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晋南北朝历史科普系列十二——南北朝第一重骑,北齐鲜卑的最强战力

 金色年华554 2021-06-17

南北朝时期,天下呈南北分裂之势,三国并列,分别是南朝的南陈和北朝的北齐和北周。相比南朝一家独大的形势,北朝可谓是双雄并立,龙争虎斗。北齐的创始人高欢和北周的宇文泰都是在六镇之乱中崭露头角,把握住天下变动之机,从而操控东、西魏政局,登上历史舞台的风云人物。

宇文泰和高欢在世时就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他们的子孙亦是如此。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高欢之子高洋承父兄之业,把持了东魏朝政。次年,高洋废孝静帝,篡朝改政,禅魏称帝,建都邺城,国号齐,史称北齐。看见老对头称帝,西魏也忍不住了,西魏恭帝四年,公元557年,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为周,迁都长安,史称北周。

图片

▲北齐是鲜卑建立的政权,又称“高齐”,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势力。

高欢和宇文泰不仅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足以称帝的政治基础,还给他们留下了能够争雄天下的军事力量,那就是六镇之乱时他们所吸纳的六镇军,北魏帝国的最强武力。

六镇军是北魏戍卫边疆,抵御柔然等游牧势力和拱卫帝京,保护皇上的禁卫军。其实力不容小觑,曾经不可一世的柔然铁骑便是被六镇军打得“怖成北窜,不敢复南”。《北齐书》载“帝率麾下千余骑,遇茹茹别部数万,四面围逼。帝神色自若,指画形势,虏众披靡,遂纵兵溃围而出。虏乃退走,追击之,伏尸二十里,获庵罗辰妻子及生口三万余人。”以千余人对抗数万敌军,还能大破之,可见六镇军的强大势力,不愧于北魏最强战力之誉。

图片

▲北魏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六镇军民带动的各方势力的作乱。

有了这支天下劲旅,高洋却仍嫌不够,他在六镇军的基础上亲自选拔军士,组建了一支名为“百保鲜卑”的部队,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独有的,人马均披挂铠甲的重装骑兵部队,称为“甲骑具装”,是北齐军队中的“王牌”。这支部队之所以被称为“王牌”,就是因为部队中每个人都是一往无前,以一挡百的豪杰,战力十分强大,远超原来的六镇军,常常能逆转整个战局的胜负,以少击多,以弱克强。

图片

▲最辉煌的中国重装骑兵:魏晋南北朝的甲骑具装。

高洋少时便聪明果断。高欢曾以分辨乱麻来考验诸子,高洋以一刀断之,言称:“乱者须斩。”被高欢深为看重,夸他:“此儿意识过吾。”高洋小小年纪便有“快刀斩乱麻”的心性,果断的近乎狠毒,在选拔“百保鲜卑”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采用“弱者须斩”来当作挑选“百保鲜卑”的标准,让六镇军中的鲜卑人一人和百人进行决斗,如果这人活了下来,就编入“百保鲜卑”,如果死了,就说明他不够资格,马上开始下一轮。

在这样血腥残忍的选拔条件下,一个个鲜卑武士在决斗场内浴血奋战,直到胜出或是被杀死。淘汰了弱者,剩下的全是以一当百、视死如归的勇士,“百保鲜卑”就此成型。《隋书·食货志》记载”文宣受禅,多所创革。六坊之内徙者,更加简练,每一人必当百人,任其临阵必死,然后取之,谓:百保鲜卑。”高洋即为文宣帝。

图片

▲南朝壁画上的甲骑具武士形象。

《北齐书》明确记载了这支王牌骑兵的威力,“又以三方鼎跱,诸夷未宾,修缮甲兵,简练士卒,左右宿卫置百保军士。每临行阵,亲当矢石,锋刃交接,唯恐前敌之不多,屡犯艰危,常致克捷。“和《隋书》中的记载一样,都以”百保“来形容这支部队独一人可当百人的强横战斗力。

在高洋初登帝位时,西魏宇文泰,乘其兄高澄新死,高洋年轻,且北齐初创,立国未稳之机,举大兵侵齐。其时高洋已经组建了”百保鲜卑“,他身着戎服,亲自阅兵,”百保鲜卑“一字排开,军容严整,让人望而心惊。宇文泰看到这,叹道:“高欢还没死啊。”遂不战而退。然而,心存大志的高洋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以先小后大、先弱后强的基本方略,仗百保鲜卑之力,征伐四克,威振戎夏。投杯而西人震恐,负甲而北胡惊慌,成就了北齐一代英主,“英雄天子”的威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