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对局讲解】名人战挑战者决定战:芈昱廷 执黑 vs 李轩豪 | “国内棋风第一狠”的手黑BOY屠...

 静悟流年 2021-06-09

(时间所限,来不及详细订正笔误,若有笔误造成的阅读障碍,在此预先致歉,请各位对照图文,脑补修正吧)

图片

最近这一段时间因为比较忙,讲棋的频率也不高。过不了多久,可能会时间充裕些,再多讲一些吧,马上也会进入比赛频密期。

今(昨)天国内棋战有两盘棋,都比较重要。一个是阿含桐山杯的决赛,交战的双方是柯洁九段和柁嘉熹九段,结果让人感到有点意外。很“苦”柯洁、被柯九段战胜赢走三星杯和拉力赛两大冠军的柁老居然赢了,二十二连胜之后输掉的这四盘棋,都有点“尝鲜大复仇”剧情的意思,这盘棋我们稍后放到柯九段的败局系列中再讲;还有一个就是我们马上要讲的这盘棋,名人战挑战者决定战,芈昱廷九段对李轩豪七段。

芈昱廷九段今年一直排名很高,GoRatings和国内等级分都高——世界第4,国内第2。但除了年初的星锐战拿了冠军之外,其他的个人赛事中,小芈的成绩并不太好,而且围甲之外的出镜率不高,也正是因为这样,输棋丢分的机会也不多。中国现在力量大的一线知名棋手不少,但要比棋风凶狠,小芈可排在第一位。【“国内棋风第一狠”的手黑BOY】当之无愧。

李轩豪七段今年的成绩颇有提升,目前国内排名第16,世界第30,这是一个可以有资格瞄准世界冠军头衔的名次。个人赛事中,CCTV电视快棋赛亚军,获得了参加亚洲杯的资格;名人战进入了挑战者决定战;也是梦百合杯四强中仅存的两位中国棋手之一。这个成绩还是相当拿得出手的,属于准一流棋手之列。但就差临门一脚,真正拿一个有分量的冠军,捅破这层窗户纸。长得帅是轩豪同学的额外加分项,棋风方面,以前是善战的力量型棋手,但现在更倾向于均衡行棋。

如今,很多棋手在AlphaGo为引领者的围棋新时代中,都在改变着自己的风格,完善着自己的围棋哲学。比如:柯洁九段就越来越偏爱实地,现在先捞后洗的频率相当高,俨然陈耀烨九段和范廷钰九段附体似的;反倒是陈耀烨九段越来越均衡,前不久还玩了一把“宇宙流”。

(下面这个帖子是当时po主写的短评)

#棋坛趣闻#【“请叫我武宫耀烨”!】看人不能总用老眼光,陈耀烨九段的棋在百灵杯夺冠后确实明显越来越均衡了,尤其是近半年,非常明显的变化。刚刚结束的围甲第16轮执白对阵阿党时,陈九段直接来了一把“宇宙流”,从第14手起至44手,非常潇洒,绝不贪恋边角实地,说弃就弃,看重中腹,十分大气!可以说是非常“武宫耀烨”了!

本局武宫耀烨采取的态度是——“阿党喜欢的话,就让他去拿实地吧”,自始至终控制着局面,取得了一盘完胜。

图片

图片


我们还是说回今天这盘棋。

布局阶段,执黑的小芈和执白的轩豪同学都明显受到了AlphaGo的影响。这也是当今棋界的潮流。大家看,现在点三三什么的,我们都不稀罕细讲了,见得太多了,已觉平常。这就是围棋在进步的一个缩影。

这里要纠正一个偏颇的理解。有人觉得,点三三就是进步吗?点三三又不一定好!所以并没什么进步,围棋的发展是螺旋式的。

这种说法不算全错,但也不全对。因AlphaGo而产生的的棋艺进步是一定发生过而且正在发生着。不过,在点三三这个问题上,AlphaGo带来的进步并不是史无前例地创造了“点三三”的手法本身,也不是“点三三一定好”这个结论,没有这样的结论谁如果觉得点三三一定好,那是你产生了幻觉。

AlphaGo带来的进步是“点三三不一定坏”,在很多场合,哪怕是布局,哪怕是周围没什么援兵,点三三也不一定不能下,经常效果还不错,——至于你愿不愿意下,那是你的选择,但无论如何,你的手中多了一个选项。这是围棋理论的进步和发展。以往,小朋友这么早点三三是要被老师批评的,当代职业棋手也基本没有这个棋感,但现在有了,教条被打破了,思路开阔了。这是AlphaGo带来的进步。

围棋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以前,从某种程度上,确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的脑力有限,假如没有一个同时代的“异类”高手引领,人类棋手的点滴进步多数是靠摸索,摸着石头过河,自然谈不上什么方向性,绕来绕去,就成了“螺旋式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个必然。现在有了计算力比人类强大很多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更先进的算法,也就是说,有了高端的物理工具和数学工具,依此为先导,人类棋手的进步是有可能找到正确方向的,不再懵懵懂懂地“螺旋式发展”了。有工具可以协助我们算清楚更多东西。

