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中“意”与“象”的关系及实现方法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意和象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象”的概念的提出,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而“意”到了魏晋时期才产生了这一说法,但“意象”一词的运用却是在唐代才有的,第一次提出“意象”一词的是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他在文字论中说到:“探彼意象,入此规模,忽若电飞,或疑星坠。气势生乎流便,精魄出于锋芒。观之欲其骇目惊心,肃然凛然,殊可畏也。”张怀瓘的这一论述,将书法中的“意”与“象”统一起来,使二者达到了不可或离的境界。

在《周易》中,也有“意象”的表述,它的原意是指“立象以尽意”,“象”是指人们表达主观的精神与认识,是源于客观事物的,而“意”是在这些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表达事物的某种意境。中国文化反对重象舍意,而是把“意象”结合在一体认识事物,看待客观规律。在美学观点上,中国画也是这样的特点,如中国水墨画就非常注意写意,以具体的形体来表达所要反映的某种意境思想,书法上中意象,也有它自身的规律特点,如我们可以通过一幅作品或作品中某个字或某个笔画来让人感受其“意”的成分。

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其中的意思就是说某些事情或许都不能用言语、文字也不能表达出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卦象”来完善、补充和弥补它。《周易》中所说的“象”就是卦象,这种符号是一种经验,是符号化了的人的主观意识。而在书法中的“象”,也就是指由文字所组成的书写方式,这种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作品,主要表现为书体的形体、章法、笔墨、姿态等,就是具体的形质,也即“象”,而由上述形体、姿态等所产生的精神,即为“意”。

“意象”是唐代书法家们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们认为,“意象”才是表达书法的归旨,如在《文字论》中,张怀瓘这样说到:“仆今所制,不师古法,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虽迹在尘壤,而志出云霄,灵变无常,务于飞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这个意思是说,书法是以筋骨立形,则神情则是润色,但它的意境却在变化与飞动之中,或在地面,或在云霄。既形象又生动地描述了理想书法的意象之态。

对于理想的书法,是古人一直在探索和创造的,也是书法所要表达的主要意象关系。那么,如何在书法中实现这些理想的意象关系?其实,按照张怀瓘的说法,理想书法的实现,主要还是要依靠“意”来实现,正如“虽迹在尘壤,而志在云霄”,这里的“迹”也就是文字的墨迹,也是“象”,它虽在眼前,但“意”已经表现到了云霄之外,这里核心的概念就是“志”,“志”,也即“志向”,是书写者寄托于书法作品的表达之外的一种情感、志向的宣泄。古人把文章、文字之外所表达的“妙处”叫做志向,这是最高境界。“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

关于书法中的志向问题,更多的不是指书法作品的本身,而是指书写者的气度、气节、情操、怀抱等。人们之所以喜爱颜真卿、苏东坡、米芾等书,其实就在于喜爱这些人的高尚情操与气度,这才是书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人的作品只是一个外在的形体,而书写者本身的这些志向问题才是最为可观的。历史上人们所排斥的蔡京、秦桧等人的书法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在做人、志向方面是不符合大众的观念,因此也就无人学了。

如何在书法中建立意象之美?在当代,除了要建立远大的志向外,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养、修为之上。具体来说,要培养以下人生修养:

一是要通过多读书,提升视野境界。苏东坡认为,书法意境的建立,是在读书之中,古人也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读书来开阔人们的视野,扩之于胸怀,只有这样,才能在书写中做到游刃有余,自如发挥。

二是要加强人的修养。修养涵盖的范围很多,需要人的一生来加强修为。作为书法家来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字,就是说,人格、人品好了,写出来的字是符合中国文化的总要求的,也是会受到大众喜爱的。

三是要增强悟性,提升字外功夫水平。悟性有天性的,也有后天的,对于书法来说,悟性非常重要,虽然每个人都是在通过写字来表面自己的意象关系,但缺少悟性,则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悟性的获取要靠后天的训练、思考而来。

总的来说,书法中的意象关系是“意”与“象”不可或离的,没有纯粹的意,也没有独立的“象”,“象”是基础,也是书法中的技法表现,“象”是“技”,“意”是“艺”,“意象”是“技与艺”的结合表现,书法艺术就是建立在技艺基础之上的意境表现,但更多的是对书写者最高层面的综合素质要求,只有这些素养提升了,才能创作出“高妙”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