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寿臣功成身退

 cxag 2021-06-12

图片

郝寿臣先生(1886—1961)

  梨园中之花面,南金(少山)北郝(寿臣)尽人皆知。此名花面二人,虽均为近代舞台享名人物,而私生活适成反例,一则克勤克俭,墨守成规;一则挥霍无度,毫无规矩。前岁荣春社成立之日,两名净会于一室,同席之间,言谈愉快。席次郝曾表示,个人生活如能安定,则不愿再从事粉墨生涯矣!今年旧历四月初七日,为郝五十六岁生日,是日即向往贺戚友表示“正式留须,不复登台”,并将数十年来所制之行头、彩匣分赠戚友及樊效臣、王永昌、袁世海,表示不再登台之决心。梨园中名角享名成功后,急流勇退,而能得圆满结果者,郝一人已也。

图片

《荆轲传》郝寿臣 饰 荆轲

  郝寿臣,原籍香河,世业商。其兄先入剧界,未享大名,郝幼年间喜旧戏,幼从小荣椿科班教师韩君习铜锤戏,嗓有韵味,首次在天乐登台,每出戏不过拿戏份数吊京钱,仅足供衣食而已。迨至庚子,曾一度改行,后再入戏班,彼时,黄润甫、何桂山、刘永春等正兴,遂未能展其抱负。入民国后净角人材缺乏,兼之彼能努力剧事,名始大噪,至民十后始克享大名。谈菊坛净角者,罔不知有郝寿臣。其与合作最久者,即杨小楼、高庆奎二人,与高排演《赠绨袍》、《青梅煮酒论英雄》、全本《普天乐》、《煤山恨》、《史可法》、《除三害》、《重耳走国》、《胭粉计》;与杨小楼合作者有《野猪林》、三四本《连环套》、《灞桥挑袍》、《甘宁百骑劫魏营》、《坛山谷》、《战宛城》等。个人独有之戏如《荆轲传》、《飞虎梦》、《黄一刀》、《桃花村》、《醉打山门》、《打龙棚》、《鞭打督邮》、《李七长亭》、《牛皋下书》、《夜审潘洪》等约计百余出,花面中当推郝本戏最多。享名最盛时期与高庆奎在华乐合作,及后高嗓突变,遂与杨小楼合作,自杨病故,郝之谢绝舞台信念愈坚,彼时扬言俟其少君德元在辅大毕业,即不唱营业戏,仅唱堂会戏及义务戏。今者德元毕业三年,郝年五十六岁,于生辰日留须,按梨园界凡留须后即表明,今后不登台演戏矣!

图片

《李七长亭》 郝寿臣 饰 李七、马富禄 饰 解差

  郝寿臣一生得意即在表情得法,譬如演曹操戏,必将曹操的奸猾心理,形容到面部表情,即小过节处,亦必留心体察。如演《审李七》,必将强盗豪放心情一一写出,如置身狱中。演《牛皋下书》直演武人胆大敢为,形容惟妙惟肖。郝居常语人,不论去何角色,上台则即是他人,将本人“郝”忘掉,才能称职,方可叫“戏”,否则必不为人欢迎。郝之做戏处处认真,每次演戏,无论冬夏,必汗透重衫,一生最忌演戏马虎,故生平不滥收徒,不滥交友,每以衣食来处不易言,自奉甚俭,虽成名角,往往徒步代车,与萧长华为平生知己交,亦梨园之怪杰也欤!

图片

郝寿臣与弟子袁世海合影

  梨园中笃奉耶稣教者,名角中仅郝一人。遇有梨园大典,郝参加时行跪拜礼,如袁世海拜师时,供祖师牌位,不焚香,郝对袁世海之艺已为之改正,俾得传其实艺,如《黄一刀》、《飞虎梦》(《牛皋招亲》)俱已指授。郝留须后,特将其心爱之彩匣子赠与袁世海,留为永久纪念。

  (摘自 《立言画刊》 1941年5月24日 139期3页)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