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你连被奴役和被剥削的价值也消失了

 卢山说精进 2021-06-13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这是2018年第94篇原创文章

全文约3100字,阅读时间6-10分钟

今日是浮云,未来是泡沫。

未来的困窘,不是生活持续不下去,而是你连被奴役和被剥削的价值也消失了。

“共同想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会让你获得看世界的新角度。

一个人的力量不取决于他自己有多强大,而是他有多少能力,能调动陌生人的合作。

——尤瓦尔·赫拉利

今天是2018年9月第1个工作日,宜开脑洞

上周日,2018年8月26日,《得到》App周末罗胖精选栏目推出了特殊的内容,003号知识发布会

这场知识发布会,是逻辑思维受中信出版集团的委托,给尤瓦尔·赫拉利的最新著作《今日简史》,做的一个全球首发式。

尤瓦尔·赫拉利是以色列历史学家,他之前出版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都成为畅销书。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1976年生于以色列,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他出版的三本书概况如下:

2014:《人类简史》。过去,智人如何用虚构的能力统治世界。

2017:《未来简史》。未来,掌握了技术的人类如何进化为智神。

2018:《今日简史》。当下,面对不确定,如何成为未来的掌控者。

《今日简史》我还没有读过。看了下豆瓣读书的评分,相比《人类简史》的9.1分和《未来简史》的8.5分都有所下降。


关于《今日简史》这本书的内容,罗胖一如既往地概要得非常精彩。这也又一次证明他在整合、应用知识以及讲故事方面都非常强悍!

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令我脑洞大开的一些知识点:

第一、公司不是任何具体的实物,而是我们的共同想象。

那些公司天天在出产品,天天发新闻稿,甚至两家公司还能打仗,他们还能招员工,原来他们并不存在。这是一个多么新奇的认知。

“共同想象”是智人在所有物种中胜出的原因之一。“共同想象”会让你获得看世界的新角度。

第二、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剥夺人类的决策自由。自由就这样像泡沫一样,离我们而去。

第三、未来的困窘,不是生活持续不下去,而是你连被奴役和被剥削的价值也消失了。

因为有一部分人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机器都能干,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他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

第四、这个时代全人类就两个最大的变量,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人工智能。

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五、保护自己的数据,未来将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这种说法与马云提到的未来30年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谋而合。所以从个人的层面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数据,从公司的层面则是尽可能多的收集并管理、应用好数据。

第六、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里有一句文眼,叫我们可能担心对了困境,但是我们可能关心错了问题。

其实这句话用我们中国的老话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意思是说不能只关心表面现象,要深入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结症所在,并解决问题。

第七、意义产业和安全产业领域可能诞生下一个伟大公司。

人没有意义是不能活的,而未来一部分人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被AI替代了,从工作的层面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所以意义产业应运而生,为那些生活没有价值的人找到他生活的价值感。其实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早就发生过。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时候,就是美国电影业广播业大发展的时候,为那些绝境中的美国工人给出生活意义。

第八、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解决了人类的普遍问题的,你解决的人类的问题越普遍,公司就会越大,你解决的方式越有独创性,你的公司就会存在越久。

历史上的那些颇具规模的百年老店确实都是解决了人类的普遍问题且有独创性的方式,比如GE,默克制药等等。

大家觉得阿里、腾讯和百度怎么样?


在又一次敬佩罗胖的同时,我也对他提到的一些知识点感到困惑:

第一、关于人类的共同想象。

关于圣诞节,罗胖说:“我们现在全球这么多人,不还是相信在12月底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在圣诞节的时候到处给全国的小朋友全世界的小朋友送礼物吗?我们不都相信这个故事吗?当故事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的时候,它能够凝聚起来的人类协作规模就会大得多。”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准确。我们都相信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在在圣诞节的时候到处给全国的小朋友全世界的小朋友送礼物。所以我们不是都相信这个故事本身,而是我们希望利用这个故事给孩子创造一些美好的想象,对生活有美好的憧憬。通俗点说就是有个盼头。

第二、关于自由和平等

文中说:“我们都相信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人生而平等。”

你们相信人,生而平等吗?

