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此话一点不假。 每一个懂事明理的好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懂得教育、富有修养的父母,反之,那些“熊孩子”的身后,必定离不开“熊家长”的管教无方。 因为父母的言行,随时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让他们把自己作为参照物,从而长成与自己一样,可以说,孩子的言行,处处都体现了父母的教育。 因此,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极好的修养,也令人对父母的教育称赞不已。 燕妮前些天出门办事时,在地铁上偶遇两位小朋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对小姐弟,两人背着书包,可能刚结束校外活动,身边没有大人的陪伴,他们进入车厢后,找到空位安静地坐下,一点也不紧张,显然是经常出门的样子。 列车到达下一站,陆续有人进来,姐姐把弟弟的吉他放在了自己腿上,让旁边的人坐下,弟弟学着姐姐的样子,并往姐姐身边挪动,试图空出更宽的位置,引得身旁的阿姨连连称赞:“真懂事的孩子,爸妈教育得不错!” 周围的人也连忙附和,有人还拿出手机,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燕妮看惯了不少顽皮的孩子,在公共场合或者乘车时上蹿下跳,让人非常地揪心。 这对姐弟处处礼让他人,懂得为人着想,确实已不多见,毫无疑问,一看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教育成功的结果,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富养。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由于从小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不论自身言行举止的好坏,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并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他们身上形成的一些坏习惯,都离不开自己的忽视和纵容,这尤其值得父母们警醒。 因此,父母要引以为戒,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才能有说服力,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教会孩子懂礼貌,守规矩 一个社会之所以能正常运转,主要是依靠大家都认可的规则习惯在支撑。
所以,在孩子开始懂事时,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守规矩,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比如,要从小教育孩子懂礼貌,不得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者随意打跳,这会影响到他人的安全,特别是在乘车时要礼让别人,尽量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给别人带来麻烦等,做一个遵章守纪的好孩子。 当过父母的人必须知道,好孩子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离不开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教诲。 如果从小对孩子缺乏相应的教育,在孩子犯错时不理不问,甚至迁就或纵容孩子,这会让他养成难以改变的恶习,将来进入社会后,不但得不到同事和朋友的支持,在社会上也将难有立足之地,这并不是父母希望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