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习题课件 第8单元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2021-06-11 | 阅:  转:  |  分享 
  
(4)科学兴趣小组采用不同方案对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了探究。甲同学:将镁带和铜丝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乙同学:把铁制容器和
铝制容器放在同一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表面的锈蚀情况。……实验后,同学们进行汇报和评价交流。①甲同学根据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②乙同学观察到铁制容器
表面有明显的锈蚀现象,而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据此他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铝强的结论。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
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内部的铝无法与氧气接
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
人教版九年级下习题链接夯实基础·逐点练整合方法·提升练链接中考·真题练阶段核心应用专训单元高频考点专训夯实基础·
逐点练探究培优·拓展练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DD1234提示:
点击进入讲评答案呈现5CBB678910D11121.下列是探究金属某些物理性质的实验,
说法错误的是()A.镁片、铁片、铝片是银白色,铜为紫红色B.将打磨好的铁片、铜片分别接入串联电
路中,灯泡发亮,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C.手拿铁丝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另一端,手感到发热,说明铁能导热
D.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痕迹,说明铜的硬度比黄铜大D2.【中考·揭阳】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
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是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
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D3.下列实验中,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是()①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何种金属表
面有划痕②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③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如图所示。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①②③C4.整理物品,小小
发现家中角落堆积的一些铁丝、银丝和铜丝。(1)小小很容易辨别出铜丝,他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金属都
可拉成丝状,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2)三种金属都能用来制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小小想验证铝丝具有
导热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
丝呈紫红色延展导电将铝丝的一端放在火焰上加热,手拿着另一端,手感到热5.【中考·黑龙江】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
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
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
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小亮同学想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现有铁和铜两种金属,请你帮助他选择另
一种药品完成实验。________________(写出药品即可)。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稀硫酸(合理即可)逐渐变成黑色;2Cu
+O2=====2CuO△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如图所示实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溶液一定含有
盐酸B.③中一定没有盐酸C.②中加入镁粉时一定有气泡冒出D.③中的固体一定是铁B【点拨】①中Fe与盐酸反应后得到FeCl
2溶液,可能有HCl剩余;加入Mg后,烧杯中有固体,说明②中一定发生的反应为Mg+FeCl2===Fe+MgCl2,③中的固体中一
定有Fe,可能有Mg,③中一定没有盐酸,A、C、D错误。7.【中考·雅安】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
锈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B8.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步实验。(1
)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
变为蓝色Cu+2AgNO3===Cu(NO3)2+2Ag?(2)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_____
_____(填字母序号)。A.稀盐酸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D.ZnSO4溶液A、B、C9.【2020·绍兴】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流
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D
.滤液中的金属化合物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D10.【2020·杭州】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
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
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FeSO4+Cu(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Fe2+11.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
产生活中。(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________。(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
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汞4Al+3O2===2Al2O3(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
属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4)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
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ZnCl2、FeCl2
0.5(5)向AgNO3、Cu(NO3)2、NaNO3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溶液,则所得蓝
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NO3、Mg(NO3)2、Cu(NO
3)2【点拨】(3)过量铁粉加入CuCl2、ZnCl2、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Fe+2HCl===FeCl2+H2↑,
Fe+CuCl2===Cu+FeCl2,Fe与ZnCl2不反应,因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ZnCl2、FeCl2;(4)6.5
gZn、5.6gFe、3.2gCu、1.8gAl的混合物与稀硫酸混合后,剩余6g固体,其中有3.2gCu与2
.8gFe,则产生氢气质量即为6.5gZn、1.8gAl、2.8gFe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即0.2g+0.2
g+0.1g=0.5g。(5)由于活动性Na>Mg>Cu>Ag,Mg与NaNO3不反应,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
3)2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一定有Cu(NO3)2、NaNO3及反应生成的Mg(NO3)2。12.【2019·青岛改编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2)厨房中铁锅容易
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导热洗净擦干硬度大耐腐蚀(或密度小)人教版九年级下习题链接夯实基础·逐点练整合方法·提升练链接中考·真题练阶段核心应用专训单元高频考点专训夯实基础·逐点练探究培优·拓展练
献花(0)
+1
(本文系中高考加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