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六物黄芩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芩(三两) 桂枝(一两)】 《伤寒论》条文:《外台》黄芩人参汤治干呕下利。 主证:整体脉弦 寸沉 关弦滑 干呕下利 【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神农本草经》) 解读:《外台》黄芩人参汤证的干呕下利,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当以中枢汤(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加减。用干姜有理中汤之意,止“下利”,故去生姜;上有热,有小柴胡汤之意,用黄芩清上焦之热。 正常人的身体寒热是相对平衡的,一旦出现寒热不均,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下寒,必然上热(厥深热亦深);下寒,必然热格于上。而此热和黄连汤中原本就有的“胸中有热”入经所治不同,黄连入心经,所以多伴有心烦情况;黄芩人参汤仅仅上有热,并无“胸中有热”情况,黄芩袪上焦诸热,但不入心经,所以用黄芩不用黄连。 桂枝平冲降逆,治气上冲,“干呕”就是胃气上逆,所以桂枝配合半夏干姜,能起到降逆止“干呕”的作用。且由于大便长期泄泻容易造成处邪内陷,用桂枝还有防邪内陷之意。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也主干呕下利,因黄芩汤中用芍药,所以,当伴有腹痛,而六物黄芩汤则没有。 桂枝人参汤也有心下痞下利,但无干呕症状,且有表证。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也有干呕下利,但整体脉象不同,且各部脉也不符。 医案分享: 李**,男,47岁,2020年10月下旬,因长期口苦大便泄泻来诊。自诉:大半年了,每天大便四五次,大便稀溏,但无腹痛情况。晚上到早上口苦难耐,不渴,早上刷牙伴随干呕情况。 刻诊:整体脉弦,寸沉,手心有汗,关脉弦滑,手脚温暖。 余细思:若是黄连汤证,整体脉应缓,寸脉应数,当有心烦心悸情况;若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当偶有腹痛情况;若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当有口渴情况;若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寸脉当数,整体脉应缓,不应为弦。遂开了五剂黄芩人参汤: 党参9g 姜半夏12g 炙甘草6g 干姜9g 黄芩9g 桂枝3g 大枣3枚 此后,患者没再出现,后其姑娘来调例假,说其爸爸曾多方求治,好好坏坏,始终不彻底,在这喝药终于好了。假如没有准确的辨脉辨药能力,仅仅方证对应,是很难开出准确的方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