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现场 3月16日,宝墩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基本画上句号。龙山时代中国第三大古城——古蜀国的面貌渐渐呈现清晰轮廓。 宝墩遗址第三次发掘,为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城市起源、早期国家形成的多元化提供了全新资料;再次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是对“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文明演化模式发展规律的最好诠释。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沿着田埂路,穿过一大片油菜花,眼前突然出现密密的考古发掘探方。考古人员正在把泥土均匀地撒在探方中,将曾经的考古痕迹逐渐掩埋。“考古发掘要暂停一段时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锟宇说,“我们准备沿着河道,从这里朝都江堰走,看能不能寻找到其他的古城,为成都平原古城迁徙找到更多的证明。” 何锟宇口中的“这里”,指的是1995年调查发现的新津宝墩遗址。这座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古城址,自发现10多年来,留下太多未解之谜:“什么人修建了古城?”“古城有多大?”“古城为何消失?”……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研究课题之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09年11月起,对宝墩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 A 解剖“埂子”古城墙的“墙外墙” 从目前的发现情况来看,由内、外两重城墙构成的宝墩古城,面积达276万多平方米,是继良渚、陶寺古城之后,国内第三大龙山时代城址。可推测出,成都平原在4500年前已出现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权力中心。 30多岁的何锟宇,担任起宝墩遗址考古发掘领队。两年多前带着队员走进遗址所在地。 调查的区域,最初是在内城东城墙以外,考古队员钻探时发现有宝墩文化时期的文化堆积,随即扩大了调查和钻探范围。不到一个月,收获第一份惊喜:在宝墩古城遗址外围,他们找到了多处长条形高地,高出周围田地0.5-4米不等。这些“埂子”、“墩子”看起来与1995年所发现的宝墩古城墙非常相似。 何锟宇他们从广袤的田野中望去,“埂子”、“墩子”距离早已发现的古城墙有几百米远。“它们会不会是古城的外城墙?”像游埂子、碾墩子在原宝墩古城西城墙外约400-600米,石埂子北段、中段位于原东城墙外约550-600米,石埂子南段、狗儿墩和胡墩子位于原南城墙外400-600米。 解剖这些泥土高地,或许是寻找答案的一个方法。 和同事们一起,何锟宇选择了几处保存较好的土埂子试掘解剖。第一个解剖对象是,与内城南城墙余埂子平行的狗儿墩,残长约50米,宽约8-15米不等。一点点挖开泥土,他们清晰地看到,该城墙内侧墙角与宝墩文化层相互叠压,“从地层关系上判断当为宝墩时期的城墙无疑”。这段城墙顶部比墙基窄,城墙用粘土斜坡堆筑建成。在城墙外侧,还有用鹅卵石斜坡堆筑加固的痕迹,“与温江鱼凫城的构筑方法一致”。 狗儿墩的试掘,令考古队员们很振奋。随即又选择了石埂子为发掘对象。“石埂子由北、中、南三个间断的部分组成”,何锟宇说,它的北段、中段均为东北—西南走向,与内城东城墙蚂蝗墩—宝墩子平行;而南段为西北—东南走向,处于东城墙和南城墙拐角处。 随着镂空式人力钻的渐渐深入,考古队员发现,石埂子依然保存有墙基。考古队又选择了高约1.5米的中段发掘了一个剖面。“当地农民讲,这段城墙在20世纪80年代仍然可见约4米高,后因烧窑取土顶部遭受破坏。”没有出乎考古队员意料,石埂子的城墙堆土分层清晰。斜坡堆筑的构建方式,与原宝墩城墙的构筑方式一致,还找到了宝墩时期的陶片。 后来,对原西城墙外的游埂子进行了发掘,不仅发现了壕沟,还在城墙外侧发现了叠压的河道淤土。“外城墙的北城墙很可能是毁于汉代洪水。”何锟宇告诉记者,在古城址东北,考古队发现了大型古河道。也由于这样的地势所限,通过钻探和发掘,排除了内、外城墙呈“回”字形修葺的可能。 可是,外城的北城墙与内城墙的北墙是否重合呢?考古队在内城北城墙真武观、东城墙宝墩子墙角外布下了一条长长的探沟。他们发现,残留着约1米厚的墙基。 “这时,我们已经能确定在内城墙外侧的四个方向都有外城墙。”何锟宇说,外城墙修建的时间晚于内城墙,但内外城墙同时使用过。从平面形状看,古城大致呈不甚规整的圆角长方形,内城和外城方向一致,约北偏东45°,城周近6.2公里。 B 大房址露面是宫殿还是祭祀中心? 宝墩遗址发现了三座大型房屋基址。其中一座房址的大小、布局、走向几乎与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房址差不多,几乎可算是“孪生兄弟”。 2010年10月起,考古队在宝墩遗址开始选择一些区域进行重点发掘。他们在内城中心的田角林、鼓墩子和外城东南的罗林盘共布下2800平方米的探方,仔细寻找地下隐藏的信息。 在鼓墩子北侧,伴随泥土一点点掀开,一些方形的小坑出现在考古队员眼前。这些边长1米左右的小坑,直壁平底,坑内填土看不出夯筑的痕迹,一些坑底部铺有鹅卵石。它们到底是什么呢?何锟宇仔细观察坑的分布,连接宛然是房屋建筑形式。原来,这是房屋倒塌后留下的柱坑。 房屋遗址有3座,在南北一条线上。中间最大,是一个呈“品”字型的建筑群。“它以长方形主体房屋为中心,两侧有附属建筑,整体布局主次分明。”何锟宇说,可惜的是,这座房屋基址保存却不理想,只保留下局部垫土和柱坑。像主体房屋,垫有纯净的黄土,有28个柱坑。“面积达210平方米。” 这个主体房屋的南北侧,还建有附属房屋,“好比院落中的厢房”。引起考古队注意的是,房屋内发现了两处方形的鹅卵石面,其中北部的鹅卵石面铺砌得相当规整,鹅卵石大小相近。“这些地面应该经过人工平整。”何锟宇判断。 由于过去就有破坏,无法从地层上确认3座房址的早晚关系。但是何锟宇很肯定地告诉记者,3座房屋位于宝墩城内的几何地理中心,它们的建筑形式,与发现的众多宝墩文化一般建筑完全不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3座建筑不是普通人居住的呢? 