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物,为何也会诱发冠心病?

 仁和堂老军医 2021-06-06

冈德里医生,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顶尖的心脏外科及免疫疾病的专家,因为比许多人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心脏,使得他对于冠心病有了自己更为独到的见解。

先看第一个现象,在冈德里医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过程之中,冈德里医生发现许多接受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往往都伴随着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等,几乎所有患者腹部都堆积大量脂肪。在手术过程中,冈德里医生发现这些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壁布满了糊状斑块。

再看看第二个因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实施心脏移植手术后出现的现象。在这些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婴儿中,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定期接受常规的心脏导管检查(顺着一条通向心脏的大动脉插入一根导管,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心脏和冠状动脉)已经成为一个常规。在检查过程之中,冈德里医生惊讶地发现:许多孩子的血管看起来就像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管,不但冠状动脉内膜充满炎症,而且上面布满斑块。

头条号-医者李枫

心脏移植的孩子出现的状况不难理解:这些孩子的免疫系统始终把细胞捐献者的冠状血管作为异物并对其发动了攻击,血管壁上出现的斑块标志着免疫系统与血管内壁上的蛋白质发生了战争!

然而,为何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内膜看起来和移植的儿童相似呢?冈德里医生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冈德里医生找到了答案:这些糖尿病的患者动脉内膜存在一种特殊的糖分子,这种糖分子可以与凝集素相结合形成一种称为Neu5Ac的物质,该物质位于血管内膜和肠壁上,而Neu5Ac非常易于被免疫系统认为是外来的敌人,从而发动对动脉内膜的攻击,这就是许多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动脉内膜瘢痕累累的原因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冠心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人们摄入含有凝集素的食物时,有可能与肠壁上特殊糖分子结合,这种结合会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凝集素入血,与血管内膜上特殊糖分子结合形成Neu5Ac,这必然招致免疫系统攻击,形成冈德里医生看到的冠状动脉内膜瘢痕累累的状况。

为了更好地说明,有必要介绍一点凝集素的知识。我们知道,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健康,这似乎是健康的养生之道。但在某种情况下也存在某种悖论,凝集素就是一种特例。对于所有生命体来说,活下去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从植物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捕食者都是敌人,自然也包括人类。为了阻止我们摄食它们和它们的后代,植物演化出一系列的防御策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比如让外壳坚硬无比(椰子就是典型),或者长出尖尖的刺(石榴、木瓜、枣树等),还有就是产生一些对捕食者带来伤害的化学物质,这个物质有许多,代表之一就是凝集素。

凝集素是一种植物蛋白质,存在于大多数植物的种子、谷物、果皮、果壳以及叶子之中,在捕食者吃掉这些植物之后,凝集素会进入特定附着部位,导致免疫系统对附着部位发动攻击,从而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当然,人类对于凝集素带来的损害也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也进化出一整套的防御机制:比如唾液、胃酸、肠道和肠道菌群,这应该是一个高效的系统,但当敌人太多的情况下,或者植物比较新的情况下,身体没有办法消化这些凝集素,难免会出现防御的缺口:这种缺口会带来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自然,也包括冠心病。

看看富含凝集素食物的清单:谷物,尤其是玉米、小麦和大米(相信读者看到这里应该理解我的文章标题含义了);豆类,包括红豆、白扁豆、绿豆、扁豆、鹰嘴豆和大豆;蔬菜,包括南瓜、小胡瓜、笋瓜、西红柿、茄子和土豆;玉米为饲料的动物肉以及反季节蔬菜。一句话,对于肠道存在问题的朋友,可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适当回避上述食物。

实际上,凝集素导致的冠状动脉疾病的另一个线索来自于大象,人类和大象的共同之处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人类和大象都拥有使得凝集素结合到动脉内膜上的特殊糖分子。但在自然的环境下,大象生活在野外,只吃树叶,几乎没有动脉硬化的现象,而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成群的大象只能在草地上食草或者被喂以甘草或者谷物,这些大象有50%出现严重冠状动脉硬化。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回答很简单,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面临新的外源性蛋白质,如草和谷物这样的单子叶植物的凝集素(与天然的双子叶植物完全不同)时,身体无法消化掉这些凝集素,身体免疫系统也无法很好的接受它们,发生动脉内膜的免疫反应自然在所难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