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被骂"骚货"的女人,后来怎样了

 新用户48533353 2021-06-15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离婚七年》系列i已转去小号更新

请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小号查看

那个被骂骚货的女人,
后来怎样了


文/晏凌羊


云南话里,有个词叫做“烂氏”,大意是指在在性关系上很不检点的女性。

古代女人大多只有姓没有名,一般都被称为王氏、杨氏、李氏.....烂氏,就是对不检点女性的统称。

90年代,我们那儿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两个女人被称为“烂氏”。

那时候,我还小,接受的也都是村里人、父母给我传递的价值观。

我只觉得,能得到这种称呼的女性,一定都很不自爱、私生活都很糜烂,我要离她们远一点。

大学时候,我看了电影《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这才想起村里那个被称为“烂氏”的女人,才发现她不过就是比其他村妇稍有性魅力一点而已,就被污名化了。

我们姑且叫她A阿姨吧。

她不爱干农活,但自己学了理发手艺,专门给村里男人理发,附送剃须服务(女人理发不是刚需,大家都用头绳扎起来了事,这样更省钱),所得的收入也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包括他的窝囊废丈夫)


她爱烫头、涂口红、喷香水、穿丝袜,穿最新潮的衣服,听最时尚的港台歌曲,每天蹬着高跟鞋从家里走到理发店。

可就是这样,她成为了全村妇女嫉妒和憎恶的对象。

妇女们害怕她帮自己的丈夫洗头、理发、剃须,不允许自己丈夫去她那里理发,有的妇女甚至拿喝农药的方式,逼自己的丈夫不进她的理发店。

可是,说实话,那些浑身冒着臭汗的农村糙汉子,她未必看得上。

她只是爱时尚、爱打扮而已,没随便上过谁的床。

有意思的是,她的老公也从村民们骂自己老婆“烂氏”的这种舆论狂潮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虽然我是个连农活都干不动、要靠老婆养的窝囊废,但我品德很高尚。

两人在家里吵架,她老公骂她也是骂得理直气壮:“你就是个骚货,全村人都同情我,都站在我这一边。”

我最后一次听到她的消息,是她在县城承包下来一个旅馆。


她四处去发传单、拓展客源,丈夫则做那个旅馆的守夜人,长期睡在一楼,给夜归的旅客开开门。

她已经老了,儿女都上了大学,还是没有离婚。

村里的妇女们也都不嫉妒她了,因为她们的老公也早过了“搞得动”的年纪了。

我曾经以为这个故事只会在90年代我老家那样不开化的环境中发生,没想到现在都2021年了,网络江湖里还是天天在上演这个故事的翻版。

很多女的,就像是那些村妇一样,看到个女的稍微过得比自己自信、勇敢、像样一点,就忍不住朝人家吐口水,骂人家“不要脸”。

这个阿姨的故事总让我想起《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因为她的结局和电影中女主角是一样的:她老了,不再美,但终于被村民们接受了。

曾经,镇上的男人都沉迷于玛琳娜的美丽,都在幻想哪一天能够据为己有。

而镇上的女人都在玛琳娜身上找道德优越感,甚至认为自家男人变得猥琐下流,是因为她是“红颜祸水”的关系。

前线传来玛琳娜的丈夫在前线阵亡的消息,玛琳娜成为寡妇,镇上的女人们幸灾乐祸。

镇上的男人们立马意识到,这是把玛琳娜弄上床的最好时机。

迫于生存的压力,玛琳娜不得已选择做了一名妓女,镇上的男人很高兴,而镇上的女人因为拴不住自己的丈夫,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到了她身上,甚至借机羞辱殴打她,最后把玛琳娜赶出了小镇。

当被打得不成人形的玛莲娜,满身伤痕地离开西西里岛,又在一年后与伤残的丈夫重返,女人们窃语“她眼角也有皱纹了”“腰也粗了”。

归来的玛莲娜至此受到岛上女人的善待,因为此时她已然是一个轮廓模糊、面容憔淡、穿着居家服提篮去集市买琐物的女人,与她们无异。

她不再是男人眼中的尤物,对女人也不再有威胁。

这世间到底有多少东西在嫉妒美,伐害个性,摧残特立独行呢?

我只能说,倘若女人没点大女人情怀和胸怀,只爱在小范围内为男人争风吃醋、嫉妒互害,女性地位很难提高。

这样,我们将永远只能在男权社会体系设定好的泥潭里打滚。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我发现大家都不大会使用公众号“搜索”功能,那就请大家get一下这个技能呀,这还是前助理教我的。大家看一下下图,就知道怎么操作了。

比如,你要搜索我过去写过的关于法拍房的文章,就先进入这个界面,找到右上角这个搜索符号,然后输入:法拍房。


然后,就出现这样的界面。哪一篇是你感兴趣的,你就直接点开就行了。搜索其他的文章,也是同理。输入你依稀记得的“关键词”就OK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