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力高手和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剽悍晨读 2021-06-07

主播:吴名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6月7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驯服你的脑中野兽》。
 
这本书是由日本新锐科学作家铃木祐所写。不能专注困扰着无数人。要想提高专注力,就需要我们大脑中具备理性的“驯兽师”与失控的大脑野兽成为亲密的伙伴,巧妙引导其惊人的能量,使野兽将能量释放在我们想要的地方。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分享一个让自己能够持续专注的妙招。”
 

千古难题』 
 
在4000年前的一些宗教记录中,就已经出现了“能使人类注意力涣散和倦怠的恶魔”的描述。

在3400年前的埃及古书中,也有“拜托了,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吧”的记述。
 
可以说,不够专注是一个千古难题。
 
当然了,你也不要以为容易走神只是普通人的专利,历史上的天才们也都非常容易走神。
 
比如,斜杠大神达·芬奇,他一生留下了1万多页手稿,但实际完成的作品只有不到20件。
 
因为容易注意力涣散,达·芬奇经常会在画作有些进展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个别的什么事,然后在速写本上画些小涂鸦,之后,他才又重新回到画作的创作中来。
 
所以,他可以说是拖稿大王了。
 
比如,你知道举世名作《蒙娜丽莎》他画了多久吗?
 
16年。
 
还有,卡夫卡在写小说的时候,也容易不专注。干扰他的因素是恋人的信件。英国作家伍尔芙则一直被电话铃影响注意力,她在日记中写道:“那个电话铃声仿佛要吞噬我的大脑。”
 
总之,天才跟专注力做斗争的故事不胜枚举。
 

专注力效能 
 
话说回来,为什么大家对专注力这么痴迷呢?不专注一点怎么了?我们也没吃别人家大米啊?走会儿神怎么了?我们也没做什么亏心事啊?
 
答案是:生存。
 
2012年,印第安纳大学以63万人为研究对象,做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高效能人士研究。
 
他们研究了企业家、运动员、政治家、艺术家等领域的专注人士,发现容易专注者的劳动生产率通常是普通人的4倍以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平均每小时创造的价值约为5000日元,而专注人士每小时能创造出2万日元的价值。
 
还是4倍以上。
 
也就是说,你可以不专注,尽管躺平,但如果你原地踏步,更容易专注的人就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当这少部分人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效率时,普通人就容易被行业淘汰。
 
这就是高速收费站大姐的人生疑问,也是内卷的根本来源。
 
被淘汰是因为效率差,内卷也是因为效率差。人们对不能专注很懊恼,但又说不上原因。这就是原因。

 
专注力的素养
 
前面说的印第安纳大学,他们在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
 
同样一件小事,普通人会放大很多倍,会更容易受刺激,而高专注者则很少有情绪波动。
 
面对小小的不快,高专注者的内心更强大。
 
比如,面对喜欢的酒保持克制,到路口时绿灯刚刚变红灯,感觉自己驼背时把后背重新挺直。高专注者都能冷静做好,而普通人大多表现得很糟糕。
 
所以,想要提升自己专注力的素养,最好的方式是多挑战小小的不快,并把这种不快消化掉。
 
再加上,对不快的控制力,可以迁移到让我们分心的要素上。
 
因此,平时能忍受小小的不快的人,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毕竟,分心的本质是有东西打断我们。你能够忍受这种打断,不被它搅乱了节奏,你就能保持相对的专注。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要学会识别自己情绪上的小变化,并及时调整,增强自己面对小不快时的心力。
 
总结一下,分心就跟喝水一样简单;专注就像烧水一样困难。普通人喜欢做容易的事,高手都是从难的地方入手突破的。你是高手还是普通人,就在于你怎么选择。所以,你怎么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