有句英语谚语: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mouth。直译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意思是说出生富贵。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一部人就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嫁给高富帅,赢取白富美是规划好的既定路线。

那么这算是生而平等吗?

再举个例子,最近的滴滴顺风车事件沸沸扬扬,其中的一篇文章中这样介绍滴滴总裁柳青:

在投胎这个起跑线上就跑赢了99%的人,成为柳传志的女儿。

这样赢在起跑线的例子比比皆是,相信作者绝不是因为妒忌才这么写的。

不过也不要误解我。虽然我不认为人,生而平等。

但是我坚信:平等是可以通过奋斗和图强争取来的

当然在某些环境下,这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 个人层面可以想想职场中草根的崛起,《亮剑》里的李云龙算不算?

  • 群体方面可以想想美国黑人如何争取自由和平等。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国家层面可以想想中国。最近的一篇新闻是中国修改固废进口政策让美国巨头们很头疼。

第三、未来,人类的平等会被生物科技动摇。

其中提到了“未来,如果所有诸如奥运会这样的竞赛都变成了人改造自己,把自己变成产品,然后去实验的场地,请问,一场没有魅力的比赛还是比赛吗?一场没有欢呼的胜利还是胜利吗?我们人类文明的所有这些典礼仪式就全垮了。”

其实一场公平的比赛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比赛规则,一个是裁判。只要这两个方面是公平的,比赛结果就是公平的。这与人们是否会利用生物科技把自己改造成产品参加比赛没有关系。

第四、未来,我们会依赖人工智能为我们决策。

文中举了个例子:“你的人工智能的助手告诉你,根据我在全球人口数据库里的普查,你应该跟那个小伙子,或者那个姑娘去结婚。因为根据我的测算,你们结婚之后,你们的性格匹配度最好,你们婚后幸福的概率最大。你们生出来的宝宝最可能健康。请问你要不要去找它说的小伙子和姑娘?你说我不要。好吧。

你跟其他人结婚,婚后不幸福怎么办?万一生出来的宝宝不如你料想的健康?你心中有没有一点后悔和后怕?你有没有能力承担不听从机器人的建议、选择的后果?

那如果你听了,你觉得我们人类还有自由吗?”

我相信未来有一些事情我们会依赖人工智能为我们决策,但是不会是每一件事情。原因很简单: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独有的、自主的情感和想象力。就拿寻找另一半来说吧,这是人类情感上的诉求,且有极大丰富的想象空间。岂是根据人工智能提供的数据就能染指的?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人类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第五、关于打击恐怖主义。

文中说:“用戏剧思维解决恐怖主义困扰或许更有效。也就是也许除了军队之外,我们还应该请一种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什么人?电视戏剧的导演。”

《孙子兵法》里面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诸如文中这样的“知彼”是犯了原则性错误。恐怖主义绝不仅仅是要制造轰动性的新闻,所以他们喜欢搞那些大事情。他们是有政治诉求的。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个文中提到的实操性很强的故事。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经典的用第3选择的思维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

我一个朋友,小朋友刚刚考上美国的名校,马上要去美国留学了。然后现在这个暑假没有什么事,他问他的一个老师说,我现在应该为我自己将来在美国的生活做一些什么准备?

老师说,这样吧,我给你这么个建议,你好好研究美国的那些大州,看看都有些什么州,他们都在什么位置。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美国历史上的那些名人、英雄、著名的歌曲、著名的电影、著名的民间传说和这些州一一对应,然后尽可能地记下来。

他说这有什么用?大有用处,你在美国上的是名校,也是美国各个州来的学生同学,你见到任何一个同学打听出他是哪个州的,你马上跟他就有话题,这是你美国生活的第一块敲门砖,它比你脑子里的任何知识都有用。

欢迎分享你开的脑洞!


信息来源:

版权声明:“KEEP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