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和品味吴老的创新思想(6)

 风湿中心 2021-06-04

重温吴老创新理念和前瞻思想,不禁会感叹:“哇,这才是灯塔。”每每聆听,都震撼于他的胸怀、格局、远见、自信、豁达、智慧,更会感慨于他的好学和谦逊。这些优秀品质出自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和修炼,只有仰望,人生北斗。

2017年,我和吴老把当年高峰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中国智慧引领未来医学”。确定这一主题的背景之一,是美国前总统卡特罹患晚期黑色素瘤,已经脑转移,他准备与美国人民告别,但PD-1拮抗剂诞生了,将他体内的肿瘤全部清除,他召开记者会,宣布自己的晚期黑色素瘤被免疫疗法治愈了。我和吴老感慨,这种松开免疫系统的“闸”,调动自身抗肿瘤免疫能力的方法,和中国祖先的“扶正祛邪”理念相吻合;而我们祖先“同病异治”的理念就是精准医学;“异病同治”是寻找疾病的共同规律,与系统生物学吻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循证医学贴切。可见,梳理中国智慧在疾病及健康领域引领世界医学的轨迹,探讨未来如何继承及发扬,非常必要,因此,本次论坛的主题以中国智慧引领古代、现代和未来医学展开。

那天,吴老探讨了“什么是智慧?如何获得智慧?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儒家率先提出了“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提出"仁、义、礼",在此基础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加以延伸,形成了"仁、义、礼、智",后经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常",成为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

老子在道德经里这样定义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知己就代表智慧;“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

佛陀释迦牟尼:客观看待事物,这是一个智慧层次;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又是一个层次;最后全都看空了,这才是大智。

古希腊先知亚里士多德:智慧是了解事物缘由,即发生的原因及真谛,而不仅仅是知晓事物的本身状态。

到了现代,维基百科这样定义智慧:智慧是基于知识、经验、领悟、常理、洞察上的思考和行动。

美国作家Andrew Hargadon:智慧的举止是指,以知识为基础,对已知的常识抱有疑问的行动。

英国哲学家Nicholas Maxwell:领会自己及他人人生的价值;智慧是在自律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实现积极的目标;如果没有智慧,那么获取的知识及技能既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也会造成灾难。因此,他建议教育必须以提高智慧为基础。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能让自己变得有智慧呢?

佛陀释迦牟尼:实现智慧要克服贪婪、愤怒、无知。

孟子:热爱学习以达“智”。

此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0年刊载的一篇文章发现,年龄越大,智慧越高。这项研究调查了25岁~40岁,41岁~59岁,60岁~90岁几个年龄段的人群,分析了六大智慧,包括了我们怎样去迎合改变,怎样去妥协,怎样去顺应,以及怎样面对不确定性。

一、中国智慧开创古代医学

五千年前,在中原大地,华夏始祖黄帝与中医始祖岐伯展开了一场智慧的对话,形成了我们后世所见的《黄帝内经·素问》。这场对话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身心互动的生命理念;阐述了影响健康的要素:饮食、年龄、情绪、生活方式;提出了阴阳五行、预防思想,奠定了后世的中医学理论基础,歧黄之术成了医学的代名词。

另一位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他发明了耕种,让人们得以温饱,而后又带领臣民踏上新的征程,从湖北随州开始,炎帝带头遍尝百草,寻找治病草药,发现了茶叶、找到了三七,直到在湖南境内,他因试服断肠草中毒身亡。他以生命为代价,实施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人体试验为基础的药物探索,让后世以“炎黄子孙”为傲。

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先祖继承了炎黄的精神和遗产,逐步完善了中医体系,以经络、气血、太极、针灸为理论基础解读生命,治疗疾病。

中国祖先开创的身与心、人与自然、疾病与节气等理论,被现代科学不断验证。特别值得自豪的是中国民间发明的人痘,以治未病的科学理念,先于世界开启了以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先河。

我们需要重温中国智慧开创传统医学的历程,及为人类创造的医学遗产及奇迹。

二、中国智慧引领现代医学

中国祖先的智慧提出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恰恰切中了精准医学的精髓;治未病的先见,与现代预防医学的理念不谋而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恰恰与现代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映衬;阴阳平衡的思想,与现代医学所提倡的机体内环境稳定如出一辙;辨证施治,极具现代科学精神;药食同源,是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养生之法;神农所发现的茶叶、三七等,今天仍被广泛应用;针灸、太极、按摩的功效,不断被现代医学所验证;扶正祛邪的智慧理念,让肿瘤等顽疾的治疗另辟蹊径,创造了许多神奇的治愈实践。

