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1陈敏:考研备考低年级化的影响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6-17

近年来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用人单位在招人时对于学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深造。一部分学生为了能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就开始从大一或者大二开始准备考研,如今备考低年级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那么下面就从学生、高校以及社会的角度来阐述考研备考低年级化的影响。

  一、考研备考低年级化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考生选择与调换专业

在考研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是看到周围人都在准备考研而自己又不想太早工作就先决定考研。这部分受他人影响而加入考研潮的大学生,早做准备时间会变得相当充裕,所以可以认真地去寻找经验贴,找学校的招生简章以及专业介绍,购买入门书目。在了解完这些以后,就算有跨专业考研的想法,也可以早作选择和及时调换,因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了试错的资本,即使浅尝辄止,也可以及时止损。但是如果学生在准备考研时,时间是紧张的,一旦选错之后,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弥补。因此,学生早做准备不仅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什么适合自己,而且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计划和进度是否合适。

  (二)有助于高校营造浓厚学风

学习氛围是由于考研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性所形成的。在一个群体中,低年级学生早点进入备考状态,早点加入到备考的团体之中,形成一股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逐渐的就能主动带动身边的同伴一起学习。在一个宿舍里,低年级备考的学生多则会在宿舍形成一种积极学习的氛围,那么像打牌、玩游戏等不良风气就无从生长。在一个班集体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早点进入备考状态的话则容易形成一种班级群体的学习氛围,使班级更多的学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而在一个学院乃至整个学校中,直系学长学姐考研成功的事迹给低年级同学树立了榜样,对他们的学习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促使低年级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对整个学院或学校的优良学风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有助于社会保持更活跃的阶层流动

社会阶层流动主要指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即从某一社会阶层到另一社会阶层的变化[1]。教育与职业的紧密联系导致教育与社会分层和阶层流动的紧密联系,在索罗金看来“学校是使人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的电梯,学校通过考试来进行选拔,从而决定人们的社会地位”[2]。正因为如此,考研更多的是考生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选择,为了增加考上的几率,部分学生就从低年级阶段开始备考。并且他们认为高学历可带来明显的收益,包括物质收入、社会地位、荣誉、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等,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收益,部分学生就会早早准备追求高学历。

  二、考研备考低年级化的消极影响

  (一)不利于考生大学期间的全面自由发展

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丰富的社团活动。低年级学生在备考期间,可以在公众号、视频网站、APP软件等渠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大学的课堂与老师、同学交流。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当部分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时,就可能会放弃参加社团活动。而这些社团活动不仅能加深对大学生活的认识,而且也能使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打破年级的界线,强化学生的心理资本。如果学生一进入大学校园就进行考研备考阶段,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那么低年级的学生就体验不到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错失了锻炼自己领导力、交往能力、行动能力的好机会。

  (二)不利于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既是从业教育、公民教育,还是人的生命教育,高校所培养的人,不是单向的人,而是涵盖社会人、从业人、发展人于一体的“综合人”[3]。但是如今在考研低年级化的趋势下,部分高校把考研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忽视了社会需求,办学定位不明确,失去了方向。作为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只为了准备考研,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全面发展,对人生和职业的规划也过于狭隘,把专业技能学成死记硬背的考研知识点,缺少对专业实践技能的磨炼和对行业发展的了解,一旦考研失利,就业之路也异常艰难。因此,一个学校,无论规模大小、层次高低,能否成为名校,都不应该忽视本科教育。如果仅仅为了提高就业率,一味鼓励低年级学生早点准备考研,不仅制约了自身发展,也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不利于社会资源支持大学办学和学生成长

在大学里面,丰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资本。校园中的人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相互请教、学习以及共同成长,但是部分低年级学生为了备考往往会放弃一些与备考无关的社交。同时有的学校经常有校友会,时常会邀请在各领域取得出色成就的校友成为在校生的“职场导师”,这些校友们曾经也在学校里生活和学习,都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在工作中也会更加倾向于和母校交流和合作,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为在校生提供指导,如果一些学生不参与这些社交,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损失了一些社交资源。

考研作为是人生中的一个选择,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更重要的是先明确好目标,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处理好学习与考研的关系,才能避免盲目跟风,做到理性考研。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260.

[3]蒋亦华.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审视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3,34(03):66-7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