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水牛

 百科小全藏书阁 2021-06-04

圣水牛


生存年代】:  全新世,黄河流域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演化谱系】:哺乳纲-真兽下纲-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牛亚科—水牛族—水牛属

圣水牛的体型其实并不大,其体长约3米,肩膀1.5米,体重在500千克左右,与今天的家养水牛差不多,比已经灭绝的德氏水牛、王氏水牛都要小。



  



圣水牛的骨骼大量发现于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和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中。1925年,古生物学家胡步伍(A.T.Hopwood)就是根据在殷墟发现的水牛骨骼命名了圣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圣水牛名字的含义并不是“神圣”的意思,命名者胡步伍在看到圣水牛粗短的角心时联想到西方传说中的长角魔鬼梅菲斯特,因此命名,所以叫“魔鬼水牛”更为恰当。不过中国学者在翻译的时候认为魔鬼之意太过夸张,所以就使用了圣水牛这个名字。



圣水牛曾经广泛分布于全新世的黄河之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更早的更新世化石,所以是一种仅仅生存于全新世的古水牛。圣水牛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而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恰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温暖期,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比今天高2℃,1月的平均气温更是比今天高3至5℃。温暖湿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湖沼遍布,绿树成荫,不仅生活着大量的圣水牛,还有像亚洲象、犀牛、貘这些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动物。

数量众多的圣水牛也成为人类的主要猎杀对象和肉类蛋白来源,殷墟中大量发现的圣水牛遗骨就是最好的证明。


圣水牛并没有生存至今,大概在商朝结束后全部灭绝。关于圣水牛的灭绝,可能是人类的过度捕杀结果,另一个原因便是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至前850年)的到来,变冷的气候改变了环境,圣水牛因此失去了昔日家园。

今天遍布中国南方的家养水牛与圣水牛没有血缘关系,它们最早在南亚被驯化,之后才引入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