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公交车】邦尼论市:不温不火的指数下个股却在精彩演绎

 昵称74134000 2021-06-07

编者按:
邦尼论市:不温不火的指数下个股却在精彩演绎
A股需要轻指数重个股
邦尼解读:挖掘行业与板块间重要的财经资讯
科技行情能否激情重然
——————————

       股票不用每天操作,股市公交车却需要每天看,因为在信息的海洋里,你要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很不容易,每天坐上这趟《股市公交车》就能看到你自己财富的增长。在这里感谢打赏用户对我们文章的打赏鼓励。

邦尼论市:不温不火的指数下个股却在精彩演绎

       虽然目前市场指数的走势,让很多投资者失望,刚拿出一根实体阳线后,股指又陷入持续的震荡调整,尽管我们知道股指大涨,才会让很多板块与个股充分表现,但那种所谓的齐涨共跌的牛市,很可能很难再看到,因为市场已经回不到以前的牛市,你要的只要持有着股票都会赚钱的牛市没了,即便后市股指大涨的时候,你也发现自己怎么还是赚不了钱,这或许下就是眼下市场演变的风格。
       不要看看现在股指不温不火,但很多个股却在精彩纷呈地表现,甚至很多个股都在迭创新高,只是你手里没有持有着,即便持有过也被你卖掉了,而你认为的逢低买入会赚钱的想法也不灵了,因为那些低位的个股会一直趴在那里,直到你放弃之后才会一夜之间竖起,而你不敢买的很多个股都会持续表演给你看,直到你再次熬不住冲进去,再把你牢牢套住,似乎市场总是在跟你做对,其实不然,是你在跟市场一直纠缠不清。
       我记得很清楚,从19年年底持有
片仔癀之后,就一直在跟踪那些在行业里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的,就发现这类个股似乎都在表演一样差不多的走势,就是保持一种斜率震荡上行,虽然期间有较大的回撤调整,但只要你忽略掉,你就发现你的每一次卖出似乎都是错误的,包括后来跟着的五粮液也是如此。记得给我的一个朋友推荐价格是在50多元附近一带,但我的朋友最后也只仅仅拿到了70多元附近,而且觉得赚得够了,后面的不属于自己的,这种心态是不错的,但总觉似乎是错了,但就是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
       后来在跟我交流的时候,我就说很多观念和思维是要跟着市场演变,所谓顺势而为就是要符合市场,很显然市场是在告诉我们要去跟踪挖掘行业有核心竞争力的标的,做一个相对长期的投资,当然可以滚动做一些所谓的高抛低吸,但一定保留住底仓,我就是这样一直保留着底仓持有到今天,当然其间做过高抛低吸,虽然也有几次是做成相反,但整体是做对的,所以成本也就越来越低,而且分享到了其不断创新高的享受,这样的个股很多,
长春高新也是如此,迈瑞医疗也是如此,现在我开始跟着国盾量子,但愿也是如此。

        

A股需要轻指数重个股
       沪市指数的表现就是一个又一个箱体的重重叠叠,2020年7月份后沪指始终在三个箱体内运行,第一个箱体是3325点为中轨、3470点为上轨、3180点为下轨的箱体,停留的时间最长。11月份上破3325点以后,始终在3470点为上轨、3325点为底边的新箱体内运行。之上还有一个箱体,就是3470点到3637点的箱体。
  而3637点以上的指数位置,市场一共只停留了几天。所以,3470点到3637点的箱体就算是上破,可能也停留不了太长的时间,所以市场很难有真正的上破和下跌的趋势行情。市场并不是不能够上破指数箱体,其实市场有能力上到比3731点更高的位置,但是在市场没有进行一次充分调整的情景下,贸然上破可能也涨不了多少。
  当前市场的周线中轨压力在3628点附近,月线在3863点附近,3731点就是触摸到当时的月线压力而产生的,而指数的上升趋势线在3288点附近,所以市场没有太大的下跌空间。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是非常爱护这个市场的,所以不能够在未进行非常充分的调整之下,进行指数的单边上涨,维持箱体是各方均能接受的一种适合当前市场的妥协走势。
  在这种指数的氛围当中,轻指数、重个股成为最主要的交易策略。市场也缺乏统一的领涨标的,市场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意愿炒作成长股的,有愿意炒作题材股的,每一个介入的主力资金在介入初期都觉得市场会响应自己操作的题材,而实际交易当中会发现股价很容易上涨,但是市场不再像以往那样会有集中的跟风资金,市场缺乏能够像以往一样快速做完建仓拉升派发的整体能量,这是和以往非常不同的地方。
  市场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而能够上涨的股票不再像以往占有那么多的比例。可以这么说,等你涨了相当一段了,市场可能才发现你,而你一旦不拉升了,市场也没有什么资金去关注你。个股仅仅只能吸引到那部分希望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可能比拉升资金还要狡猾,不太容易最终受骗。以往比较容易上当的资金在这么多年的上下中早就无力跟风了,所以个股的上涨会看起来比较热闹和孤独,这个过程当中还是那些讲究业绩的、讲究成长的个股能够获得中长期资金的关注。 
(作者为职业投资者)

