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胡太后私通元怿引内讧,元叉发动政变独揽大权

 沉映香 2021-06-07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09篇
元恪去世时,胡太后还非常年轻,和当年的冯太后一样,她也寂寞难耐,开始物色情人。和冯太后不同的是,胡太后看上了小叔子。
这位小叔子是太傅、侍中、清河王元怿,他神采仪表俱佳,加上正值壮年,胡太后早就对他芳心暗许,凭借权力逼迫他与自己私通。
元怿素有才能,辅政多所匡益,又爱好文学,尊重士大夫,朝野颇有声望。但很快,他因受宠和秉公行事受到侍中、领军将军元叉的忌恨。
元叉执掌门下省,又兼统禁卫,倚仗胡太后的宠幸为所欲为,元怿常常依法制裁他,元叉因此对他恨之入骨。
卫将军、仪同三司刘腾也权倾朝野,吏部为了讨他的欢心,奏请任命他的弟弟为郡太守,但他弟弟无论才能和资历都不够格,元怿便压了下来,不肯上奏,刘腾也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龙骧府长史宋维是宋弁的儿子,元怿推荐他作了通直郎,但宋维实际上是个轻薄无行之徒。
元叉以荣华富贵为诱饵,让宋维告司染都尉韩文殊父子二人谋反,计划拥立元怿为帝。元怿因此而被监禁,经过查验,并没有发现谋反的行为,很快被释放。
宋维因诬告应被治罪,元叉对胡太后道:“如果现在杀了宋维,以后真的有人谋反,谁也不敢报告了。”最终,只将宋维贬为昌平太守。
元叉担心元怿终究会成为自己的心头之患,就和刘腾密谋,让主食中黄门胡定向元诩供认称:“元怿贿赂我,让我毒死陛下,许诺如果他做了皇帝,便让我荣华富贵。”元诩当时只有十一岁,相信了胡定的诬陷。
由于元怿是胡太后的情人,元叉担心胡太后定会维护他,决定连胡太后也一起收拾了。
普通元年(公元520年)七月初四,元叉奉侍元诩来到显阳殿,刘腾关闭永巷门,将胡太后软禁在嘉福殿。
元怿入宫觐见,在含章殿后遇上元叉,元叉厉声喝止,不许他进入,元怿道:“你想造反吗?”元叉道:“我不造反,我正想抓要造反的人!”
于是,元叉命宗士和直斋揪住元怿的衣袖,将他送到含章东省,派人看守监视。
随后,刘腾伪称元诩的命令召集公卿议事,数说元怿谋反的罪状。众人都畏惧元叉,没有人敢表示不同意见,只有仆射游肇坚称元怿不可能谋反,一直到最后也没有签名同意将元怿治罪。
元叉、刘腾拿着王公们的意见进宫,很快就得到元诩的批准,半夜时杀掉元怿。接着,他们又伪造胡太后的旨令,宣称患病,要还政于元诩。
此后,胡太后被囚禁在北宫的宣光殿,宫门昼夜关闭,内外隔断,刘腾自己掌管钥匙,连元诩都不能探视,只允许递送食物。
从一言九鼎到阶下之囚,胡太后的待遇大不如从前,甚至还免不了挨饿受冻,她忍不住叹息道:“养虎却被虎咬了,说的就是我啊!”
元叉又派中常侍贾粲陪侍元诩读书,让他暗中提防监视元诩。从此,元叉便与太师、高阳王元雍等人一同辅政,元诩称元叉为姨父。
元叉和刘腾内外勾结,元叉负责抵挡来自朝廷之外的攻击,刘腾负责对朝廷内部的监视。他们经常在殿中值勤,一同决定赏罚,政事不论大小都由他们决定,威震朝廷内外,百官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
朝野之人听到元怿的死讯后,莫不痛心疾首,胡夷中甚至有好几百人划破面孔以示悲痛,游肇则直接被气死了。
相州刺史元熙和弟弟、给事黄门侍郎元略、司徒祭酒元纂都得到元怿的厚待,得知元怿被杀,在邺城愤而起兵,上书元诩请求杀掉元叉和刘腾。元熙、元略和元纂兄弟三人是元英之子,都有干才。
不料,长史柳元章等人不肯随从作乱,率领城中平民鼓噪入城,将元熙、元和他们的儿子一起逮捕,囚禁于高楼,并向元叉报告。
八月十三,元叉派尚书左丞卢同在邺城街市杀了元熙和他的子弟。
元熙爱好文学,有风度,有气量,当时名士大多和他有交情,临死时,他给老朋友写信道:“我和弟弟都蒙受太后的知遇之恩,哥哥镇守大州,弟弟侍奉宫内,太后对我们和蔼可亲,恩如慈母。现在,太后被废在北宫,清河王又横遭杀害,主上年幼,一个人在前殿任人摆布。主上如此,我等无法保全自己,因此率领军队和百姓想在全国伸张正义。但我因智力浅,不但贼人未除,反而身陷囹圄,真是上朝廷,下对知己无颜。我起兵本是出于忠义之心,不得不这么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希望你们坚守内心道义,为国家为自己好好地保持名节。”闻者无不哀之。
元熙的首级被送到洛阳时,他的亲戚朋友都不敢去看,只有前骁骑将军刁整(刁雍之孙)收藏了他的尸身。
元略侥幸逃脱,逃到旧友、河内人司马始宾那里,司马始宾和元略用苇杆扎成筏子在夜间渡过孟津,来到屯留人栗法光的家中,很快又去投靠西河太守刁双,在那里藏了一年多。
当时悬赏通缉元略,风声很紧,元略很害怕,请求把他送出国境。刁双道:“人固有一死,最难得的是为知己而死,希望你不要替我担心。”
元略坚决请求南逃,刁双便派侄子刁昌送元略渡过长江,元略就此投靠了南梁,萧衍将其封为中山王。
九月二十七,北魏朝廷以元雍为丞相,总管内外朝政,与元叉一同处理政务。但实际上,元雍只是来凑数的,真正的大权全握在元叉手中。
元怿被冤杀,他的同母弟、汝南王元悦却没有一点怨恨元叉之意,反而用桑落酒讨好元叉,极尽谄媚讨好之能事。
元悦爱好佛经,博览群书,不近女色,喜好男风,他的献媚让元叉大为受用,也由此进入北魏权力核心层。
十月十五,在元叉的授意下,元诩以元悦为侍中、太尉,元悦对元叉更加死心塌地。
之后,元悦向元怿的儿子元亶索取元怿的服饰和古玩,因为没有按时送去而所送的又不合心意,命人将元亶杖打一百,差点将他打死。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元熙和元悦之间的鲜明对比恰好印证了这句话,生死得失之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