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古论今话河北2021-6 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

 青松he 2021-06-10

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坐落于县城中心街北侧,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明代五品级县衙,自始建至今600多年来,主体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其中主体建筑部分的大门、大堂、二堂、三堂及其附属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现存明、清时期建筑62间。叶县自古就是“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孔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清时期,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衔,而叶县则由汉代昆阳、叶县、红阳、舞阳合并而成,县令由五品官担任。这个不同也清楚地表现在了整个县衙的建筑风格和规模上。

从外看去,叶县县衙貌不惊人,甚至觉得颇有些简陋,然而一步步向前走,才发现其是深藏不露,恰如一个窄口葫芦——口小肚大,腹中自有乾坤。整个建筑群以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建筑为主轴,东西两侧的建筑多对称建造,与主轴上建筑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叶县县衙整体给人感觉庄严雅致,朴素而不失其大气。在我国现存的县衙里,只有在这里能见到卷棚。卷棚是源于宫殿、庙宇中拜殿的建筑形式,在衙门作为居官者身份地位的象征,是高级别官衔在建筑上的反映。叶县县衙的卷棚与大堂前檐连接处所采用的“天沟罗锅椽勾连”搭接法,在我国古代木作技术中极为罕见。衙内所设匾额门联,文字简练内容却颇值回味,多体现出为官应当清廉公正,为百姓着想,造福一方的思想。庭院植被参差,虽然已入冬季,房前屋后入眼处仍有绿意。

叶县县衙不仅是知县工作的地方,也是其生活场所。甚至花园和监狱都设在其中。现在的叶县县衙更在其中增添了编钟演奏厅、文物展室等,陈列300多件(套)文物,70多件是国内仅有。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叶县县衙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据1997年10月省文物局组织古建筑专家论证,我国古代县属建筑超过2000座,但目前仅存7处;而叶县县衙在建筑年代、现存规模、古建完好程度诸方面,均居全国同类建筑前列,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县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建筑格局的形式来制约官员的行为,2008年4月被平顶山市和叶县命名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2008年11月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河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叶县县衙和叶邑故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叶县古为豫州地,周属应侯国,春秋时期为楚国附属国许国国都。叶县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叶姓始祖沈诸梁的封地,是世界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 叶公文化研讨会和以叶公文化为背景的叶公邮票首发式活动以及三届世界叶氏联谊大会的成功举办,更让外界了解了叶县,叶县也逐步走入了外人的视线。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县署一景  2021.5摄
 

 
    潇 2021.6.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