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渡

 写作的思文 2021-06-09

人倘若知道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容忍任何一种生活,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无数次的跨越,等待,以及做好永远无法实现的准备,而度过一生。

生活如舟,时而真的是不进则退,当你想轻轻的小憩喘息一会儿的时候,殊不知逆流,狂风正悄悄向你涌来,有时,你纵然使出了很大气力,它也不过是平稳的度过,未见过山川湖海,未有过激流先锋,但内心已是波涛汹涌。

鲜少抱怨,只是为遇见艰难的时刻而感叹罢了,因这世上没有一处感同身受,懂你的人亦是很少,倘若别人真的来关心你,你是不会开口的,也不再期待有人懂得,我们渐渐开始沉默,彼此寡言的如同在深海底的鱼,没有人再追究从何时开始发生,何时结束。

有时在想,人时时刻刻都在缓慢的蜕变,或是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而退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被碾压、折磨成的,甜蜜的人,舒适却让你无法成长,疼痛的人,让你成长却不愿亲密,这是一种自相矛盾。

而你知道想要什么,必须做出选择。

当你越来越成熟,却发现,你只能在你的内心里保持一个孩子的情怀,你的真要留给懂得人,你的快乐与不快乐将有所依托,此时你会改变,经历了诸多的冗杂,你知道你开始沉重,从沉闷的言语中,从越来越现实的生活中,从接纳自己的那一刻,或许想过逃避,但又知道除了这条路无处可走,而成熟的意义,不是因为这些冗杂而变得复杂,是为了不断内化抵达天真。

五百罗汉中,最为让我触动的是离情语尊者,他站着,挑眉冷观,左手搭在右手的臂上,而右手延伸的很长,底底的垂了下来,做出好似接引的姿势。

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几年前在寺院漫天大雪的冬日,给父亲在延寿功德堂祭拜过,不知不觉的走向五百罗汉殿外,我本是漫无目的的欣赏,殿内清冷肃杀,空无一人的冰凉,忽而在拐角处遇见了一只手,定了定神看,是离情语尊者的。

我站了许久,凝视了许久,他的手是那样的低垂慈悲,在呼出哈气的殿内,一阵阵温暖随着眼泪而流。

仔细看他那只手,金漆已有斑驳脱落,缓缓的,迎着他的手抚摸,冰凉如雪。或许,他只是尊者,任由众人将其冷落,但从未放弃过路过的人。

自渡,他渡,是活着的意义吧,为了活着,不断宽阔,不断放下。

接纳,在风雨飘摇的时刻,见到了一种成熟。

还记得,在苏州美术馆一副孤鹤的画前,看见一个目不转睛,迟迟不动的中年女子的背影,斜背着一个帆布包,一席棉麻长裙,她的肩膀在轻轻的抖动,或许是缓缓的落泪,有许多时刻,人越来越难被触动,而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都有一个绵软绵软的心事。

我们没有说话,又匆匆而过,但或许从那一刻感受到了她的孤独,或许她也是一个孩子,被贴上了成熟的标签而前行着。

一直觉得,人都在过着两种生活,一种表面而现实,扎入寻常的忙碌,另一种通往内心的,而这之中的区别在于,你能否将他们合二为一,而不是内心扭曲,或是维持表面的和平,虽然旁人看不见,但总有一处是你无法隐匿的流露。

有人说,许多人都停留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遇里,再难进一步了,的确,想谁都伤不到你,还要保持如童真般的快乐无恙,需要智慧,需要勇气。

但在这样的时候,就一个人度过吧。沉默,寂静,慢慢自我消解,这将是生命的过程,无人替代,无人安慰,无人懂得,因为每个人的宽度都不尽相同。

三毛曾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每个人心里的困惑只有靠自己才能化解。人的一生大概就是一本书,好的坏的书里面都写好了,甚至于你的挣扎,你的不甘,直到你妥协,或者终于如愿以偿。结局无非是喜或悲。

佛说,道心永固,找到那个让你永远认为不崩塌的东西,只要此心不变,纵使要你做什么,都像在衔着痛苦一般的走过去,你知道,总会遇见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