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坚持梦想

 洛小刺 2021-06-19

表达只是实现主观自由




31

       小刺  每日说

 雄心壮志固然值得拥有,但它的价值也的确不菲,它带来了自我否定、焦虑和沮丧。

吃早餐的时候补新一季的鲁豫有约,一口气看了四期(2~3倍速看),其中看于和伟那一期有一个故事特别触动我。

于和伟说:
我们公司有一个演员,他的女朋友一直在跑组,就是很认真。他那个女朋友经常会问他:你怎么见组成功率那么高呢,说我为什么不行呢,你能说一些经验吗,然后这个朋友跟她讲经验的时候,她都拿本来记,是这样一个人。她一直这么坚持着,

然后突然有一天,给她这个朋友就我们公司的演员打电话,就听到那面在哭,说我在回老家的高速公路上,他问你为什么回去了,你怎么了。她就说我因为前两天,我给我姐打了个电话,我问我姐我适合做演员吗?我姐说:你从来没有问过我这个问题,那我今天告诉你 你不合适。她就说那我觉得我姐说的有道理,我想回老家,可是就在高速公路开到她那停下来时,她受不了了,给这个朋友打电话。

讲完这个故事,于和伟就感慨说:坚持自己的理想有错吗,但是到底怎么坚持呢。鲁豫回应:让人心碎,谁都不愿去戳破别人的梦想。然后讲了一个蒂姆罗斯的故事,他演过海上钢琴师,是个很好的演员,采访中他说他一个工作一个角色演,但觉得演完这一个后未必再有角色找我,所以他在伦敦开了一个酒吧没事就去那调酒。潜意识里那种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是一直在的。


看完于和伟这期后,我就没有再继续看,我打开电脑看前几天参加完一个饭局后回家没换睡衣秒开电脑写的一个稿子,标题是《自由职业者,不婚主义者,每个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在文中我写到了一朋友的弟弟。这弟弟在考国内前五名学校的研究生,去年差了一分不甘心,今年二次考结果还是不如意,且在这次全职备考期间还胃出血住了医院。

本来朋友是想拿这事告诉我少吃外卖,但在我耳中听到这故事时,我更多的听到了他弟弟的家里人,亲戚朋友都在劝她弟弟眼光放低,不要再坚持考名校的研究生。本来就本科不错,考个本校的研究生,然后出来工作有个研究生学历就行。毕竟在工作单位没有人会去计较学历上学校的排名。而他弟弟听完这一切,在微博上发:可能我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坚持梦想。


我不知道她弟弟今年的选择会是什么,我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无奈的再次看到一个成年人坚持梦想的路有多坎坷。很多时候天时地利人和的不顺回归到自己的身上时,在别人眼里就特别容易会变成“你不配”。

那些拥有着过来人经验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劝你不要坚持的时候,他们不会去思考那些劝你退而求其次的建议,带给你会是伤自尊的否定与嘲讽的看笑话还是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正确的及时止损。他们只是热衷于劝你跟他们一样生活。


所以,在这样一个如果不阅读,价值观就会被身边周围人的人塑造的环境中。我看到过很多朋友都是把自己的某一部分梦想的棱角硬生生抹掉。

例如有人从大学毕业家里人就想让她拥有稳定的工作,所以她先在体制内打工两三年然后通过工作加分考到了一个市区较远的乡镇单位,本来父母想让她考进去后再换个市区中心好点的单位,但无奈领导怎么都不放人,说乡镇考进来的都有服务协议期限不能走。最后没办法咬着牙干,可是除了工作办公室人际圈实在难受,就在今年刚跟领导介绍的结婚,生了孩子,想趁机通过休产假半年来躲过工作逃掉社交。但也见到过很有个性的朋友。95年的,马上提副处了,但是她不想干这行了,去年10月份决定考研于是上了清华。

更见过有人为自己的梦想曲线救国的中途突然说不打算辞职了,也不再有梦想了。也见过有人想当一名教师,他成了教师。但他知道,他永远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期望不到了。

所以,无论选择结婚,妥协或选择考研,成就,我都很理解,不做好坏之分,改变本身就是一种苦,为了规避眼前的苦选择受后面的苦,这很正常。也知道不幸和不安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前者,好像“成为悲剧的主角”比“成为一个普通人”有诱惑力多了。

我自己在成年后基本不跟人谈梦想,做任何事我现在也不会跟父母说,甚至做成了我也不会告诉别人,随便别人怎么打听了解我,随便别人怎么判断和定义我。如果一不小心,我做某事被走漏了风声,然后有人想来劝我而问我:你坚持这件事如果失败了你想过怎么办吗 的时候,我知道对方想听到我妥协人生退路的答案,但我不会说,我一般就直接回答:那我就去死好了。然后不用等我说下一句,对方就会说:哎呀,这多不至于,人啊,一辈子只有健康和平安最重要。听到这句我就会沉默笑笑。心里想:你看,你不也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平安,那我尽力维持好这两项之外,你管我想坚持什么,坚持多久。


人这一生其实是不可能自以为选择了最幸福的那条路的,我们只是选择了自己潜意识里最能承受代价的路。日常生活不是在享受快乐中承受了些许痛苦,而是习惯承受痛苦中在追求些许快乐。很多时候看似我们活得不合格,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太合格了,我们才显得不合格。

梦想还是欲望,背后都不是幸福的,不平坦的。

但是呢,有人还是愿意去追,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追。

我想,这就是每个普通人心里的不平凡吧。

最后共勉一段@琉玄的话:

重点不是我选择的路对不对,重点是,我走了自己选择的路,无论终点处是什么,这条路,是我自己乐意走的,那就够了。他们要笑,就笑吧。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走的路,我在路上就好,并不关心他们的笑声。

今日推荐:
点进热搜看完大连理工@红烧土豆叶的遗书,瞬间痛哭。
年纪越大,越要相信自己是大器晚成型。
生活不允许普通人内向。

看完文,来做个测试吧。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No,并不是所有的金子都会有机会光芒万丈的。就如世上的工作千千万万种,哪一类工作岗位更适合独一无二的你,让你脱颖而出,从此脱去凡胎呢?兴趣,价值观,亦或是动机,性格使然?每一个你所在意的,都会是你应该坚守的。

同一类型人格特征的个体和与合适的职业互相结合,不仅会增加个体的满意度及成就感,使其很快达到适应状态,而且更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实现个人自身价值。

这一理论根据个性差异和择业倾向,把人格特质分为了六种,分别是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现实型(R),每种人格也对应了不同的职业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