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思路之见招拆招

 笔记财税 2021-06-17

老财老审,难兄难弟。会计和审计看问题的视角恰好相反,会计是从凭证到明细账,明细账到总账,总账到报表的过程,而审计,先看报表,再看明细,最后才是抽凭


图片

审计的思路,一个字可以概括——拆,如何见招拆招,才是审计思路的核心。

审计起点

审计的起点是财务报表,并以始为终,通过追查至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逐步确定业务的真实完整性,并最终反馈到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如何构成的?不论是资产负债表,还是利润表,都是由一个个报表项目构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会计科目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时点会计科目构成了资产负债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期间会计科目构成了利润表。

要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也就是确定资产负债表科目的时点金额是否准确,利润表科目的期间金额是否准确。

如何验证报表项目的真实性?以管理费用为例,去年发生了管理费用1000万,今年发生了管理费用1500千万,变动额为50%,如何确定管理费用是真实发生的呢?

我们需要把管理费用继续分拆成二级科目,例如包括工资、社保金、差旅费、折旧费、厂房租金等等,这些二级科目共同构成了1500千万元,我们把若干项二级科目验证完毕,也就确定了管理费用的真实性。

当然,每一个二级科目的金额大小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本年的差旅费200万元,我们没办法直接验证这个金额是否正确,需要继续往下拆,假设有50笔交易构成了这200万,那么我们要验证这200万,实际上就是验证差旅费明细账中的每一笔交易。

我们常常听到top-down,这就是审计思路,top即从报表出发,再到明细账,再到凭证。通过拆每一笔交易,追查至每一笔凭证,再追查至凭证后面的附件,最后检查所有的附件。

拆的思路是好的,但同时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公司财务部门一年的记账数可能多达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审计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出具审计意见,拆分每一笔交易逐项验证显然不可能。这时我们引入了控制测试和分析性程序的概念。

控制测试

图片


这里要补充一句,穿行测试不能为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充分证据,穿行测试仅用于了解内部控制,还需要实施控制测试。

分析程序

图片

对一些金额变动较大的项目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凭证,而对于一些金额变动不大的项目可能会花费更少的审计,毕竟我们是风险导向型审计,哪里风险高,需要花费的时间应该更多。

不过,变动幅度总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变动不大就没有风险。例如,今年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0%,但销售费用几乎保持不变,那么这也是异常项目,所以我们也需要重点关注。

总之,审计并非盲人摸象,而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程序,从top-down的视角,验证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提供合理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