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化炒股16:交易策略中的常见技术指标2

 追梦文库 2021-06-18

上一章介绍了常见的技术指标:均线和布林线,本章将简单介绍一下MACD和KDJ两个指标。

大家都知道MACD和KDJ都是显示在副图上的,也就是在K线图的下方。为什么显示在副图上,拿MACD来说,它的取值一般远小于股价的数值,如果显示在主图上会导致K线图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

那么,显示在副图上,它们的作用就只是辅助作用了吗?不,它们的作用不但不只是辅助作用,有时还会非常重要!比如缠论中,除了K线的形态之外,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当属MACD了,缠论中曾说过类似的话语:全国会看MACD不超过5个。可见MACD的有效性之大,简简单单的两条线和红绿柱中隐藏着很多的信息。

一、MACD

我们还是首先看一下MACD的定义:

DIF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F,9);

MACD:2*(DIFF-DEA),COLORSTICK;

这三行语句绘制出两条线,DIFF和DEA,也是咱们常说的黄白线;还有MACD本身数值绘制出来的红柱和绿柱。

1. 黄白线上穿下穿

黄白线的上下穿写法很简单,和上一章中各种均线上下穿的写法一样:

上穿:=CROSS(DIFF,DEA);

一般认为,DIFF(白线)上穿DEA(黄线)是趋势向上的标志,反过来白线下穿黄线则是趋势向下的标志。

并且,我们发现,白线上穿黄线有时发生在0轴的上方,而有时发生在0轴的下方,一般认为0轴上方的上穿股价上涨的概率要大于发生在0轴下方的上穿。下穿的逻辑也是一样,发生在0轴下方的下穿,股价下跌的概率要大于发生在0轴上方的概率。

所以,我们在使用上下穿的条件时,也离不开对于黄白线位置的判断。

2. MACD红绿柱

MACD取值的正负反应在副图上就是红柱和绿柱,红柱代表当前是多头市场,而绿柱代表现在是空头市场。那么就会根据红绿柱的转变而有如下写法:

MACD上穿:=CROSS(MACD,0);

也就是说如果MACD由绿柱变为红柱了,则代表市场可能由空转多了。

另外,还有如下概念:如果红柱一直变长代表上涨势头在延续,绿柱一直变长代表下跌势头在延续。

所以就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交易策略(仅仅是举例):MACD红柱时如果DIFF上穿DEA,则买入;如果MACD变为绿柱或DIFF下穿DEA则卖出,具体语句如下:

DIF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F,9);

MACD:=2*(DIFF-DEA);

买入:=MACD>0 && CROSS(DIFF,DEA);

卖出:=MACD<0 || CROSS(DEA,DIFF);

ENTERLONG: 买入;

EXITLONG: 卖出;

3. 黄白线的运用

黄白线除了简单的上下穿之外,还有对走势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比如:如果股价经过了一波上涨后,遇到一个阻碍位置后开始回调,一般认为黄白线会被“拉回0轴”;如果回到0轴附近时,黄白线不再继续往0轴下方下探,而是开始“纠缠”,则认为纠缠之后的走势可能还会有至少一波上涨。如下图所示:

量化炒股16:交易策略中的常见技术指标2

上图是上证指数周线K线图,我们可以看到上证指数经过了一波反弹之后遇阻,开始回调,直至黄白线被拉回了0轴附近,并开始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纠缠”,才最终选择继续向上。而这个“纠缠”期则是创建底仓的时机。

而如果遇到空方力量很强的时候,一波上涨之后,即便黄白线被拉回了0轴也有可能会继续向下而不会停在0轴附近,或者在0轴附近纠缠了一段时间反而继续下跌。所以我们在根据这个理念创建策略的时候要尽量将所有风险的可能性考虑进来。

同样,在下跌趋势中反弹,每次黄白线在0轴下方被拉回0轴附近并开始纠缠的时候,很可能就是本次反弹结束的时候。除非拉回0轴时还能继续强劲向上,才能形成反转的走势。

4. MACD的运用

1)连续背驰

MACD的运用,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运用在背离或背驰理论中,而背驰理论则是缠论中的重要部分,我们还拿上面这个图举例,我重新标注了一下,请见下图:

量化炒股16:交易策略中的常见技术指标2

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黄圈的地方,是三个阶段性低点,股价呈现了一个比一个低的情况,而它们各自对应的MACD的取值,却是一个比一个大,到最后的那个低点,MACD的值甚至变成了正数。这就形成“连续背驰”的概念,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形成一波较大的反弹走势(当然还需其他周期等条件的配合)。相反,如果是在上涨过程中遇到的连续背驰,则大概率会形成一波回调。

2)中枢背驰

我们还是在这个图中往后面看,如下图所示:

量化炒股16:交易策略中的常见技术指标2

在上面所说的连续背驰之后,先是反弹了一波,上涨幅度在800点左右,之后遇阻回调,黄白线也被拉回了0轴;震荡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上涨,上涨至3458点左右的时候,又遇阻开始震荡。

两次上涨在上图中我用两条黄线标出,大家可以发现第二次上涨的点数也是800点左右,和第一次上涨的点数差不多,为什么第二次没能上涨更多呢?是因为除了其他阻碍点位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两次上涨对应的MACD呈现了如下情形:第二次上涨形成的MACD最大值小于第一次上涨形成的MACD最大值。

这就符合了缠论中的“中枢背驰”理念。而两段上涨中间的横盘震荡走势就是形成中枢的走势。

上面只是列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具体应用时还需考虑更多的条件或可能性,并且MACD也远不止这两种运用,还有更多有趣且有用的使用方法有待大家去发掘。

二、KDJ

KDJ的使用也比较广泛,其定义如下(采用常见的参数设置):

RSV:=(CLOSE-LLV(LOW,9))/(HHV(HIGH,9)-LLV(LOW,9))*100;

K:=SMA(RSV,3,1);

D:=SMA(K,3,1);

J:=3*K-2*D;

我们可以在副图中看到KDJ绘制出三条线,基本上的规律是:由空转多时三条线会从下方向上延伸,并且还会出现三条线交于一点的情况;由多转空时相反,如下图所示:

量化炒股16:交易策略中的常见技术指标2

而且,还一般认为J值如果由负数变为正数时,是买入时机,而J值由大于100变为小于100时是卖出时机。

综合上述理念,举个例子来看一下:

RSV:=(CLOSE-LLV(LOW,9))/(HHV(HIGH,9)-LLV(LOW,9))*100;

K:=SMA(RSV,3,1);

D:=SMA(K,3,1);

J:=3*K-2*D;

买入:=CROSS(K,D);

卖出:=(CROSS(D,K)&&REF(J>80,1)) || CROSS(100,J);

ENTERLONG: 买入;

EXITLONG: 卖出;

我们首先还是先定义KDJ的值,其次设定买入条件就是K上穿D;而卖出条件有两个,分别是在前一根K线的J值在80以上时发生K下穿D,和J值下穿100。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更多KDJ的运用还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多加尝试。

三、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MACD和KDJ,除了这两个指标之外,还有CCI、ASI、乖离率等等很多种指标,大家感兴趣的话,在软件中基本都可以找到其定义以及使用范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两章介绍了常见的几种技术指标,下一章再介绍一下常见的K线走势形态,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