有部分棋友总扭不过劲儿来,把推崇AlphaGo的围棋看成是“背叛人类的狗吹”,是碳奸行为。其实,这不是吹不吹“狗”的问题,而是对计算机科学的推崇,以及对其背后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的推崇。往大了说,这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推崇。这有什么不能理直气壮的?难道只能推崇靠人脑硬算的围棋,不能同时推崇科技进步带来的更高深的“新围棋”?这是一种“遗老遗少”式的观念。

我们欣喜地看到,棋界的主流是与时俱进,不是固步自封。棋手们有如此积极的借鉴态度,棋友们当然也最好能跟得上

白棋的第34手是个问题手。现在右边是不急的,相比之下,不让黑棋在下方形成模样才是当务之急。具体的理由见图注。

这是个很重要的方向性问题。日本棋界以前有把下棋比作写文章的。那么第34手其实就是在定这篇文接下来的行文主线。主线偏了,后面的文章就不好写了,写着写着就会发现怎么越来越别扭,距离理想的那篇文章怎么越来越远呢?

图片

白50、52这种扳了连扳的下法也不见得便宜,看起来积极,后续要还欠账的,这是一种透支式的下法。在名人战这种慢棋比赛中,下这种棋经常会遭到惩罚,因为对手有充足的时间做计算和判断。倒是快棋比赛中,这么下有可能浑水摸鱼,便宜到了。

黑棋下半个棋盘的“大肚子”挺起来了,这比较可怕。而且黑棋还得到了一个先手,黑55在左上先动手。形势明显是黑棋不错。

究其根源,白棋在右边这一串下得太“财迷”。

“先捞后洗”是很好的战术,但如果前面“捞”得太过分,后面就“洗”不动了。这一点大家切记。不只是今天的轩豪同学犯了这个错,近期成绩很好的柯洁九段也不止一次犯这样的错,有些棋最后搅赢了,但不代表那个棋就下得好、下得对。毛病都是出在“捞过份了”

我们强调的均衡感,就是一种对“度”的感觉和评估捞可以,但别捞起来什么都不顾了。

图片

黑棋在上边的招法,下得很自然,便宜自然而然地拿到手,不感觉勉强。而且还握着先手权。下得很顺畅。

白棋什么都没得到,一直在损。原因何在?这个“锅”不是这几手棋来背,而是白34和右边一系列的财迷下法来“背锅”。

我们在分析棋局的时候,要多找根源性质的问题,不要哪个局部亏了就死盯着这个局部反思。锅可能在前面。

黑棋形势有利,可以选择攻击性的下法,也可以选择平稳收官。小芈的棋风是攻击型的,而且是凶狠攻击型的,所以......

图片

黑棋在为攻击做准备工作。

图片

白棋66-70开始发力。在黑棋兵力优势、棋也相对更厚实的地方发力,通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除非对手算错了,或者你有特别的巧手。

白棋为什么要勉强发力呢?因为白棋现在面临两个问题:(1)上边的白棋既没目,又没眼,等待处理;(2)下方黑棋的模样实在是太庞大了,白棋有些吃不消了,必须得扎进来破空,光是浅消恐怕都不够。

但现在白棋无法同时做两件事,这两件事又都很重要很急迫,所以白棋在这里外扳内点,是想把(1)和(2)的两个问题统合为一个问题来处理

这当然是个不错的思路,也是个良好的愿景。可是,能不能实现得另说

图片

黑棋的应对很有大局观。

左上角,黑棋就任白棋穿下去了,目数损失很大。黑棋当然也有所得,但不如白棋多。——这只是局部的评估

然而把视野放得大一些,我们看全局白棋上边那一串是没活的,穿下去也没活;被黑棋在左边吃住二子后,左下这块白棋的死活也需要考虑,白棋又多了一处需要补棋的负担;中腹白棋的三颗子变得半残;黑棋地75手又多长到一下,下方的模样更坚实了,白棋进入破空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这样一算,你还觉得黑棋在左上的下法亏了、白棋赚了吗?

图片

白76补棋是必需之举。既然白棋补棋了,黑棋第77手补活左上也是理所应当。

接下来,白棋从第78手开始,是一个组合拳,下得不错,棋友们可以欣赏一下。局部,这里白棋得了一些小便宜,挽回了一些,但总体上仍是黑棋更好下。

图片

实战的第90手是败招。

应该吃住上边三颗黑子,干净做活大龙。做活之后,负担没了,一身轻松,上边的一排白子可以当厚势用,对于下方的打入洗活也有很大帮助。

如此一来,尽管形势仍然说不上好,但总算可以放手一搏了。

实战白棋之所以跑去左下角长了一手,可能是觉得反正蓝色位点的打吃黑三子和“三角”位点的虎,这两手棋总可得到其一,上边的大龙死活没问题,——但是,这是个错觉。

白棋可能产生的另一个错觉,也许是:对实战的第90手长有了高于实际的价值判断,觉得它不但能帮助左下的白棋活得更舒服,目数更大,还能钻一钻黑棋下边的目数,对将来打入黑棋的大模样有帮助。这个判断不正确。

