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61期诗评专栏:天空偌大,诗路还长

 白云之边 2021-06-13

编者语:西渡在《读诗记》的后记中说:“懂与不懂成了当代诗歌阅读和批评中的突出问题,读者抱怨读不懂,诗人抱怨被误读,批评家面对文本经常失语,顾左右而言他......”对于越来越“热闹”的诗坛,这种争议可谓层出不穷。我也经常追问自己:“我真的读懂了诗歌吗?诗歌真的能读得懂吗?”所以,我总是在懂与不懂的阅读路上纠结、求索、反思,我时常都为自己视野的局狭和知识的储备不足感到苦恼,大多时候仅仅以读止读,不作点评,徒惹笑话不说还遭人厌烦。不论怎么样,我都认为,诗歌阅读与评析,都要以文本说话,不要代入感太强,不能按照老一套的教科书说教式地评析,诗歌作品肯定是诗人有感而发而作,但诗歌文本内容并不等同于诗人的真实经历,所以,诗歌与诗人的无尽想像、经验、语言、写作惯性相关,与本人真实体验的关系不大。同时,我个人认为,诗歌点评要切实围绕诗歌文本,空话套话估且不说,与诗歌点评无关的话语就尽量不显示在评析文章里了,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阅读者负责。(连方)




思域

洪少云评析


思域

樊建华(安徽)

这一片水域,比往日清浅了很多

不见鱼影尾随

那些岁月,沉封于水底

并没有随我远行

山林,依旧那样青翠,幽深

头顶飘来云彩,也飘过一声悠远呼唤

偌大的天空

足够一两只蜻蜓翩跹

桥下流水淙淙

搁浅在桥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俯身与它交谈时

时光如梦初醒

 选自夏之卷|新诗人:头顶飘来云彩,也飘过一声悠远呼唤

安徽◆洪少云评析:

                         
天空偌大,岁月仍长

思域,顾名思义,思虑的地方。整首诗以诗人的目光“低--低”娓娓道来,又以景抒情,环环相扣,而诗人对自己情感没有深沉追究,浅尝辄止,留下余味需读者自己去探究,而每个人结合自己的思虑各有不同的见解,代入感很强。但诗人对生命时光的哲思还能一目了然的。

第一节从低处所写,水域也是思域,水与人的思考的流动性共通。“不见鱼影尾随”“并没有随我远行”都是对上一句的情感代入,一个是现实中的流水,一个是岁月。也许是孤独,也许是轻装便行,都有种沉重的灰色的情感。

第二节诗人目光转到山林、云彩、天空和自喻的蜻蜓上,与第一节相似,“也飘过一声悠远呼唤”“足够一两只蜻蜓翩跹”也是与上句的情景交融,这里的感情要明亮许多,“足够一两只蜻蜓翩跹”更有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豪气,虽是蜻蜓,天空偌大,岁月仍长。

第三节再次转回流水,“流水淙淙”,人来人往,如果我们靠近它,靠近时光,交谈也是思虑,“时光如梦初醒”。我们看不到诗人到底想到了什么,但从第二节可以看到诗人的所悟是积极向上的,是对往日的某件事某个人的释然?还是对往后的生命有了新的理解与阐释?

《思域》写时光、生命这种大的题材,加上诗人的自我叙述性强烈,我的点评只能算蜻蜓点水,如果能有一处引起诗人或读者共鸣,幸!



同诗同评

照见

罗兰(甘肃)

你说   

“一枚青柚子般的月亮”

从云影里摘下来——

刚读到此   月光从我手心

滑落

滑落水井

柚子青亮

小脚的外婆用木桶打捞

蓝布褂子濡湿井台

   桶跳进水里   发出欢喜的尖叫

井绳蘸满水色  把日子

绞上来

深渊里的清澈  一点一点洗去

人间的苦

外婆的青丝抚在水面

像青草抚过

坟头

一缕疼  有蚂蚁爬过一枚

柚子的光泽

选自夏之卷|新诗人:头顶飘来云彩,也飘过一声悠远呼唤

山东◆陈永明浅析:

青涩的意像

 反复阅读《照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品运用青柚子这一青涩的意像,来表达和衬托诗人少时对外婆那青涩的记忆和依稀的怀念。

 作品首段便以“一枚青柚子般的月亮”从云影里摘到手里,并从手心滑落开始运用这个青涩的意像,展开对外婆青涩记忆的意境描述。

 第二段以“滑落水井”一句承上启下,继续运用青柚子般的月亮为意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外婆迈着小脚在井边绞水,水桶搅乱了井中月,井绳溅湿了

外婆衣的生活画面,让人倍感真实、细腻,立体感极强!

 作品的最后两小节,诗人以更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外婆操劳一生离亲人而去的无限怀念和哀思。那种刻骨铭心又无法表达的疼痛,用“蚂蚁爬过一枚柚子”来表达,简直精美绝伦了——因为此时的一枚柚子已代表诗人的心了!

山东◆张曙光浅析:

青亮中,照见深情

   罗兰老师的这首《照见》为不可多得的好诗。整首诗布局巧妙:首节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柔软的语感,而不觉生硬。“青柚般的月亮”“月光滑落”感受到诗人沉潜的情绪。第二节,写到外婆,桶的意象,“跳进水里发出欢喜的尖叫”,语言灵动。把日子绞上来,感受诗意的上扬。第三节再度沉潜,“深渊里的清澈”“青丝”“青草”,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软,对外婆的深切怀念。最后一节,“一缕疼  有蚂蚁爬过一枚柚子的光泽”,如一线钢丝,让我们感受到尖锐的痛感、无力感,“蚂蚁爬过一枚柚子的光泽”巧妙地回归到首节的意象,使这首诗成为一个整体。

     整首诗以“青柚般的月亮”为贯穿全诗的意象,对色彩的选择也有独到之处,“青”意味着青亮、青涩、非成熟的、汁液的,青丝、青草,给人无尽的联想。冷静的抒情,意象的巧妙组合,自然呈现诗核,浑茫一体,圆融自在。



本期主持:连方,现任齐鲁福建文学社诗评主编。

本期编审:连方

副主编:刘军华
栏目成员:  张全枝  田世仲  王武臣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