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若能活成这般,此生何求?

 嘉嘉妈妈 2021-06-17

今天有这样一篇文章火爆了朋友圈,《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光是点赞就1.5万+,阅读量更是10万+。记录了作者本人,一对北京TOP2学府毕业的夫妻在京9年搬家六次的经历。

图片来自网络,黄有维的水彩画:你记忆里的故乡

文中那份“有爱饮水饱”爱情至上的住房论,有如一股清风,在当今每日飙高的房价下,黯然神伤的各路买房困难户的怨气中,为一套房委屈成了“远小新”房奴的无奈中,这个关于房子截然不同的新画风从点赞量来看绝对是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是作者小万工的这套理论新鲜吗?绝对不是,不用联想的太久远,光是我们父母辈,他们很长一段时间拥有的就是这样住房条件,当然在那个年代,“人人平等”,大家都一样,心安理得。可是在北上广房价一路攀升下的小万工,毕业于名校,工作在北京风头浪尖的房地产行业,没有捞到一点房子的好处,而能安住在 “有衣有食有相爱的人同住,就很知足”,即使婚房也在出租屋里举办的他们,主人公强大的内心世界可见一斑。

每一次的搬家,作者全家都是欢欢喜喜的。当被大女儿问到为何住到爸爸只有简陋家具窄小的宿舍时,在妈妈的反问之下,女儿的回答是令人感动的:“房子不重要,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 这样的价值观传递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当经济宽裕,能够置换较大房屋的第七次搬家前,夫妻俩又做了一个大家觉得只有“在北上广混不下去人”的决定,离开帝都,回到家乡武汉生活。以他们的资质和现有的条件,在北京继续生活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经过评估,还是选择了更有利于整个家庭生活的搬迁,也显得怡然自得。作者还引用了很多名言,其中一段新约圣经中保罗说的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看到了这对夫妻最闪光的灵魂:“因着有立定的心志,既然通过教育晓得真理,就得以自由,不追随世俗的潮流,而是努力去服侍和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无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或者是物质丰富的岁月都能生活的很好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称叹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行,需要有相当高的境界才能做到。能够超越时代的价值观不被普世的价值观所左右,能够超越乌合之众的意识层面,自如地应对各种事情,自由的穿行在天地之间,怀一颗孔子之心,染一身庄子之气,收放自如,进退有度,高下皆宜,自强坦荡如君子,自在逍遥如隐士,就是最好的人生。

人生若能活成这般,此生何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