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三七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21-06-13

血三七

血三七(学名:Gynura segetum(Lour.)Merr.,别名:三七草)是蓼科菊三七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贵州、湖北、湖南等地。 血三七高达1m,宿根肉质肥大,具疣状突起及须根;茎具纵沟纹,绿色或紫色,上部多分枝;基生叶簇生,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羽状分裂,两面有柔毛;茎生叶互生,形大,羽状分裂,两面无毛;总苞筒状,苞片两层,条状披针形,边层膜质;花两性,管状,金黄色,花冠顶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枝顶端有细长线形具毛的尖端;瘦果狭圆柱形,冠毛白色。它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

中文学名血三七

菊目

拉丁学名Gynura segetum(Lour.)Merr.

亚目蓼科植物

别称三七草、紫蓉三七、艾叶三七

菊科

二名法犊牛儿

亚科蓼科植物

植物界

根茎

被子植物门

菊三七属

亚门蓼科植物

亚属蓼科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血三七

亚纲蓼科植物

亚种苗科植物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贵州、湖北、湖南等地

高度1m

花期9-10月

更多

    形态特征

    血三七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1m。宿根肉质肥大,具疣状突起及须根。茎具纵沟纹,绿色或紫色,上部多分枝。基生叶簇生,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羽状分裂,两面有柔毛;茎生叶互生,形大,羽状分裂,两面无毛。总苞筒状,苞片两层,条状披针形,边层膜质;花两性,管状,金黄色,花冠顶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枝顶端有细长线形具毛的尖端;瘦果狭圆柱形,冠毛白色。花期9~10月。

    生长习性

    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对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强光。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各地苗乡,湖北、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主要价值

    化学成份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三七具有抗氧化、抗菌、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从血三七中共分离得到 50 多种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如槲皮素、槲皮苷、表儿茶素等;蒽醌类大黄素;酚酸类如没食子酸、阿魏酸绿原酸等成分。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等作用,没食子酸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抗氧化活性;绿原酸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