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傲江湖:怪不得令狐冲朋友多,原来他是有秘诀的

 陈想读名著 2021-06-07

《笑傲江湖》的主人公令狐冲,除了一手精妙绝伦的“独孤九剑”,他还有很多朋友,不分三教九流,还能化敌为友;而他的交友之道,又跟“独孤九剑”一样“以简驭繁”:重心、重情。

01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华山派一行离开洛阳后,还没有走出河南境内,圣姑喜欢令狐冲的风声已经口口相传,那些在岳不群等名门正派人士看来都是旁门邪道的江湖豪客为讨好圣姑纷纷向令狐冲献殷勤,但是又因为任盈盈面皮非常薄,所以他们是既要献殷勤又不能明说,这个度可真难把握!整个片段非常欢乐,是让我百读不厌之处。

不过,其中有一段让我产生了“带着眼泪的感动”:

武林双人组合“黄河老祖”之一的祖千秋,偷了另一个组合成员老头子千辛万苦专为女儿“老不死”姑娘配制的“续命八丸”,骗着令狐冲服下。老头子尚未得知圣姑心仪令狐冲一节,遂打算刺他心头热血供女儿服用,后经祖千秋说明自然只好作罢。但令狐冲了解后,却设计将老祖二人控制住后,割腕放血给老不死姑娘服用,险因失血过多而死。

这一处就充分证明了令狐冲的“将心比心”,自己误服了别人的救命药,尽管非自己本意,但事实上已经伤害了别人;既然还有补救的办法,那么,即便是以牺牲自己性命为代价,那也在所不惜。

于此他并非为了交朋友,但是当事人老头子他们已是“心下感激无已”,感到粉身碎骨也无以回报了。

02超越阵营,只讲道义

令狐冲交朋友,并不管他出身。

五霸冈上,黄伯流为首的千余江湖豪客宴请令狐冲。令狐冲既不了解这么多人的来路,也不了解他们的意图,更不了解他们为何会如此看得起自己。于是他就从最简单的角度处理:

“众位朋友,令狐冲和各位初见,须当共饮结交。咱们此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杯酒,算咱们好朋友大伙儿一齐喝了。”说着右手一扬,将一杯酒向天泼了上去,登时化作千万颗酒滴,四下飞溅。

别管那么多,喝酒就好!不是有话说“生死之交一碗酒”嘛!

然后他又说:

“众位朋友何以对令狐冲如此眷顾,在下半点不知。不过知道也好,不知也好,众位有何为难之事,便请明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只须有用得着令狐冲处,在下刀山剑林,决不敢辞。”

以常情猜度,这些人“自己这等结交,自必有一件大事求己相助”,但既然他们如此有诚意,他令狐冲说实在的也不过是江湖上一个无名小卒,又有什么好可惜的?“总是要答允他们的,当真办不到,也不过一死而已”。

他的想法里其实是有漏洞的。他师父岳不群心思缜密,就已经不以为然,认为令狐冲行事鲁莽任性,“这些人中只怕没一个是规规矩矩的人物,尽是田伯光一类的家伙。他们奸淫掳掠,打家劫舍,你也跟他们有福同享?我正派之士要剿灭这些恶徒,你便跟他们有难同当?”

他想的实在没错。不过我们也不必认为令狐冲交朋友就是不分是非。他做人做事有个前提:合乎侠义道。这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田伯光作奸犯科之时,他可以敬他是一条汉子,却仍要与他势不两立,只不过,不是因为他属于邪派阵营,而是因为他行事不正;若他不再作恶,则尽管江湖声名狼藉,他仍当他是朋友兄弟。

当日他路逢向问天孤身一人被上百人围攻,就二话不说要给向问天助拳。他起初并不知道向问天的来历,也不知道围攻他的是些什么人,后知向问天是魔教长老,而围攻他的既有魔教中人又有正派中人,他还是认定这样以多欺少不合侠义道。

因为令狐冲并不是根据所属阵营,而是根据为人行事来判断是否朋友的

道理很简单:好人与坏人,侠士与奸贼,不是根据名门正派和旁门邪道来区分的。

左冷禅、岳不群等等就是很好的证明。

03襟怀磊落,守诺重情

当初令狐冲答允曲洋刘正风为他们传《笑傲江湖之曲》,答允林震南为他们带口信给林平之(即《辟邪剑谱》的秘密),加上答允风清扬不透露他获传“独孤九剑”之事等等,他都做到坚守然诺,即便遇到多大的怀疑与屈辱,都不违背诺言。

当日五仙教教主蓝凤凰请他喝药酒,那酒“酒色极清,纯白如泉水,酒中浸着五条小小毒虫,一是青蛇,一是蜈蚣,一是蜘蛛,一是蝎子,另有一只小蟾蜍”。

令狐冲看了也是“吓了一跳”蓝凤凰问他敢不敢喝,令狐冲苦笑作答“有些害怕”,但是当蓝凤凰“拿起酒碗,喝了一大口”,然后说“我们苗人的规矩,倘若请朋友喝酒吃肉,朋友不喝不吃,那朋友就不是朋友”的时候 ,令狐冲毫不迟疑,“接过酒碗,咕嘟咕嘟地将一碗酒都喝下肚中,连那五条毒虫也一口吞下”。

也许令狐冲是经不起蓝凤凰的激将法,但主要的,还是“朋友”两字的分量,既为朋友,就交出心来;他也相信蓝凤凰不会害他,实际上他也没有什么好让他们需要如此“费心”加害的。

我是@陈想书语,以上浅见,欢迎关注、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