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们所熟知的教育词汇中,对于教师与学生的描述词有教育与受教育、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比较两极化的词汇呢?我想这个和我们所处的社会有关。因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中越发对知识重视,以至于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角色地位上处于对立的两极,于是人们逐渐使用两极化的词汇来修饰这两者的地位。然而,这样的师生角色关系在当今这个社会快速变化的新形势下己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逐渐成为当前高校师生冲突的重要成因。因此,在如今这个社会和新的教育教学情境下社会全面重视高校师生冲突是刻不容缓的。教师作为师生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拓展角色内涵,转变角色行为,积极主动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期减少师生冲突。笔者基于教师角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构建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教育中,我们将教师定位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控制者、管理者,并且在此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规则很多,希望能够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高校中的学生很多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见解,难免会对教师的束缚表示不满。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正因为此时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见解,那么此时的学生更容易成为高校教师的合作者,参与教师的课题、帮助教师做一些事务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对此,要想快速改变传统的专制式师生关系,教师应由控制者和管理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成长,从而建立一种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在这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管理中应该由控制者和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合作者,使得师生关系更稳健。但不可无节制的让学生成为“工具人”、不休息的“机器”,以防产生师生冲突。 高校中的教师一般都被称为“导师”,从其字面上解释:导——引导;师——老师。中国古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说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可以解释为: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技能、解答迷惑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将教师的角色定位都集中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但作为高校中的教师,不能单纯的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这一概念之上,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会学与继承、思考与创造“双缺”的基础上。高校中的学生进入高校的目的是进行高深知识的学习,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导师,应该做学生生活上的引导者、学业上的促进者。 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指出:教育者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习,相互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我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作为高校的教师更应该抓住高校得天独厚的大环境——具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先进的设备、充足的教育资金等等,引导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以良性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到:“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高校中的教师与学生就是这句话很好的体现。高校中的教师一般具有硕士及其以上的学历,拥有的学识自然比学生多很多,对于自己所在的领域了解得比学生多。因此,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但是,师生在人格上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们才能向他敞开他们的心扉。”[2]尽管高校的学生大多都是成年人脱离了孩童的志趣,在学术上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教师作为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却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身段”, 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发自内心地、真诚与学生交往,成为学生信得过的“长辈”,成为学生学业与生活上的知己。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减少师生冲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教师作为师生关系中重要的一个角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以,为了减少师生冲突,应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一位教师在管理、教学、生活上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应对每一位学生。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版社,198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