邦尼解读:挖掘行业与板块间重要的财经资讯       

       6月4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介绍,2021年2月份,常委会第26次会议对印花税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的意见,拟对草案作以下完善性修改:一是适当降低税率;二是进一步明确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三是完善税收优惠规定。解读——爱总是需要经受考验,虽然市场误读了适当降低税率,等同于降低印花税,但至少说明这个降低的空间还是存在的,只是说这个时间并不是现在,或许在某一个未来的节点,只要存在的空间就会有未来。

       全球最大中国股票基金连续加仓茅台,茅台从近期底部起来,涨幅已经超过20%!刚刚曝光的重要外资机构的持仓信息显示,全球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瑞银(卢森堡)中国精选股票基金(美元)4月又大举加仓了茅台,3月份该基金就已经在加仓,知名外资机构摩根大通旗下有产品,加仓幅度更是高达7倍以上。解读——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只要你拥有核心竞争力,都将会被各路资金青睐,这也是我们提示投资者一定要挖掘这类个股。
      随着被动投资理念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募ETF产品“供需两旺”:今年新发公募ETF产品数量已达106只,刷新历年新高,叠加20只在发和63只待发ETF基金,今年将再度成为ETF发展的大年,并助推非货币ETF市场冲击万亿规模大关。
解读——场外资金源源不断在择机流入,这或许是我们持续看好后市股指能继续去挑战新高重要依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表示,正在申请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现在打的疫苗如果雾化吸入还有黏膜免疫。”陈薇说,雾化吸入式疫苗只需针剂疫苗的五分之一的剂量,且不用一瓶一瓶装,疫苗瓶子的“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解读——雾化吸入式疫苗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也解决了疫苗瓶不足的难题,建议继续关注相关受益个股:天康生物、瑞普生物、申联生物、君实生物-U等。

      周末俄罗斯宣布将在一个月内改变他们财富基金结构,将美元份额减持到零,人民币增持30%。解读——俄罗斯在加速去美元化,其实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老美不断印发美元导致 美元的不断贬值,而人民币还在升值,这必然会导致全球外资流入国内避险,这对我们的资本市场肯定是重大利好,毕竟资金才是股市上涨的原动力。
       截止上周五收盘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合计
流入55.67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27.97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27.70亿元。解读——周三北向资金呈净流入,连续3个交易日净流入。整体流入力度依旧较大,本周三天时间北向资金流入就超过300亿,不少白马股获大额流入。

       锂电池板块为何如此强势?新能源车行业高景气度下电池厂商产能持续扩张带来锂电产业链的增长机会。“缺芯”危机尚未渡过去,电动汽车产业又迎来“电池荒”,进一步推升了电池产业链的热度。解读——相比券商、数字货币等板块偶发性的大涨,锂电池的持续性更久,关注相关受益个股:宁德时代、翔丰华、拓邦股份、珈伟新能、盛新锂能、天赐材料、中科电气、欣旺达等。

      

新股新可转债——
       煜邦电力(787597)发行价格05.88元/股,发行市盈率17.46倍。 
       齐鲁银行(780665)发行价格13.70元/股,发行市盈率10.28倍。
       华立科技(301009)发行价格14.20元/股,发行市盈率26.76倍。

