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感动——人之将老

 启书有益 2021-06-19
记录那些曾经的感动

人之将老

人之将老

因为一些老家朋友的琐事,得以抽时间回到老家乡镇。却得知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一位老师的父亲出车祸了!

由于平时与老师疏于联络,我知道这个消息足足晚了一个月。怀着万分愧疚的心情去往医院,老人家在病床上已经足足一月有余了。轻轻掀开被子一看,小腿上横着打了一根长长的铁钉,铁钉两端分别系了一根绳子,在床尾处通过一个滑轮组吊起一个袋子,袋子里装了一个半砖头,这是做骨骼牵引用的。旁边一个吊牌:“绝对卧床”四个字非常刺眼。

我忍住心里难以压抑的难受,凑过去问:“公公,可还认识我不?”老人家之前正在睡觉,看见我,忙不迭把手伸出来:“认识啊,赵书起……”我愕然,老人家居然把我的名字都叫反了,他又叫了几声,我才听清楚,原来是“书记”。老师在一旁连忙解释:“老人家这是在表彰你呢!”

我没有想到,六年了,这位接近九十的老人家居然还记得我,不仅知道我已经由教师混进公务员队伍,还知道我已经当了一个小小的领导。他居然在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

十年前,我被分配到那个边远山区任教,原本以为只是和老师以及他的家人仅仅是萍水相逢,殊不知却是终生受益。

由于离家太远,我被迫在学校居住,周末才回,那个学校是远离乡镇的一个村小,步行一小时以上。小小的四合院里就关着淡淡的月影与我的孤寂。学校就两个班,于是另一位老师和我就是村小孩子们的领班了。老师姓罗,年龄比我大了好几圈,自然是长辈,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文,和我简直就是志趣相投,视我为可教化之人,可谓诲人不倦。我从他那,学得了许多知识和为人处事之道。不仅如此,还经常被请到他家蹭吃蹭喝。家里有啥好吃的,都不忘把我叫上,发现我没有做饭或者是没有啥菜了,也把我叫回去一起吃饭,每学期开学或者放假时节,学校的卧具没有齐备整理,都叫我去他家住。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同事情谊,倒是很像师徒情谊了。

正是因为罗老师的如此厚待,让我得以认识了他的父亲。我叫他罗公公。罗公公是年八十,精神矍铄,在我所见的老人之中,是那种颇具文人气质的老者,时常看见他拿着一本古书前来与老师交流讨论。老人家喜好读书,家里几个书箱,里面有大量的古籍,我甚至发现有一本《九成宫》的拓本,形制比现在通行本更加完善,老人家视之如宝。温文尔雅的老者,谈吐不俗,时常都同我们讲一些人生的大道理,有些认知还果然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得以认识老师他们一家,对我而言,属于三生有幸。

一个月前,罗公公在街上行走,躲避不及,被一辆客车撞了,诊断为股骨骨折。这种骨折非常难以愈合,就算是一个年轻人也会需要很长时间,何况一位八十六岁的老者……我看见老师的弟媳仔细地给罗公公喂饭,我仔细翻阅了在老人住院期间老师写的日记和诗词,甚至还有不少语录——这些语录是由于老人家年纪太大,耳朵不好用,只好写在纸上给他看,借以交流思想的载体,满满的几大本——我不禁为罗公公这么大年纪却遭此厄运而叹息,同时也为他有如此孝顺的儿女而庆幸。老师工作多年,一直勤苦,家境还算殷实,肇事司机却比较穷困寥落。事发后,双方达成协议,虽然交警判断是司机负全责,但是老师和老人家还是坚持只让司机负担医药费,至于误工费、营养费之类,则自己承担。目前已经耗资万余,不知后来还需多少。

临别时,老人家反而嘱咐我要照顾好自己,认真为官,踏实为人。除了感激,我无话可说。人有祸福旦夕。我只是希望,罗公公可以早些好起来。如此一位善良的老者,应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2011-10-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