山西陶寺遗址也发现过一座大型房屋基址,何锟宇千方百计查阅到资料。比对之后,他惊奇地发现,陶寺遗址的房屋基址与宝墩遗址中的一座几乎一样大小,连形式也相差无几。对于陶寺遗址的大型房址,有专家推测是宫殿。那宝墩遗址的大型房址,是否也是宫殿呢? C 植物浮选显微镜下的古蜀稻作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副主任赵志军认为,宝墩是西南地区旱作农业向稻作农业转变的关键,他建议再在现场系统提取土样,关注杂草种子所反映的宝墩时期的农业业态。 走进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大楼,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内,只摆放着一台显微镜和电子台秤,长桌上还有几个不锈钢筛子。显微镜旁有三个小纸盒,里面装着细小的微粒。“这些都是炭化物,要从中筛选出植物种子,就能判断宝墩时期人们都吃什么。”研究人员姜铭说。 姜铭所做的工作叫做“植物浮选”,是科技考古中的一项新内容。在发掘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考古队员把泥土放入桶中搅拌。因为炭化物比水轻,搅拌后会与泥土分离,浮到水面上。然后考古队员用各种大小的筛子筛出炭化物,阴干装袋,再送回实验室检验。姜铭要通过显微镜,从那么多微粒中找出一粒粒的植物种子,并确认是什么植物。 目前,通过植物浮选,考古队从宝墩遗址中提取了1430粒炭化植物种子,包括食物类的野豌豆属、豇豆属、薏苡属,杂草类的飘拂草属、藨草属、莎草属、马唐属、须芒草属、拂子茅属等。让姜铭惊喜的是,在这些植物种子中,稻谷种子有643粒,占45.0%,“并且几乎在所有时期的地层和遗迹单位中都有发现”。粟的数量为23粒,占1.6%,且集中出现在宝墩一期的地层和遗迹单位中。薏苡属种子总苞片为18片,占1.3%,且仅出现在宝墩一期的地层和遗迹单位中。野生物种及杂草种子中,野豌豆58粒,占4.1%。“这说明,宝墩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稻作物或许是当时主要的食物。” 植物浮选的同时,考古队也对部分地层堆积柱状取土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在宝墩文化层,姜铭发现了大量底侧面布满龟裂纹,两侧向外突出的泥土,这是典型的水稻扇形植硅体。“这表明,宝墩先民的经济形态,应该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同时存在粟作农业。”为什么成都平原早期文明会在宝墩古城兴起?此时,水稻种子和水稻植硅体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 何锟宇告诉记者,目前的考古材料已初步显示,宝墩文化的主源应是川西高原以营盘山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成都平原的古代人群最初很可能是从川西高原逐步迁徙下来的,起初他们只会种小米。 然而,成都平原腹心地区多河流、沼泽,并不适宜种植小米。大约到了距今4500年前后的宝墩文化初期,长江中游的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成都平原,这时他们平整田地,修建灌溉设施,开始种植水稻。因为水稻种植,使食物有了保障,人口也随之不断增长,聚落开始增多。慢慢的,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区出现了大量密集的聚落,早期文明从宝墩开始兴起并向四周传播。 “成都平原土壤呈酸性,粘度很高,炭化植物遗存保存比较差。”何锟宇说,而宝墩遗址的植硅体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土壤环境能够较好地保存古代植硅体记录,为研究古代农业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这也说明,宝墩遗址存在期间,气候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与现代的气候差不多。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稻作农业的发展,为成都平原早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延伸阅读] 宝墩故事,还在继续 3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宝墩遗址现场工作会在新津举行,国内专家对宝墩遗址下一步发掘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比如,外城墙与内城墙的相对年代问题,从目前试掘出土的包含物来看,外城墙要比内城墙的建造年代相对晚,但这一结果还有待更多的田野工作来证实或修正。其次,内外城墙何时为何而废弃?内外城墙是否具有相同的防御或抗洪等功能?两重城墙内的聚落布局是否存在功能区划分?这些问题都还未得到确切的解答。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栾丰实建议,利用C14测年标本进一步确定内外城墙记忆壕沟的相对年代关系。他提出,同时还需要注意壕沟是否存在清淤迹象,内外城墙是否存在修补增筑痕迹。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则建议,重视周边地区的调查研究,寻找墓葬、宗教礼仪性建筑等代表精神文明层面的遗迹。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研究中心主任聂跃平表示,将从遥感技术、GIS资料库建设等方面对宝墩遗址研究予以大力支持。 何锟宇说,下一步,考古队将对遗址及周围的古地貌、古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并加强对古气候的研究。将运用沉积学、植硅石、土壤酸碱度、粒度分析、孢粉分析等手段,确认古河道与遗址的年代关系等问题,分析这一时期营建聚落的环境选择,聚落内部环境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微环境的改造等。 本文图片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