实战的白90只是单纯的目数收获,而且在当前局面下并非最大,是一个小利。除此之外,它没有其他的附带收益。实战的进程会向我们展示这手棋带来的恶果。这里就不多说了。具体分析见图注。

图片

既然白棋不老老实实做活上边的大龙,那么,黑109就要抢了这手很大的棋。这机敏地一拐吃,可以算作“准胜招”了。

在这之前,黑棋通过左下的交换,付出了一些目数的代价,先手封住白棋,扎进了下方大模样的一方袋口。

而白棋只多了个106的“断”

如果白棋不需要第110手补活上边大龙,白棋可以在下方先动手,那么白106的作用就很大了,黑棋左边的这道外势也不算很厚

可是,白棋第110手需要在上边虎补,否则大龙有不活的风险。这是前面欠下的债。

这样一来,下方是黑棋先动手,那么白106的“断”就威力大减了,黑棋左边的那道外势也足够厚

先动手和后动手,这里面的差别太大了。

现在再来看,当初白90这手棋,小利的一手。白106的所得不足以弥补。

图片

从黑111一断开始,棋局完全进入了黑棋的步调

当黑117一镇,黑棋顺风顺水围出一个庞大的“肚子”,白棋在里面撒豆成兵,苦苦求活。而且别忘了,上边的白棋大龙还没完全活呢,需要补棋。所以下方白棋“洗活”时,也不能肆无忌惮。假如把黑棋撞得铁厚,又落了后手(这几乎是必然的),那么黑棋是可以动手杀白棋上方大龙的。

形势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出现这种偏差,白90要负很大泽任。当然,它只是“直接责任人”,更根源的问题在前面。

图片

实战白棋频频施展铁头功,艰难求活。能在黑棋的铁桶阵里续一命,就谢天谢地了,哪还能有心情顾忌什么姿势好不好看。

结果,白棋果真把黑棋撞成一道道铁壁。

白棋在下方忙着做活,顾不上自家其他地方的兄弟,但黑棋可没忘了白家“兄弟”,尤其是上方那条肥硕可口的白龙。严格来说,它被一点,大概就只能看出一个眼来,典型的“独眼龙”!

图片

当黑棋135、137、143的夺命三枪发出后,白棋大龙就是个独眼龙。

这三手棋叫“胜招”也不太合适,可以称为“犀利的致命三连击”。

白棋如果想把大龙连回家,那太遥远了,只有去右边寻找出路,长路漫漫。

现在下边的白棋还欠了一手棋,不补也是要死。

实际上,到了这时候,两位棋手心知肚明,胜负已定。

图片

最后的结果是白棋选择了补活下方,上边的大龙拼一把。

小芈执黑辣手屠龙成功,白棋基本上只能跑一个小尾巴,无济于事。

黑棋中盘胜!

图片

——总结——

这盘棋是小芈的好局,下得比较顺手。

执白的轩豪同学从布局的第34手就出现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导致棋局的走向对白棋不利。

之后白棋在右边的一系列下法比较“财迷”,50、52的扳了连扳雪上加霜。当黑棋第55手在左上抢先动手后,白棋就很不好下了——上方一块孤棋,下方是黑棋的大模样。

随后,白棋立即在左上角发力,试图扭转不利局面。黑棋应对冷静,很有大局观,从局部上虽然亏,但全局算总账是黑棋不亏反赚。

双方76、77各自冷静补棋。白棋从第78手开始,至第88手,白棋的组合拳取得了一定成效,形势有些起色。但仍是黑棋好下。

白棋第90手是败招。这是一个想法不错,但实际是个错觉的“小利”之招。它就只是一些目数收益罢了,没有其他效果,——尽管想象中,它可能有,不过想象只是想象。白棋应该在上边打吃,做活大龙。当然,这么下也不一定能赢,但局面总要比实战好得多。实战的进程是白棋就此一泻千里。

黑棋非常机敏,放弃了一些目数上的小利,先手封住左下的白棋,然后抢到第109手,这是“准胜招”。这手棋为什么大,与前面po主建议的第90手是同样的道理。

从黑111开始,直至本局结束,都是黑棋的表演时间。白棋要么是铁头功苦苦求活,要么是独眼龙大逃亡失败,全是杯具。自不必细说。

这盘棋小芈大局观出色,动手亮刀较真章更是强项,没有掉链子,表现可圈可点。轩豪同学则不太发挥,从第34手之后,一直下得比较别扭,越下越难受,一百余手就败下阵来,完全被压制了。再接再厉吧!

也恭喜小芈拿到了挑战权,将在三番棋中挑战在位名人连笑八段。

这两位是老对手了。po主翻出了一张去年围甲第7轮讲棋时候做的图。

如果定义“一生的对手”,那么小芈和笑笑看起来还挺适合的,真的从小下到大。感觉好像两个人下着下着,就长大了。

两人交手的战绩是12次交手,笑笑8胜,小芈4胜,从2016年到现在,4次交手,各2胜

之所以总战绩笑笑能领先一倍,原因是两人的前7次交手,小芈仅获1胜

这么看来,如果是2017年下番棋,小芈不一定落下风。以前的下风是以前的。不能直接套到现在。

名人战的番棋胜负难料。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