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郓城传说:佀尚书上疏免赋,徐鸿儒杀学监

 杏坛归客 2021-06-05

佀尚书上疏免赋

明朝弘治年间,佀尚书到山东巡视,看到家乡郓城县连年受涝,农业歉收,农民十分困苦,但田赋不减往年,心中很不是味。

图片

回京后上了一道陈述郓城灾情求免田赋的本章,其中提到'郓城县无名山占地千顷,蓼儿洼万年不干',意思是许多田地不应作为良田征粮。皇帝派一大臣会同佀钟察看郓城灾情,来到梁山南边,佀钟往南一指说,这就是无名山。恰巧这天大雾,一眼看不到边的荒地。又来到郓城以北,见一片汪洋,水章葱笼,水鸟成群。大臣回朝复旨∶'佀尚书所奏属实。'皇帝御批∶'郓城田赋豁减大半。'

徐鸿儒杀学监

徐鸿儒(原巨里野县人,后客居郓城),聪明好学,论文才在所有学友之上,但屡考不中。有位老儒生对徐鸿儒说,光凭文才不行,想考中得多向学监送贽银。徐鸿儒生性倔强就是不送。

图片

这年又逢县考,徐鸿儒交卷之后,觉得文章作得不错,放榜的时候一看,比他差的同窗榜上有名,自己却又名落孙山,从这才相信不送贽银是考不中的。一气之下弃文学武,不几年学得一身好武艺。一天他见到几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县试考中,忽然想起学监贪图脏银,理没了许多人才,心头火起,夜里潜入学监的卧室。他一把抓着学监,把钢刀压在学监的脖子上,审问学监得了多少贽银,吓得学监浑身筛糠,只得把贪图脏银的事一件件说了出来。只一次县考,学监就收势银五千两。徐鸿儒越听越气,喀喳一刀结果了学监的性命。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