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生命的背后有一双魔手 在操控你的生活

 凡默心理疗愈 2021-06-09

文:凡默(原创)

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咨询师

塔罗师|占星探索者|能量疗愈师

 1


很久以前认识一位男性,在朋友的圈子里算是德高望重,人脉广泛,不仅仅是事业单位的领导,而且自己私下的事业经营的如火如荼。


算起来是泛泛之交,吃过一次饭参加过一次他组织的会议,有彼此的微信,可是突然有一天收到他有些质问的微信,你为什么看不起我,我觉得你不尊重我。

当时简直是一头雾水,最后沟通才记起来,在那次会议,我不仅仅低着头没有给台上滔滔不绝的他热烈的回应,而且我好像在会议进行一半时候离场了,因为实在是被那种成功学的氛围搞的快要晕倒了。

可是,这跟看不起与不尊重有关系吗,可是根据他情绪激动的程度以及看起来像是酝酿好久的文字表述,似乎还真是伤到他老人家了。

我们一起回顾会发现一个社会现象,很多看起来在社交场合非常稳重成熟的人,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问题非常的自信,可是会在某些时候情绪出现失控,例如这位大哥。

2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生命一直扮演一种非常明显的角色,那就是牺牲奉献,在家庭中为了孩子为了老公付出所有,在我们的闺蜜圈子里,出门提重东西的是她,开车接送大家的也是她,包了粽子挨家挨户送的也是她,谁要拒绝了她,她就会呈现一种非常害怕与绝望的情绪,还会流着泪觉得对方嫌弃她,后来了解了她的原生家庭,因为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孩子,母亲一直对她说的就是,你是个女的,本来就是多余的,你要是对大家没点用处,谁喜欢你,当小小的她通过过早的承担起照顾大家的责任时候,受到了母亲的肯定,从此就成了一头老黄牛,每当不能重复做这些事情获得重要性的时候,她就会有一种绝望,绝望来自母亲冷冷的看着她,你是无用的,多余的。

所以,接近五十岁的她,只是物质身体成年了,内在世界仍然停留在那个母亲对她讲话的下午,如被诅咒般的定格在那里。

3

荣格,琐士心理学家,在1940年出版了《儿童原型心理学》,这本书上提出了内在小孩的定义,他用儿童原型来描述一个人内心中未成长、未安抚好的部分。

所以,我们无论平时多么的成熟与世故,遇到与童年经历相似的事件,碰触到童年创伤的伤口,内在小孩就会气急败坏的跳出来,或者情绪崩溃进入到无力虚弱中,以失控的情绪或无力的逃避为表现,来应对当下的发生

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却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属于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注定了我们内在总有一个柔软脆弱封闭受伤的角落,那就是我们的内在小孩。

4

内在小孩对一个人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她他的无形无相,我们平时所学的一些策略与方法,无法触摸到他她,心理学家以及很多经过内在探索人实修经验认为,一个人的童年心理需求(安全感、自我价值确认、爱、重要性等)上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在成年以后,不断的找寻与补偿性的弥补。

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受到一双魔手般被操纵生命的根源,其实这个魔手并无恶意,就是内在小孩的呼唤。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卡点,每当遇到与这个卡点相关的困难、障碍时候,内在小孩子就会以焦虑、崩溃、抗争、绝望、退缩等形式呈现,那个时候,我们不可预防的被内在小孩控制。

内在小孩还会导演一些重复剧情以及生命轮回模式,来提醒你看到她他,例如曾被父母遗弃过,成年后,会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演出被遗弃的剧情,看似仿佛受害者,其实是内在小孩不断制造这样的剧情让你重新体验那个创伤,直到你看到并对它进行疗愈,才有可能终止这样的模式。

所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会有一些莫名的无法控制的情绪;因为辅导熊孩子作业觉得要蹦起来打人;伴侣每当批评自己就觉得自己一无事处;与同事相处别人的一个眼神都会觉得世界倒塌;明明很想改变生活却总是赚很少的辛苦钱;永远在扮演一个老好人的角色讨好全世界;如果犯一点小错就会觉得自己不配活等等。

这些状态,其实都是内在小孩不断的向你呼救,看看我,帮帮我,抚慰我,爱我,而我们只有与她他关系好,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障碍,只有与她他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我们才会与这个世界所有的关系圆融,也只有抚平了她他的伤痕,我们才不再重复被伤害的亲密关系。

了解你的内在小孩,是成为命运主人的一把钥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