       晶雪节能(301010)发行价格07.83元/股,发行市盈率15.23倍。  

       

科技股行情能否激情重燃 
  上周越走越强的科创板让人眼前一亮,科技股的反弹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实际上,科创50指数从5月初开始已有所走强,整个5月上涨幅度超过10%,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在3%左右。本周初,科创板行情开始由“科创50”发散开来,不少超跌科创板个股纷纷走出强势反弹的趋势。科创板此次走强,与高层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关,也与科创板上市公司自身基本面因素有关。
  今年一季度业绩显示,科创板继续保持业绩高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同创历史新高,单季度同比分别增长71.29%、213.36%。由于科技企业业绩季度分布不均衡,一季度净利润基数都比较低,但2020年四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也达到了51.17%,这个增长惯性可以看出科创板企业的高成长。
  目前,科创板的平均市盈率为65倍,已经接近创业板平均56倍的市盈率。如果考虑科创板企业大多都是新上市企业,且企业行业地位和科技含量以及业绩增速都远远高于创业板,其未来受到市场越来越多关注还是可期的。但仅仅有科创板的一枝独秀还不够,科创板有50万元交易门槛的限制,挡住了很大一部分的散户投资者,其中不乏活跃交易者。因此,将科技股炒作的热情从科创板发散到主板创业板,这才是市场能否保持活跃的关键。
  
科技股炒作的热情是有基础的——
  首先,是资金面相对宽裕。从A股历史经验看,年中最有可能出现一波行情,而且以科技题材最有吸引力,最经典的就是目前仍被津津乐道的“5.19”科技行情。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资金面一直是比较宽裕的,全球都在大放水,美国股市也是纳斯达克始终领先于道琼斯指数,只是到了今年大宗商品火爆以后,道琼斯指数才反超纳斯达克。因为活跃资金对利率是最敏感的,利率宽松期最能吸引活跃资金的热情,而活跃资金一般喜欢选择股价波动较大的科技题材股。
  其次,是科技股在年中没有业绩暴雷隐患。科技企业的一个特征就是业绩季度分布不均衡,很多科技企业前三季度业绩都是微利或者亏损,而四季度可能一下子扭亏甚至大赚。往往在业绩披露期,科技股的表现会比较差,而年中这个时点,是年报和一季报结束,半年报又没有开始披露的时候,科技股就不会有业绩暴雷的隐患。这个时候正好遇上资金面比较宽裕,于是就容易产生共振。
  第三,目前存在科技股再度燃情的事件性机会。本周科技股集体大涨,一个重要导火索是日本限制光刻胶出口,自主可控题材再度被点燃。实际上,从几年前半导体个股集体走牛开始,自主可控一直是一条主线,特别是在被“卡脖子”的高科技领域,很多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攻克。除了上述光刻胶,军工科技也在最近被美国“卡脖子”,我们不能老是扼腕叹息,一定要自立自强。
  当然,正是由于这个行业从几年前开始上涨,到去年积累了大量获利筹码,所以这个板块实际上已经调整了大半年甚至一年多时间,很多半导体芯片股股价被腰斩。目前,这些调整很充分的板块已经跃跃欲试,龙头品种如北京君正已经开始逐渐走出底部重新向上。
  第四,超跌科技股也面临价值重估的机会。目前引发科技股行情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那么,除了本周脉冲的科创板和集成电路半导体,还是什么是值得关注的呢?个人认为,低价低估值的科技股应该是最有爆发力的。我们看到,最近美国股市“散户抱团股”又出现了大涨,AMC院线一天就涨翻倍,而这些“散户抱团股”主要也是低价科技股,如游戏驿站等。实际上,A股有很多属于自主可控的航天军工、信息软件、大数据等个股,现在正处于低价低估值且高成长阶段。这些个股股价下跌估值低廉并不是因为基本面原因,而是因为市场资金追逐大消费等热点而导致流动性窒息,这样的情况类似于过去几年资金追捧题材股而无人问津价值股,只是现在反过来了,市场终究会再次纠偏。
  只有科技股崛起,才能吸引人气,从而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才能带领A股走出徘徊不前的盘整格局。这其实也符合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逻辑,从粗放式的消耗资源和人口红利,到精细化的科技含量高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
(刘柯  金融投资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