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试月,用这些中医的方法给孩子减压吧!

 牛妈古法育儿 2021-06-17

前段时间有个妈妈在群里发来一张孩子的舌相照片,问孩子是不是肝气不舒了:

这是肝气不舒典型的舌相,询问之下才得知孩子刚上二年级,最近经常情绪不好。

正常舌头伸出来应该是椭圆形的,肝气不舒的舌头形状是尖的,舌尖又红又尖,代表有郁结。除了以上那个前面尖后面宽的舌相,这种从后到前都比较窄的舌相也代表肝气不舒。

肝郁的判断除了舌相之外,还包括鼻梁处有青色, 爱哭闹, 易怒、食欲差、胸胁胀痛、口干口苦等。

说起肝郁,大家都知道多为情绪导致的,很多人觉得,小孩子一天到晚无忧无虑,怎么也会肝郁?以前我也这么想,所以更关注在脾胃上面,但这几年我发现小孩子肝气不疏的不在少数,尤其是上学以后的孩子。

正常的肝气本该像春风里摆动的柳丝一样,是舒展的、畅然的,我们看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的样子,一个个像小青蛙一样欢蹦乱跳,这才是肝气舒畅的表现。但这样的时光对孩子们来说太少太少了,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不完的辅导班、做不完的各种作业,写不完的作文,背不完的单词,就连课间十分钟都只能在教室里静悄悄地呆着。孩子的脏腑本来就非常稚嫩,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压抑?

现在已经临近期末了,各个学校已经吹起了冲锋号,孩子们在这段时间内承受的压力更大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肝气不舒的问题,所以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几个给孩子疏肝理气的小方法,帮助孩子们度过这段紧张的时间,成绩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更不能忽视。

# 推拿 #

1、开三门

从胸骨下面的剑突往两边,顺着肋骨一直推到肋骨后面,用手腕带动大拇指和大鱼际。

这个手法同时刺激到了肝经上的期门穴、章门穴(也是脾的募穴)和肾经的京门穴,让肝气得到正常疏泄的同时,还能健脾、补肾。

2、揉地筋

肝却是最难调理的脏腑,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却道破了我们通往肝经的捷径——通过调理“筋”就可以修复肝。

养生之道宗秘诀中说:“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揉软,会有神奇的功效。

地筋自己揉起来不太好揉,也可买个按摩棒,就是带个把手的小軲辘那种,一手扳脚趾头,一手用小軲辘按压就可以了。

3、疏通大腿上的肝经

大腿内侧正中的这条线是肝经循序的地方,也有董氏特效穴里调肝的“上三黄”。

试着用大拇指沿着孩子的大腿内侧的这条线揉一揉,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都可以,如果有疼的地方,代表肝经不通,把它慢慢揉开,就是一种很好的疏肝方式。

 4、揉太冲穴

太冲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它是肝经的原穴,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于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从实践上讲,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每天给孩子揉一揉太冲穴,时间不用常,三分钟就可以,就能疏解情绪。

# 泡脚 #

罗大伦博士曾专门给肝气郁结的孩子们推荐过一款泡脚方。

连翘6克、枳壳3克、黄芩6克、茯苓9克、怀山药6克、法半夏3克、炒鸡内金6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陈皮6克、党参6克、焦三仙6克、炙甘草6克、炒薏米6克、柴胡6克、竹茹3克

上述药材一起煮水,大火开锅后关闭,待水温适宜,给孩子泡脚即可。

# 代茶饮 #

玫瑰花2朵、陈皮2克。

用法:热水冲泡,代茶饮用。

可不要小瞧肝郁,肝气郁结是很多病的罪魁祸首,现在为什么患上抑郁症的孩子这么多?抑郁症从中医角度看,首先就是肝郁了。

而且中医里有句话叫做“肝木横逆克脾土”,在中医里,肝属木,像树一样生长,如果一个人老是情绪不畅,就会肝气不舒,郁结,然后向其他方向爆发,这叫横逆。横着长,不是纵向长了。结果会怎么样?会克脾土。

因此孩子如果承受过多的压力,不仅仅影响到肝的功能,脾胃系统就会失常,失常以后身体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就会下降,生长、发育就容易出问题,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还有一点,肝属木,肺属金,一般是金克木,但由于肝火过旺,即肝火炽盛,就会反侮肺金,孩子就容易出现咳嗽痰多等肺系疾病,而且肺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肺气弱了,人就容易被外邪侵袭,导致感冒。

虽说疏肝理气有很多方法,但从根本上还是要给孩子们减轻压力,父母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在辅导孩子学习上重方法,合理规划,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要在一开始就透支了孩子的健康和对学习的热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