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睡醒,一看手机,几条新闻标题刷屏——“清华大学:杨振宁逝世系谣言”。 吓我一跳,还以为杨老先生有什么不测呢。谁那么无聊和无耻,竟然造这种谣!要知道,万一杨老有啥不测,这可不止是我们中国的巨大损失,也是整个世界的巨大损失。杨振宁对人类科学的贡献有多大,普罗大众可能不知道,但是我们读书人,尤其是学物理学的人,不能不知道。 那么杨振宁到底有多伟大?这么说吧,凡是普通人能喊出名字的古今中外物理学家,例如伽利略、牛顿、居里夫人、伦琴、普朗克、薛定谔、爱迪生、霍金……绝大部分人的贡献和地位都比不上杨振宁先生。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得从人类物理学的发展史说起了。话说,物理学从伽利略牛顿开始,一路打怪升级,研究出各种基础科学理论,从而演化出各类应用技术,诸如机械、化工等。这就是“经典物理学”阶段。这个阶段最伟大、最耀眼的当数牛顿和麦克斯韦两位神人了。牛顿主要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如牛顿三大定律等;而麦克斯韦主要创立了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 为什么说这个阶段两位大神最伟大?因为几乎人类所有的机械相关物的应用科技都是建立在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之上的,例如我们现在谈论汽车百公里加速多少秒,说的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我们的火箭上空,离不开牛顿的第一宇宙速度理论以及牛顿第三定律。 而几乎人类所有的电气相关的应用科技都是建立在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之上的,例如特斯拉电动车、比亚迪电动车,都离不开磁电理论。物理学历史上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打开了机械时代的大门,而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则为电气时代奠定了基石,所以他们二人封神是实至名归的。 正因为这两人把这个阶段物理学的活都干完了,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以为物理学的研究已经到头了。当年普朗克想投身物理,他的导师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随着研究的深入,由宏观到微观、低速到高速的研究过程,人们突然发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按以往的经典力学理论解决不了问题,从而引起了现代物理学革命。于是又出现了一位大神,没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爱因斯坦,他把经典物理大厦推倒了,随后开辟了两条岔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就是“现代物理学”的起点。这种开山鼻祖,被封神,无需多言。 现代物理学出现后,人们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四种: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理论上宇宙间所有现象都可以用这四种作用力来解释。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都在追求物理的“大一统”,即研究四种作用力之间联系与统一,寻找能统一说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理论或模型,称为大统一理论。 虽然爱因斯坦开辟了量子力学道路,但是早期在研究单个带电粒子的奇葩属性,比如自旋、轨道不连续等等,这堆理论究竟是通过什么规律联系在一起的,爱因斯坦也是一脸懵逼。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位大神,名叫做狄拉克,提出了“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的第一分支,把狭义相对论引入量子力学,将薛定谔方程进化成狄拉克方程,打开了量子场论的大门。 狄拉克的理论不仅把粒子的奇葩属性解释通了,还能同时描述多粒子的相互关系,又顺带关联上了狭义相对论,算是把电磁力和带电粒子之间的关系弄明白了。所以,狄拉克在量子力学上又打开了一扇大门,并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因此,他是物理学史上的第四尊大神。 以往,大家都认为物理学是具有对称性的,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出一种简单、和谐、对称的关系,我们管这种对称叫“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粒子的镜象与该粒子除自旋方向外,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狄拉克的量子场论提出之后,大家更加认为粒子是镜像对称的。事实上,在强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的环境中,宇称守恒理论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正如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粒子在这三种环境下表现出了绝对的、无条件的对称。 可是,后来有人在宇宙中发现了两种新介子,它们的质量、生命、电荷完全一样,几乎是同一种粒子,可是为啥叫两种呢?因为它们的衰变方式不一样:第一种会衰变成2个π介子,第二种会衰变成3个π介子。也就是说,在弱力上,“宇称守恒”理论崩溃了。这时,杨振宁来了,他和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打破了固有认知,开创了探索世界的另一扇大门。这个定律后由另外一位美籍华人吴健雄实验验证,杨振宁因此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不仅拿下了弱力,还提出了著名的“杨-米尔斯理论”,为狄拉克的量子场论提供了一套粒子标准模型,学名叫“规范场论”,这为量子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通过这把万能钥匙,美国的格拉肖提出了“电弱统一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盖尔曼和弗里奇创立了“量子色动力学”,也获得了诺尔贝奖。 杨振宁的标准模型建立之后,预测了很多尚未发现的粒子,后来均被一一证实,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理论之一。杨振宁的理论物理,带领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近六十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6个菲尔兹奖是研究杨振宁方程而来的,因此,杨振宁在世界物理学史上的地位跃然纸上,被称为第五尊大神,当之无愧。 图:粒子标准模型的数学公式 世界三大科学杂志之一:《自然》,英文名《Nature》,创刊于1869年11月4日,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发表在这本杂志上。它是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2000年,《自然》评选了人类千年最伟大的二十位物理学家,杨振宁位列其中,其他人都是活在教科书里的人: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杨振宁是在世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 有人可能会说,提出这些理论和发现这些粒子,也没见对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啊! 这话让我想起网络上曾有人问:你们都说袁隆平很伟大,可我也没在超市里见过他种出来的大米啊! 要知道,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应用技术都源于基础科学理论。套用一句话:物理学家冲向未知领域披荆斩棘,材料学紧跟其后扩大战果,各行各业优哉游哉地收割战利品。举个例子,如果没有量子力学对电子的全新认识,就没有能带理论,然后就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然后就没有PN结,接着晶体管就没了,也就不可能有集成电路,那就没有今天的电脑计算机,没有计算机,很多产业就要倒退到一百年前的水平。 杨振宁不仅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个坚定的爱国人士。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时候,他致辞:“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鼓励在台湾的岳母曹秀清设法取道美国转往中国大陆。在他的安排下,曹秀清从美国飞往日内瓦,由中国外交部的同志亲自接机,安排休息数日后,转机飞往北京定居。 1971年上半年,杨振宁参加保钓鱼岛运动,穿梭在全美各高校演讲,以所见中国不屈不挠之精神示于学生,感染了一批热血青年立下报国之念。他在保钓学生中发表题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轰动异常。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一年。 1981年,杨振宁在美国石溪分校设立了CEEC奖金,从美国和香港募集资金,专门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到90年代初,共有80余名中国学者得到此奖金支持成功赴美,其中绝大部分按时回国到原单位服务。 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2015年4月1日,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杨振宁卖掉美国房产,回到国内给清华捐款600万美元。在清华任教20多年,年薪百万分文不要全部全部捐给国家搞科研,97岁高龄还在坚持授课给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国家的物理水平提升几个层次,回国后亲自劝说回来好几位世界顶尖旅美华人科学家。 评:杨振宁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在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愿喷子们不要再做夺人眼球、造谣和放大别人家事的事情,多分享一些真实有价值的事情,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我们身边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