近代伟人的哲学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恰恰吻合了循证医学的真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切中了转化医学的精髓;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直白表述,引领着临床医生实施达标治疗。

而在现代,中国智慧不仅在理念上引领着世界医学,更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征服疾病的伟大创举:人工合成胰岛素、断指再植、发现青蒿素、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系统防治、砷制剂诱导癌细胞转化……均实现了世界第一,对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的防控,为世界提供了可复制的防治重大疾病的公共卫生模式。

古代与现代,在中华祖先的智慧理念下链接了起来,交相辉映。今天的人们,仍在用祖先的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今天的医学,仍在用千年前的理念书写新篇;今天的伟人,施展着超越前辈的智慧;今天的中国科学家,展示了引领科学革命的才智。

三、中国智慧引领未来医学

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

中国航天科技在崛起,2016年8月,中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它被命名为墨子号。

中国西南贵州,在形成于4500万年前的巨型天坑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建造出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2016年2月,美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发现了时空的涟漪(即引力波),引力波来自大约10亿年前两个黑洞的合并。令中国人惊讶的是,引力波的图形竟然像极了太极。

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开创传统医学、引领现代医学的历史。人造生命、基因编辑、3D打印、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组织再生,在中国蓬勃发展;大数据、数据挖掘、超级计算机、分析、算法、模型、预测、深度学习,开创新的慢病管理诊疗模式,弘扬中国智慧,提出医学革命的理念,创建从医病到全周期健康干预的宏伟规划,在国际讲坛上发出中国学者的最强音!

我们身后有五千年的文明,脚下有先辈的足迹,身前有欣欣向荣的国家。中国从来没有如此强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完全有理由在自信的基础上继续牵头开创未来医学,把中国智慧发扬光大。

在2016年的论坛上,吴老的致辞显得有些疲惫,而在2017年这次高峰论坛上,吴老致辞的精神状态极佳,我们情不自禁地为96岁的老人喝彩。但是,无比遗憾的是,2017年的高峰论坛是我们最后一次亲历吴老致辞,虽然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他老人家不能继续亲身参加高峰论坛,但2018和2019年吴老均把我叫到身边,过问论坛的选题和参会人员。

吴老的眼界和智慧令人叹服。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品味吴老的音容笑貌,领略吴老的创新理念。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

——学生 肖飞

第八届

2017年12月16日,在第八届吴孟超医学奖颁奖典礼暨第八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上,吴老提出:

①中国医学科学千年发展历程:古代领先世界;近代衰落;现代,追随、并肩;未来,必将再次引领世界医学。

②将中国医学科学推向更高、更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举行基金会第十届医学颁奖典礼和《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首先,我谨代表基金会对各位领导、来宾和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对六位获得医学青年基金会基金的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

这个会议我是每次都参加,尤其肖飞同志他就组织得非常好,提出的观念也非常好,所以学习的很多,他自己刚才讲了,每一项你看都比奥巴马还要提得早,所以他的会议搞得非常好,很有希望,对我们医学来讲,很有推进的作用,所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感到很高兴。

我刚才参加了生命新知的高端论坛,这次是第八届了。每一次我都在这支持,我和很多的老朋友都在这里,剖析过中国医教研的现状和困惑,揭示了科学发现的三大规律,一起定义过什么是医学科学的“上帝粒子”,并开创了很多个第一,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医学+互联网”的体系,第一次提出了“健康中国”倡议,这个提的很早,是吧。去年我们又定义了“未来医学和未来医生”,今天我们再一次欢聚一堂,探讨中国智慧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展望在祖先智慧的指引下,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未来,以“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鞭策,将中国医学科学推向更高、更强。

(从左至右:温利明教授、陈凯先院士、陈香美院士、吴孟超院士、闻玉梅院士、韩春雷教授、肖飞教授)

肖飞同志他的这个野心还是蛮大的,最新、最强,是吧。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今天我非常高兴,基金会医学这个颁奖,遇到又一批专业领域的人,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他们在各自不同岗位上、不同的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成就。接下来我们就将举行颁奖典礼,我衷心的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继续的秉承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医学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 · 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