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简要方之挖掘

 gu shi 2021-06-17

高血压简要方之挖掘:陈博士按,高血压病在我们生活中常见,我在前面的很多帖子里边已经多次阐述过,在我国古代,并没有高血压这一叫法,现在的高血压,在古代可能叫做眩晕、头痛等等,是从症状上来命名这个疾病的;这几天我翻阅一本上世界1960年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局和上海市普陀区科技协会合编的《献方选编》,当时发动了广泛的群众采方和献方运动,短短三个月内上海市普陀区就收到了八万多个方,相关部门对这些方子进行了整理核实,最终采用了153方汇编成册,权威性还是能够保障的。不过很可惜,我觉得这些这本小册子的编撰思路有问题,为什么呢?西医的病名后边配上中医的处方,这不是在潜意识里边将中药当做西药来用么?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现在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点,要做中医必须做个纯中医,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用药才行。不展开了,直入主题介绍方子;1.主治:高血压;处方:干野荠菜;制用法:用黄酒和水各半煎汤,隔日服共服四剂;治验:1957年上半年有二人患高血压,服此方后血压即恢复正常,迄今未升高过;献方人:朱兰香。2.主治:高血压;处方:地骨皮;制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2星期;治验:献方者本人曾患高血压后服此方二星期血压即显著降低迄今未再高起。另外亲见五、六人亦以此方治愈。献方人:光复西路476号敖毓秀。3.主治:高血压;处方:野桑树根皮(新鮮桑白皮);制用法:水煎服;治验:患者本人曾患高血压,服此方三剂后血压即下降到正常迄今未再升高;献方人:張太和、朱承嘉。后评:这三个方子所用的药物并不是很独特难寻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荠菜可药食同源,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清热利水平肝明目的功效;因此我们就要注意了,用干野荠菜治疗高血压的话,一定是那种肝火重导致的火上来了,气血上逆的高血压,可能会有口干口苦、头目晕眩、头痛等一种或者数种症状;干野荠菜退了这些症状,西医检查一下,血压自然也下降了。地骨皮也是凉性的药物,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能“去下焦肝肾虚热”,好的,那我们就明白了,原来地骨皮治疗的所谓高血压实际上是虚火上冲,导致一系列头晕痛不适或有潮热等症状,地骨皮能去这些症状,症状去了,已检查,血压正常了。新鮮桑白皮性味甘寒,能去肺热,其实也是从内热的角度来治疗头目晕眩等高血压症状的,症状消了,自然血压就正常了。桑白皮其实药力很强的,我曾经用其治疗一内火重头部长疮的患者,几天就好很多了。(免责声明:贴子中中药或者治疗方法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帖子中的中药或者治疗方法,请咨询医师辨证后使用,非本人处方的朋友,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关注)。

高血压简要方之挖掘
高血压简要方之挖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