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

 木香草堂 2021-06-17

       (文字来自网络/图片:新浪微博 @汕尾新鲜事 )

        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石寨村因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是汕尾市唯一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目前,石寨村还被省作为重点村落代表直接参加国家“中国历史文化之乡”评选。奔着这充满魅力的美丽光环,我走进了她丰富多彩的形象里。

奇特:古而特色显著

       说石寨村“古”,是因为它始建于唐武德年间。明末黄氏族人入住,其后诸姓陆续迁出,只余黄氏一姓。黄姓于城寨东面约四里处用时十八年增建一城寨,名为“和安里”,俗称“新寨”。

       我惊诧于石寨村奇特而罕见的地形。只见古老的石寨城坐落在一座从方圆十里之平坦谷地中间突起的、形如雄狮般的小山岗上。城门上写着“石城”两字,城高约十米,环山而筑,宏伟雄浑,宛如一只银环挂在雄狮的颈项。石寨人黄怀智曾描述:“城前有湖波如鉴,湖外小山形如覆釜,肃然列案;周遭峰峦拱护,端正雍容,有如王谢子弟依仪而列;城外树木森森,奇花异草不下几百种;莺啼雀噪,好不热闹。正是鸟语花香,四季宜春,置身石寨村中,如入桃源仙境。”

       我惊诧于石寨村城内构造布局的奇特与巧妙:在寨城内制高点的巷道旁,有一漆黑巨石,钝圆肥硕,状若蜘蛛。周围巷道都以此石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性纵横分布,迂回交错,四通八达,使整个城寨在布局上成了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城内民居,有依寨墙走势呈圆形而筑;有依山势高低而建,层叠有致,秩序井然。两路中间一条依山势而筑的主村道环穿全村,村内三街六巷次第相连。而处在同一样层面的房屋,分列两边,门户相向,互为顾盼;巷道的两端筑有院门,与环城巷道相连,互为牵制。若遇外敌或盗贼闯入,两端院门关闭,即可瓮中捉鳖。使整个城池成为一张“安全大网”。

       我又惊诧于石寨村地下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与独特。留心脚下走过的以条石铺砌的巷道时发现,石板下隐约可见又深又宽的排污暗渠,因山势呈螺旋形状。各暗渠由高到低汇入环城巷道主暗渠,再流向寨外直通鉴湖。倘若碰到淤塞,即翻起条石,清理便极为方便。排水系统设计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石寨村对风水学的讲究与实践,深刻领会到 “天与人”保持和谐与科学关系的内涵。

       多位国家专家考证说,石寨村历史文化古迹保存较好,民俗与宗教信仰等古村文化信息丰富。村落具有典型的闽南围寨特色,又有客家围屋的风韵,是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代表性的潮汕古村落。

活态:古而生气勃勃

       这里很古,但彰显勃勃的生机和朝气。

       石寨村像一个围屋城堡。踏着一条蜿蜒而斑驳的石板小径,沿着石寨村高低不平、窄窄的巷子里穿行而走,我们看到,一些房子还贴着春联,有些过道上还晒着大人与小孩的衣服,电线像蛛丝般在屋檐或屋顶上向四面八方伸去,把光芒带进了略现幽暗的屋里。我们走进一户敞开大门的人家,屋里走出一位灰白头发的老人,他很热情地用生硬且含着地方方言的普通话对我们说:“你好!请进来喝杯茶!”我们在他家歇歇脚,喝着他那淡淡的铁观音茶,外面街市的喧嚣和一味的灯红酒绿,都被我们远远地抛掷了。

       告别这朴实的老人,走在这古村落的狭巷里,迎面而来的人,都微微挂着笑容。我仿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久远的历史,在他们的脚下看到了走动的岁月,在他们的眼里又看到了自豪和享受。他们将自己的感情涂抹在这里,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这里,他们又将希望寄托在这里。因而,这里不是一个只有摆设意义的纯粹的古村落,而是一个活态的古村落,到处充满着张扬的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