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2年的土地包干到户承包合同

 麦田忠实守望者 2021-06-17

1982年的土地包干到户承包合同书,算不算古董,你见过吗?这就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历史的活页!好好欣赏下吧,希望能勾起你遥远的回忆,不说忆苦思甜,只愿珍惜当下!

​1982年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迎着改革的春风开始实行单干,家里开始有了多余的粮食,肚子也就不再紧张,日子开始慢慢的好了起来。

​我是七零后,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小麦打场,晒了一上午,碾了几遍,还没起场,就是碾后翻动秸秆,把碾掉的麦粒抖落地场面上,然后再翻动,再碾,直到麦穗上的麦粒全部碾掉为止。

​原计划中午吃饭后再碾几遍收拢扬场,也就是吹去麦糠,可就在吃饭的当儿,突然来风来雨,很大很急,一家人扔下碗筷抢收,很可惜,雨太大,一切已经来不及,几乎全都泡在了水里。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集中和用尽了全部的力量,已经不知道累,要知道那是一年的口粮啊。看着堆得不成型的麦秸堆,淋着雨,我看到母亲呆呆地站着,目光不再清晰,满脸沮丧,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那时我还小,也不敢说话,傻傻地站在雨里,看着无助的父母,望着麦秸麦糠麦粒雨水混合一起的拢堆,只知道大人们在难受,但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后来我体验到了后果,那一年,整整吃了一年的生了芽的麦子磨出的面粉,蒸出的馒头很黏很黑,一点也不好吃,也就是那一年,我发誓长大后不再种地。

​高中毕业后,我逃离了农村,义无反顾,没有一点留恋,但记下了乡愁,因为我多愁善感。在外拼搏的岁月里,只要有空有机会,我还是要回去看看的,一晃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而今,不再打场,不再碾麦子,全是边收割边收麦粒,再也不用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地翻场碾场扬场了,再也不用打场打进雨肚子里了。

​什么是岁月,这就是岁月,就是记忆中的辛酸与喜乐,就是人生中的逃离与选择,就是慢慢回忆消逝的清晰过往,苦也好,甜也罢,都会在你的心灵深处,抹不掉,抛不开,寂寞地存在着,激励着,激动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