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全球大型水利设施最为发达的国家,那就非中国莫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修筑有大大小小、遍布全国的水坝数量约有10万座,库容累计近9000亿立方米。在这10万座水坝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可能有葛洲坝水电站、三峡大坝等等。
小编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这座大坝还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叫做“印钞机”。但是小编听说,这台“印钞机”每年都会停工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金钱的现代快节奏社会中,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大的经济效益呢? 名不虚传的“印钞机”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站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米,大坝高185米,工程总投资接近2000亿人民币。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历时近12年于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水电站安装了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于2012年7月4日正式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大坝的建成创造了很多个世界之最的记录,比如,除土石方填筑量以外,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挖量、混凝土基础量以及装机容量各项指标均为世界第一。其次,大坝的金属结构工程量也居于世界已建和再建工程之首。 还有其他很多工程设计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不过作为大坝设计的主要功能之一的水力发电功能指标最终成就了“印钞机”的名头。
三峡水电站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后,于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仅按照居民生活用电平均0.55元/度来计算,每年大坝利用水利发电能够产生的直接经济价值就能够达到550亿元,如果用作商业用电来换算,那么产值就会更高。 而三峡水电站发的电将输送到十几个省份使用,作为基础能源,电能可以为其他很多产业赋能,并且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协助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而由此带来的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则无法估量。
但是,其实了解三峡的前世今生就知道,防治洪水是大坝的主要功能。按照当初的设计,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水位为175米,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在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将成为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一环。 长江的洪涝灾害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中国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87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在宜昌以上为上游,属山丘区,洪水传播迅速,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中下游属平原河流,地势低洼,湖泊众多,其中主要有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则因暴雨洪水汇流,干支流洪水遭遇,可形成巨大洪流,其中武汉市,特别是荆江区受洪水威胁最大,是全江防洪的重点。 长江三峡所在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每年夏季7,8月份时,常会遭遇强降雨天气,降雨会带来江水水位猛涨,是造成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
在没有修筑三峡大坝之前,长江流域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水灾害,其中有几次较为典型。 1. 1870年上游洪水 根据历史上对于洪水的调查与分析可知,1870年的洪水为1153年以来长江上游发生的最大的洪水。在当年洪水中,仅中游流域就淹没了4万多平方公里,灾情极为严重。 2. 1931年全流域大洪水
当时那个年份的气候十分反常,其中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的雨季比往年提早了半个多月,造成了江河以及湖泊中前期的水位就保持到一个较高的位置。而到了7月份,长江中下游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大雨和暴雨天气,导致长江干支流的洪水猛涨。据统计,是年长江流域受灾人口2887万余人,死亡14.54万人,受灾农田377.3万公顷,损毁房屋约178万间,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3.84亿银元。 3. 1935年中游区域性洪水 当年在长江中游流域的主要支流汉水、澧水发生了特大洪水。其中汉水干流中的洪峰流量不断走高,达到了有记录和调查的400年来的第二高位。 4. 1954年全流域大洪水
当年的梅雨季节提前到来,而且持续时间相较往年增加1倍以上,雨量也超过往年同期水平,导致长江中下游支流的汛期提前并且延长,从而与上游干支流洪水相遇后导致流域中下游全线都几乎突破了警戒水位。到了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的干流全线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位。 5. 1998年全流域大洪水
这一年的洪水仅次于1954、1931年的全流域型大洪水。受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持续偏南、偏强,进入1998年汛期后,降水长期在洞庭湖、鄱阳湖和长江上游徘徊,造成长江流域内降雨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雨量多,强度大,覆盖范围广。不过由于当年汛期,有900万军民共同投入到防汛抗洪斗争长达3个多月,而且大量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洪灾损失大大低于1954年。 三峡大坝如何泄洪 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天堑都能够变为通途,洪水灾害我们也一定可以战胜。修筑的三峡大坝就起到了很好的防洪作用,那么大坝究竟是怎样实现这个功能的呢?
长江和黄河的水患有所不同。黄河因为河水中携带泥沙较多,当泥沙在下游沉积过多就会形成地上河从而发生决堤。而如前面所讲的那样,长江属于雨洪河流,如果遇到河水暴涨的时候,在河水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的合适位置设置一个大坝,利用大坝在汛期有效地拦截过量的水流,分批次地进行泄洪,这样就能大大缓解中下游流域一次性承受的水量,也就有效地降低洪水灾害。 三峡大坝设计的正常蓄水位是175米,枯水期最低消落水位是15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而到了每年汛期,如果三峡大坝的水位超过了145米,那么大坝的泄洪口就会打开,让水流不经过发电站就直接流向下游,确保大坝中留有足够的库容来迎接下一次的洪水。
大坝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而长江的年径流量接近1万亿立方米,它的水量80%在雨季,所以只有维持145米的高度,才能保证留有足够的防洪调度库容。因此,在汛期,这台巨大的“印钞机”就要按下暂停键,让位于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以及安居乐业。 在20世纪90年底,三峡大坝在几场较大的洪水中通过防洪泄洪功能极大地减轻了甚至避免了洪水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结语 就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一样,作为孕育无数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也会因为强降雨的影响而变身为掠夺生命的洪灾本灾。
之前经常听到有人谈起修建三峡大坝对沿岸生态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影响长江中的鱼类回流产卵,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积极有效地进行生态调度试验后,各种鱼类又逐步恢复了自然繁殖。 作为硬币的另一面,三峡水电站强大的发电能力缓解了我国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电力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则更是建设大坝的意义所在。 |
|
来自: Zhanjh1936 > 《伟大美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