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小星星中小学生“春礼杯”赛】(029号)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文艺众家 2021-06-04

             

文艺小星星中小学生“春礼杯”作文大赛

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胡润泽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奋斗中的人们,愿你们在平凡的世界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第一次读完《平凡的世界》,我曾几天不能从书中走出来,心中像压着铅块般沉重,一股巨大的悲伤深深笼罩着我,让我痛苦到不能呼吸。尤其是晓霞的离去,每每想起,心就会隐隐作痛。

《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所看过的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部书。它用朴实的语言向我讲述了一个道理——人生需要通过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出身卑微,是黄土高原上一个不折不扣的贫民子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勉强读完高中,便迫于生活,在冷酷而严峻的现实中,不得不回家务农。然而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青年,他又不愿意屈从命运的安排,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于是,他选择了一条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艰难的奋斗之路,用晓霞的话说,就是“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就这样,他从双水村到原西县,从原西县到黄原市,从黄原市到省城。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他的处境有多艰难,他都能以一种昂扬的斗志去面对渺茫的未来。大哥分家,师父遇难,晓霞离去......他曾饱受太多苦难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倒下。他始终坚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他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低贱的,恰恰相反,他很热爱自己的苦难,他认为只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活出人生的价值。就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第二次看《平凡的世界》,是在两周后,听着自己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感受着扉页上似乎还存着的曾经的余温。想着书里面的情节,几滴温热的泪水又一次从脸颊上滑落下来,打湿了书页。我再次沉浸在少平与晓霞柏拉图式纯洁的爱情中,沉浸在少平奋斗的经历中。看着他在杜梨树下悲痛的令人揪心的回忆晓霞的情景,看着他看着晓霞那熟悉的,像男孩一样刚健的字,我也跟少平一样,多希望这是“欧亨利”式的结局啊!

对于少平来说,晓霞不仅是他亲密的恋人,也是他生活的导师和引路人,她的离去,使少平失去了半边的天空,似乎有了晓霞,少平的生活才是完整的。晓霞的生命,就像那蓬勃开放却猝然凋零的花朵,让人无法接受。他那如六月里的鲜花似的笑容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无情的上天,残酷的现实,为什么你要夺去这可爱的生命呢?晓霞,你为什么连告别的话也没说就匆匆离去了呢?你可知你的离去,让多少人为你撕心裂肺的伤痛啊!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我知道悲剧的渲染力量是强大的,他带给人的伤痛往往是持久的。那是一种怎样深重的,无法放下的忧伤啊。

然而我不能接受这样的悲伤。

所以,与书籍相比,我似乎更喜欢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书籍是以少平回归煤矿继续过挖煤的生活为结局,那其实是一种孤独的、渺茫的、没有结局的结局。与之相比,我更偏爱电视剧的结局。它以春节为背景,虽然仍然笼罩着一种深深的悲凉,但毕竟是在春节一片热闹团圆的景象中,这多多少少冲淡了悲剧的色彩:在绚烂的灯光焰火下,众人都翘首仰望,思绪万千......对于有些人来说,它只是个平常的日子,只有那曾经经历过苦难的人们,才能真切尝到这些平凡的日子中不平凡的味道。正如书中所说:“哭的人知道而笑的人并不知道,这欢乐是多少痛苦换来的”。

我或许仍沉浸于晓霞的离去与少平的坚持的悲伤中。他们甜蜜的经历,仍使我的内心活跃、跳动。我深知,这个悲剧是一种必然(偶然中的必然),之所以感到刺骨的痛,是作者将它艺术化地处理了。这是两种阶层之间的鸿沟,有的人跨过去了(如兰香)而有的人却永远无法逾越。

生活的列车在不断向前行驶,你无法阻止它的前进。或是茫然地看着它从你眼前驶过;或是压抑心中的苦闷,奋力向前追赶。少平属于后一种。虽然他的心中最敏感的地方就是亲爱的晓霞,但他并没有因为她的离去而自暴自弃,放弃生活。他知道,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平凡的人在支持他,关怀他,他会让这些人失望吗?我相信他一定不会!他会以更昂扬的斗志向崭新的未来前进!

责编:胡连河 立秦

【作者简介】

    

胡润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

文艺众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