源于一组服务器,这样算力可以较为便捷地扩容、缩容,稳定性也更好。

重构了IT系统架构的云计算就被称为云计算1.0,因为它低成本、高弹性、高可靠,适合那些需要灵活算力资源的公司,所以云计算最早的一批客户就是互联网公司。

为什么会出现2.0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数据、算力、算法更加丰富和成熟了。

此外,云计算涉及云管端,“云”就是计算的那一块,“管”是传输管道,大量的光纤铺设解决了流量传输速度的问题。

“端”的话,就是终端,有硬件终端和软件终端之分。现在终端变得越来越丰富,而且由于算力、算法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应用都在不断涌现。

数据的积累会触发新的算法,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不断地发掘新的应用场景。

云2.0就不再局限于 IT架构,也就是不仅是对IT架构进行降本增效,而且是解决企业整个经营全流程当中的成本-效率问题。

我们可以将“云2.0”理解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底座。而且一般来说,企业不大可能跳过云服务商,而自行构建这种底座。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没有这个能力。企业没有条件自己去建大规模的服务器,没有条件自己去研发各种各样的组件,去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做系统。

第二,成本太高。如果只是自己使用,不能延伸给其他人使用,几乎没有外部收益。

第三,封闭性。如果只是自己使用,没有办法获取大量的数据,那么进化速度会非常慢。数智化转型必须基于开放的系统。

问: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的关系?

产业互联网是相对消费互联网来说的,消费互联网已经比较成熟了,主要解决的是产业链后端,也就是流通环节的问题。

但产业互联网是要把整个产业链从起点到终点进行互联网化的、数字化的改造。

但产业是非常复杂的,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化程度非常的大,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

比如,乳制品行业去贯穿上下游,它可能想的是如何提升牧草的质量,如何解决牛的病患和繁育问题,还有工厂自动化生产的问题,奶的消毒和储存问题等等;

而钢铁行业,考虑的是铁矿石和废钢的成本问题,安全生产问题,钢材的运输半径和运输线路问题,钢材品种的选择问题。这些行业是绝没有可能采用同一种架构去做数字化改造的。

而对于离散型的产业而言,产业互联网的价值会特别明显。所谓离散型的产业,就是产业链上有很多的供给方,有很多的需求方,甚至还有很多第三方,整个链条非常复杂。

比如,下游要买什么零配件,具体要去找谁,谁能保证交付时间、交付质量、交付数量等等。

供应商来讲,也很头疼,生产能力要让下游的采购商知道——我能生产什么,交付期是多久,账款支付方式,售后服务如何处理等等。

而且行业还会进化,比如核心技术路线变化了,整个产业链上都要变,这种变化怎样高效地传导,这些都是产业互联网可以做的。

总的来说,产业互联网的复杂程度和迭代速度,可能远远超过消费互联网,因此它对于算力、算法的需求,也远远过之。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须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底座。 

问:中小企业如何通过云服务商进行业务开拓?

站在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像大型企业一样,和云服务商以项目制的方法去做数字化改造,这是不太可能的,成本收益比算不过来。

而且一般来说,中小企业也不需要很多个性化的东西,它更多的是需要一些通用的服务。

这些通用化的服务,其实有很多基于云底座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服务商就能够提供,比如帮中小企业解决招聘问题或者是财务问题。

问:调研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印象深刻的事情挺多的,因为以前对产业数字化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但是,调研后,看到这么多行业都已经有了具体的动作,已经迈出去了。

 最深刻的话,实际上是阿里云的一位工程师跟我说的一句话:有生之年,我看不到产业互联网的天花板。

这句话当时对我的触动是挺深的,因为他还很年轻,可能也就30多岁,不到40。

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也不过40年,已经翻天覆地了,中国现在拥有全球最全的产业链。我们怎么能够去想象四十年的变化呢?

但是,他觉得产业互联网能做的还有很多,没有止境。

因为他也在产业深耕了很久,接触到了几个工业门类,他发现在每一个门类里面,要把整个产业流程当中,把很多东西完全打通,进行数字化改造,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因为每个门类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有可能说做了很多年做成了一个门类,换一个门类再去做,还是要重复地踩坑。

但是,做通了以后,你会发现,它真的是对整个产业是有优化的。

我们的书中提到有一家企业在做产业互联网,实际上在我们调研的时候,它还有不少环节卡在非常复杂的问题中,但是它们还是很勇敢地继续投入。

我向他们报以敬意。彼岸的美丽在想象中,但到达彼岸的路途中,有多少泥沼和陷阱,只有探索者知道。敢于为了信念而踏入迷雾的,都是真正的勇者。

二、数字化转型与企业 

问: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和难点在哪?

