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有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烂贼

 启书有益 2021-06-19

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曾经总结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注意,这里的贼,是一个名词,不是形容词)。意思是说,要想把山里面的烂贼洗白,容易操作;但如果想把心里的烂贼搞下课,则有点不好弄。

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个烂贼。

如果把一颗纯粹真诚的心,用玉石来做进行比较,那就是纯,就是无瑕疵。一个人能够做到心无瑕疵,那就是心中没有烂贼。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看透世事、能够做到心无疑惑、能够做到心地坦然,那么,他的心中自然就没有烂贼。

生活烦扰,不得不面对很多负能量。

诱惑、迷失、自私、错误、痛苦、无知、矫狂、迷惑、犹豫、欲望等等,都是心中的烂贼。这些烂贼,就是导致人之所以痛苦、过得不爽的重要根源。

人生是很诡异的。很多时候,明明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却总是得不得。有人喜欢把这种结局,归咎为命运,其实,并不尽然。

一个人,如果经过努力后,获得的竟然是诸事不顺,那就应该注意,要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陋习,跨越心坎。那是因为,心中已经产生了烂贼。

心中烂贼,如果摆平?王阳明先生说:莫焦,四招搞定!

大招之一:善始善终,可破修业之贼

现实生活中,学业、家业和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无一能够脱离从一而终的韧力和毅力。俗话说,笑到最后的才是英雄。

《诗经》上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看见搞开场白的多,但是顺利闭幕的少。在搞事业的路上,一直坚守到终点,还能维持初心的人,其实很少。在搞事业之初,因为缺乏经验,或者没有遭受过打击,总是雄心壮志,在理想的照耀下勇敢地踏出了开头的几步。但随着事业的推进,遇到的细节问题越来越多,各种实际的困难应接不暇,甚至搞得手足无措。实际经历,往往给很多人上了严重的一课: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本事可不行

如果无法有效正视困难,及时调整策略,越挫越勇,就很容易改弦更张,放弃已经走过的路。但是,实践证明,要么就一条道走到黑,要么就一棵树上吊死。那些不能善始善终的人,就算换到其他方向,也是并无叉用。

大招之二:备前慎后,可破应事之贼

极大部分人之所以搞事情虎头蛇尾,就是没有找准做事方法。做事的方法,最怕的就是缓前急后,而应当注意做到备前慎后。

缓前急后,其实是很多人的一贯作风。就是在做事之前慢条斯理、东拉西扯,不做准备,心想无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到真正做事时才临急抱佛脚,胡乱匆忙。

而备前慎后,则是做事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充分考虑好退路,在事情有所成效后仍然戒骄戒躁,谨慎行事。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

明代吕坤说过:“闲中不放过,忙时有受用。”在事情还没开搞之前,要注意未雨绸缪,学会看清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放过小细节,才能够在事情真正忙碌起来的时候游刃有余。

大招之三:静心敛气,可破蓄德之贼

做事缓前急后,不能备前慎后的根源,就是因为心浮气躁。“心浮气躁”这一烂贼,不仅让事情搞不成,而且容易戕害自己的道德修养。

一个人浮躁,影响的也许只是一个人。但浮躁这个东西,有着神奇的影响力,十分容易传染,一旦扩散,就会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压抑氛围。企业浮躁,一心思牟利,于是就产生了毒奶粉、毒鸡蛋、地沟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于是,躁心浮气产生的道德问题,就扩大为法律问题、环境问题,最后是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

社会由个人组成,假如每个人能够少一分浮躁气,静心敛气以修身,那么社会的道德氛围就能无穷无尽地蔓延开去。

大招之四:和颜悦色,可破处众之贼

浮躁之人,容易对人疾言厉色,态度不好。因为心不静,所以他们对人也多颐指气使,一旦抓住别人的小小错误,就大做文章,甚至破口大骂。一副“老子就是不得了”的气质。

那些疾言厉色之人,自我感觉,犹如君临天下,没人敢得罪。似乎这样的人有一种威严。但只懂疾言厉色的人,本质上来说只是修为不足的人。他们就像只装一半的水壶,自鸣得意,不懂反思。久而久之,身边的人都看透了这一点。你闹个铲子!

而和颜悦色待人接物,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则是一种高尚的自我修养,在此基础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可以破处众之贼,赢得好的人缘和口碑。

不如来个总结,搞定心中的烂贼,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事业成长最忌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

处理事情最忌前松后紧,要备前慎后。

自我修养最忌心浮气躁,要静心敛气。

与人相处最忌火冒三丈,要和颜悦色。

再简单点,就是四句话:

成事靠坚持,办事靠计划。

自处靠平和,处人靠沟通。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