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氏家族续谱人

 悟事人非 2021-06-04

据传说:黄帝之孙挥(也有说是黄帝之子),因发明了弓矢,被黄帝封为“弓长”一职,后因职取姓张,天下张姓均供奉张挥为始祖。

我们张家有文字记载的始祖一世,是元末的张林。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往河南境内黄河北岸的黄河故道旁开荒种田,距今约有650多年了。我的始祖张林,名不见经传,既没考取功名,在官场谋个一官半职;也没有参军从戎,征战沙场经历。老人家一生低调、不张扬,一辈子重复的工作就是用他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修理地球”。

始祖张林养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大富居前物耳头村、次子大本居中物耳头村、三子大财居四十里外的东柿园村、四子大用居后物耳头村。后来,政府把村名简化,把“耳”字给省略掉了,口语中“耳”字仍在,只不过由原来的重音变成了轻音。

1955年,始祖张林的第二十世孙张法颜张心明有了续修家谱的想法。二人先是走访了附近三个村的张氏族长,随后又徒步到三十里外的柿园村,与那里的张氏族人商讨修谱一事。达成共识后,便开始对各家各户存放的“老爷、老奶轴”及部分残谱进行整理,把一些世次混乱不清的族谱进行了纠正、补充、修改;把那些因战乱、灾荒留落他乡的张氏后人登录在册;还有一些因家庭、婚姻变故,被带往其他村的男丁也录入族谱。经过一年的奔波搜集、整理、抄写,上下两册张林族谱于1956年正月装订完毕。同时,又从第18世开始往下续了几个字:“念又三所生居四宅”,供族人起名参考,也让每个族人都清楚自己是哪一世、哪个辈分的人。

我是70年出生的,属于21世“所”字辈。在我记事的时候,长我一辈的张法颜和张心明已经辞世多年。张心明的儿子跟我父亲的年纪相仿,我不知道他的大名叫啥,我一直叫他白哥。闲聊中,白哥提起他父亲当年参与修族谱的事,仍感慨万分:“老弟呀!当年俺叔(豫北地区对父亲稀有的别称)跟帅妞他爷(张法颜)为了续家谱,走遍了咱这三个物头村。最吃苦的是往三十里地外的东柿园村跑,不光是白磨鞋底子,一路上的消费开支都是自掏腰包!”

白哥早年学过木匠活,又识文断字,写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还是族里婚丧嫁娶仪式上的执客、主事人。我一直有个打算,想跟白哥整理一下以前红事用的婚书、婚联、请帖、谢帖。这些好多都被精美的印刷品替代了,我个人觉得,印刷品太呆板,内容千篇一律,还是手写的毛笔字好,既能欣赏书法,内容也是百花齐放,还能按主家的心意去写。好多年来,一直都因为忙而没能去白哥家里登门拜访。前年冬天,听说白哥已经离开了我们,带着他那一肚子学问去了天国。

另一位主持修家谱人叫张法颜,听说他懂阴阳晓八卦、通奇门识遁甲。经常给人选吉日、批八字、选阴宅、看阳宅,当时在物头村周边数十里,是一位有名的阴阳先生。

张法颜的后人没有继承老人家的衣钵,张法颜就把他的这些本事一股脑传给了近族的张又臻。几年前张又臻病逝,他们的那一套“阴阳八卦学”也从此失传了。

翻开厚厚的族谱,开篇的序言里记录了1956年正月,参与续修族谱的在场人员名单,他们分别是:

✨前物耳头村17世孙张家兴,19世孙张又臻张玉魁张经邦,20世孙张心明张法颜

✨中物耳头村18世孙张祁杰张万瀛张荣木,19世孙张蓝香张书云张广宗

✨东柿园村19世孙张书明张书长张经贞,20世孙张明合。

✨后物耳头村17世孙张连仲,19世孙张魁

现如今,前物头村参与续修族谱的五人均已离世。其他三个村的13个人近况不详,如果他们还健在的话,至少也得有100多岁了。

序言的后面就是张氏宗派40个字:“林系始祖讳,来自洪洞县;历年五八七,传世念又三;所生居四宅,叔迁东柿园;宗德培养厚,各支户丁蕃。”

我对这40个字的理解是:张林是我们始祖的名讳,来自山西省洪洞县;从明朝1369年到1956年,一共经历了587年,现在又续上“念、又、三、所、生、居、四、宅”这几个字;始祖的长子、次子、四子住得近,三子则迁到了较远的东柿园村;先祖们在上天庇护着后世子孙,张氏各支各派各户的后人们定会人丁兴旺。

眼看张氏族谱上续的最后一个“宅”字已被村里的第25世孙享用,25世再往后起名将没有字作为参考。现将已用完的辈分字摘录如下:

18世“念”字、19世“又”字、20世“三”字、21世“所”字、22世“生”字、23世“居”字、24世“四”字、25世“宅”字。

殷切期盼着有人能联动四个村子,再次扛起修谱大旗,给后世子孙续上几个字,也算是给张氏族人做了一大善事。

也有人认为:(宗派四十个字里)“宅”字后面的:“叔迁东柿园,宗德培养厚,各支户丁蕃,”这些就是1956年续修族谱时给后人排的字。照这个说法,宅字后面还有15个字供后世起名用。真要是这样的话,我就不再杞人忧天,可以高枕无忧了。

作者简介:

张所排,曾用笔名鸣蝉,河南省滑县老店镇前物头村人,1987年冬入伍,沂水马站镇炮团二营六连战士,1991年退伍。务工之余偶尔写作,部分作品散见于地方期刊及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