传统经营管理更多依赖于人的经验,但是随着选择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不管是消费端,还是企业端,都面临着更多的需求。

没有数字化之前,决策很可能只是凭借直觉,拍脑袋做出来的。凭借经验或直觉,往往无法做出更清晰、准确的判断。

有的时候,效率和准确性都会差很多。而机器算法在这方面可能会做得比人好,特别是拥有大量的数据资产时。

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痛点,也是选择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初衷。

数字化的难点就在于这件事情并没有先例可循,或者说完全成型的例子可以模仿,零售行业也好,制造行业好,基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此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间也存在各自不同的需求。

我们需要明确,数字化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通过沉淀数据资产,创造价值,降本增效。其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标准化。

但是每家企业面对的客群多多少少存在差异,意味着产品品类方面需要做到差异,这就会影响到整个制造或服务流程。

因此,在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一企一策”才是真正要面临的问题。

问:数字化转型存在哪些误区?

数字化转型方面,可能大企业在这一块做得会比较好,中小企业相对来说,做得就更艰难。

但是,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会存在思维误区。

第一个误区,数字化是概念,还是事实。

这一点在2018年前后,数字化转型刚刚展开的时候,特别明显。当时很多人都对此抱有怀疑,毕竟还没什么人做成,效果是什么样子的,并没有人知道。

特别是作为企业,成本-收益是必须要考虑的。

因此,冒险去尝试一个全新的“概念”,没有合适的风险补偿,是没有人去做的。

其次,传统企业的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或者叫经验性思维。以往的流程就是“a+b=c”,a、b是可以被掌握的,是可以通过可见的流程不断被优化的,保证每一个环节的“a+b=c”。

但是,引入数字化之后,很多过程涉及到计算机处理,类似于一个“黑箱”,黑箱处理的过程几乎不再受到人类管控,那么对于结果的预期就会动摇,这就成了一个相信的问题。

那么,相信就会选择接受,不相信就会犹豫。

比如,蒙牛上游有几百个牧场,蒙牛第一年推牧场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只有六家牧场愿意尝试,大部分都不相信。

相对来说,大企业由于管理者的眼光、格局以及资源,就更愿意拿出一部分资源去做这件事。

当然,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也不是无限度的,并非投入越多越好,有时候快半步比快两步好,决策者需要对资源配置进行相机抉择。

第二个误区,中基层不认可带来的阻力。

我们在调研过程之中,其实可以感觉到,大部分管理者都有转型意识,但是有时候运营层(中层)和执行层(基层)执行力度会打折扣。

一是因为战略方向变得“模糊”,个体的思维和格局没有意识到趋势。二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方法可以执行,需要摸索。

举个例子,攀钢一开始和阿里云合作的时候,很多人是有顾虑的,甚至项目负责人最初都认为,钢铁行业是一个高度流程化、工艺特别复杂的行业,要完完全全搞智能,实现无人化,是有难度的。

问:数字化转型,企业决策者要如何应对?

企业家层面,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应该要早点看清数字化的趋势。

尽管很多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或者是行业的不同阶段,或是数字化难度不一样(数据多的企业,更容易数字化),共同点要搭上数字化这趟班车。

“数字化班车”一旦起步,就不等人了,你可能就比人家跑慢了一秒,人家先上车了,然后你没上,5分钟后,可能人家就到了下一站,你还在原地。

前期不一定要蒙着头疯狂的投入,但起码要去琢磨数字化转型这件事情大概的思路是什么,与企业的价值发展存在什么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与数字化结合等等。

因为对于企业家来说,核心无非就是两件事:管事——制定战略,管人——团队建设。

战略想清楚,先定下来,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分权给到真正懂的人去做。

如果行业已经有成功案例了,那么就抓紧时间去看别人怎么做。

如果没有,就找数字化转型的专家或是参加论坛/峰会/课程等等去学习,要搞明白自己企业的经营流程,哪些环节是可以利用数字化进行降本增效的。

当然,也不能走极端,资源供给过多,容易不平衡,一旦失败,“失血过多”一样会死。

人方面,执行层有抵触很正常。这个时候,要通过重塑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去推动中层干部去执行。

根据我们的调研经验,其实企业家认知到位后,能够坚定不移地去推动,一旦有了效果,再适当给一些激励,执行层还是会有充分的动力去行动的。

问:数字化转型之下,组织模式如何转变?

事实上组织模式已经开始在改变了,调研过程中,我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

在四川的青城县,有一家企业“德恩精工”,它不是一个特别大的企业,它是一个细分行业中小龙头,属于机加工行业,主要做齿轮、皮带轮等机械传动产品。

它跟阿里云合作,将自己的生产经营的过程进行了一些数字化的改造。

结果是,车间工作单元细分了,指令从模型发出,跳过车间主任、组长,直接落到一台机器、一个人身上。

设计部门变成了设计公司,维修部门变成了维修公司,都可以接其他公司的设计或者维修业务。

也就是说,业务单元都会变得更细分和更加独立。

这个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呢?

就是原来的科层制,需要用节点管控节点,节点上全是人,但是人的管理半径是有限的,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节点很多,链条很长,效率就低了。

但是,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后,许多标准化动作其实不需要人参与,中间有很多人为动作被数字替代掉了。

现在他们副总就说,车间只有一个计划员,模型自动会分配任务,他只要通过现实的情况去做反馈,当然,会存在一点偏差。但是,大数据会不断去做优化。

这是一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

此外,很多工作外派给机器人或者AI之后,人会得到解放。

但并不是说机器完全取代人,企业的决策权并不会完全是放给机器,但是机器起到一个很大的决策引导或决策建议的作用。

领导者自己还是会有一个自主地做调整的余地,但是基于精准性和精确性,他可能会比较多地参考模型的结果。

因为计算模型本质还是基于数据,但是数据都是过去的,某种程度算是历史性的经验,但是商业是面向未来的,未来有很多新的情况出现,不确定性会增加很多。

所以,这个时候人的因素还不太可能完全消失。

问:数字化转型,对员工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

我们感觉是员工需要的素质会不一样。

还是以攀钢为例,工作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

以表检工作为例,以前的工人可能需要不停地盯住钢板的表面,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钢材表面质量是否达标。

但现在他盯的东西不一样,他更多的时间可能要去盯模型的反馈情况。他的技能可能是在于用人工判断和模型判断做对比,包括要对模型进行反馈.

因为模型有的时候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或者说有一些比较相近的问题可能是无法识别的。这时候需要人来对模型进行修正。

可能有人担心,机器人会对人进行替代,就会抵触。

当然,这是个趋势,但是流程再造之后,就会有一些新的环节出现,这些新的环节可能还是需要人来进行处理。

三、数字化时代,普通人的挑战与机会 

问:对创业者来说有什么样的机会?

创业的话,我的感觉是有机遇也有挑战。

因为云其实是一个全社会共有的一个工具,包括基于SAAS的服务。

创业者可以通过较低成本,享受比较好的SAAS服务,相对于以往的经营管理,便利了很多。

比如,组织健全度和商业模式成熟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起来。在传统上,这些东西是需要跟着企业规模成长,经历很长时间才能慢慢定型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挑战也是非常大。

因为我们看到,数字化对于商业金字塔的塑造,可能是比传统更强的力量。你从底端想要逆袭,想要挑战顶端,变得更难了。

比如,在90年代的草莽时代,一个爆品,靠狂打广告、靠铺设各种渠道,可能一两年内迅速打成龙头。

但到数字化时代,就很难了。初创企业和龙头企业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上战斗了,因为人家能够在数字化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从供应链到用户,全流程地运用数字的力量进行降维打击。

也就是说,龙头企业原来可能会面对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但现在数字化的力量扩张了它的经营管理半径。这个时候初创企业要做面对面竞争是很难的。

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好的选择,可能是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或者是细分到没有巨头进入的领域。不然,就是给核心企业做服务。

问:普通人培养哪些能力?

说实在的,我没有什么太好的答案,因为大家对于数字化的未来也是一个朦朦胧胧的想法。

会被取代的肯定是重复性很高的工作,一个动作每天就是重复做几千遍、几万遍的。

但是,工作一旦有一些创造性,或者是有一些不确定性,是非标准化的,那么人就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说,AI写诗、写文章,它的底层无非就是把文字库做成了数据库,在那儿做排列组合,它是没有个性的,只能做信息的发布,能给人带来的思考就比较少,情感的丰富性也不够。

再比如教育,在线教育用AI的手段去辅助是很好的做法,但老师不会失业。因为其中很多个性化、开放性的互动,机器在可见的未来还没法代替人类。

问:人会活在算法之下吗?

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结论,但是我自己倾向于机器还是有边界的,至少在可见未来,还是做不到像人一样。

因为所有的机器学习还是根据既有的东西,至少现在硅基生物没有进化到可以运用想象力去凭空地创造,这个还是很难。

也许未来会有变化,但我就不能预测。

我目前的想法还是机器更多的是一个辅助,它对于一些历史的、经验性的东西,它用一些更好的算法,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结果。

但是,所有带有个性化和想象力的东西,我倾向于认为它还没那么容易能够提供,所以未来还是没有那么悲观。

问:算法之下,马太效应会不会更加明显?

我倾向于认为会是这样。

这很难有好的解决方法,阶层的固化确实在逐渐强化,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这个东西我觉得很难有解。让资源的掌握者主动地自我革命,去向下让渡一些权益,挺难的。

当然也许有一些法制的框架去应对这个问题,这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我对此所知甚少。

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普通人来讲,你能够做到的就是避免让自己变得更无知。

有认知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