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内脏松动术,内脏舒整疗法(VM)

 邻村阿牛 2021-06-19


内脏松动术是一种作用于机体解剖学特定位置的轻柔手法治疗,以促使受损的内脏、结缔组织生理活动恢复正常活力、健康状态,促进器官运动,潜在提高器官功能以及身体结构的完整性,Jean-Pierre Barral是内脏松动术的创始人。



Jean-Pierre Barral, D.O.和Pierre Mercier, D.O.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上利用放射学、超声波及尸体解剖研究,研制了一套创新的概念和治疗技术,他们称之为内脏舒整疗法(VM)。

内脏松动术的机制机理
内脏运动理论——器官两种运动方式

第一,周围组织器官所造成的推拉及其器官自身内在的运动。但有躯干和骨盆形成以骨、肌肉、筋膜构成的外在结构,包绕保护内脏器官。以筋膜和腹膜为支撑,器官不只是松散地漂浮,而是处于一个有压力的密封系统内,压力将它们紧紧挤在一起。


第二,包裹在器官的浆膜上有少许滑液,使器官可以滑动、左右移动,或移动至邻近器官。系统内压力赋予器官滑动和小距离移动的能力,这种压力会影响器官的运动和功能。
 
筋膜和腹膜运动的基本结构

筋膜这个词来自拉丁语,它是一层纤维组织,和肌肉、骨骼、器官、神经及血管互相包绕渗透,是一个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不间断延伸的三维网络结构。筋膜可以导致机体紧束或结缔组织粘连,而后者可以作为疼痛触发点。有诸多诱发因素,如术后疼痛、身体创伤、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怀孕和分娩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导致被覆器官运动受限、腹部或盆腔紧张,甚至影响四肢运动。


腹膜是腹腔内的结构,是一个贯穿整个身体的连续膜。腹膜分泌浆液性液体作为腹腔内器官的润滑剂,使其相互移动。它在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称:将器官附着于体壁或其他器官的称内脏韧带,将胃附着于横结肠的称大网膜,将胃附着于肝脏的称小网膜。


运动受损的机制

和谐与健康依赖于机体内部运动自由和活动充分。当机体的运动不受约束且充分时,功能最佳或者当运动费力、缺乏活力、过度兴奋或抑制、功能低下或与邻近器官发生结构及活动冲突,就会出现功能障碍。


一、外界因素

当一个器官由于异常状态、粘连或错位,不能与其他脏器协调配合,它的运转与其他器官、肌肉、筋膜和骨性结构不和谐,就会造成机体被迫以固定、异常、紧张的模式运转。而慢性刺激反过来造成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反复。



如胃、小肠和结肠等空腔脏器的运动可能会受到直接压力、牵拉及扭转的影响,导致刺激和痉挛,进一步带来消化、吸收、排泄障碍,甚至血管和淋巴功能受损。很多时候身体会尽力在外力伤害下保护重要器官,但后果可能导致疼痛。运动不当、车祸跌倒等也可以影响到器官,剪切力可以造成组织撕裂和瘢痕,冲击力可以造成瘀伤。
 
二、炎症因素

当机体存在炎症时,组织就会失去正常运动。许多因素会导致其炎症,包括感染、妊娠、腹腔手术和外伤等。如剖腹产所遗留的伤口,虽然比较小,但任何腹部手术会造成内脏粘连:暴露腹部、空气和手术灯等势必造成干燥或粘连,制约器官正常的流动。
 


三、内在因素

情感是了解内脏运行机制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器官同样受情绪的扰。”很多内在的慢性发展,这种慢性问题在于身体承受压力时,逐渐增加释放的反应性保护。压力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致病因素,而内脏器官是身心健康之间的交叉所在
 

产生疼痛或者疾病机制

例如:饭后肩胛骨之间酸胀或疼痛有可能并非源自肌肉。身体特定区域的疼痛可以有许多致病因素,通常被忽视的是在结构上或神经学上与该区域相关的内脏器官。



一、胸、腹、盆腔的内脏都有特定的生理学功能,需要来自动脉、静脉、神经的滋养以及被覆结缔组织的支持,这些支持或供应结构的任何改变将改变器官的生理功能。机体的限制性保护导致器官对线障碍(功能障碍)和代偿运动模式。当一个器官处于对线异常、不良模式、粘连或错位状态时,它与其他器官、肌肉、筋膜和骨性结构的和谐关系将被破坏;脱离对线中立位置,支撑结缔组织张力增加,机体被迫以固定、异常紧张的模式运转。

二、器官筋膜层的任何一个区域限制都可以表现为其他区域的症状。器官生理功能的改变,不论原因如何(激素影响、疾病或外伤),都会改变器官筋膜层原本位置,深部构造会保护性紧张以至压迫周围血管或邻近器官;创伤通过力的传导也可影响器官和周围组织。
 
三、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持续或恶化,根本原因可能位于其他地方。例如,颈部问题常常涉及到起源于肺支持韧带到颈椎和上部肋骨等部位的胸膜张力;肝脏周围的韧带可以影响肺的张力;心包支持韧带的扭伤、拉伤常会表现为下颈椎及上胸椎的僵硬及疼痛;盲肠悬韧带紧张可以导致右膝关节幻痛。


四、最后要考虑的因素是神经走行。神经根的分支同时支配器官和特定的肌肉骨骼区域,通过反馈回路,器官的任何刺激或生理改变会导致该节段水平过敏,从而影响所支配的特定肌肉骨骼区域。如肝或胆囊疾病所导致疼痛表现在右肩,腹胀肠鸣产生全腰痛,胃溃疡表现为肩胛骨间痛,持续的左坐骨神经或骶髂关节疼痛可以起源于乙状结肠等,而这种肌肉骨骼疼痛和其相关联的功能障碍可能比最初器官的刺激更持久。


松动术的解剖基础

内脏手法以内脏器官和肌肉骨骼系统之间功能和结构相互关系作为治疗基础。物理治疗师需熟悉腹部或盆腔内筋膜和韧带机械性限制的感觉,了解两者位置及连接属性,感受器官和其附属韧带的运动,通过内脏韧带的牵伸和释放紧张,使器官运动。

一旦存在限制,治疗师通过器官使韧带紧张或拉紧韧带本身;一旦张力达到目标范围,将随之释放。内脏韧带有丰富的神经支配,通过释放内脏韧带的限制可以达到协调组织的目的,进一步通过神经系统,产生本体感觉互通的效果。


内脏松动术治疗机制
内脏松动术侧重于内脏器官、环境以及其他结构和生理功能障碍的潜在影响。大多数人都熟悉关节和肌肉疾患所导致紧张、疼痛和运动受限,但没有认识到内脏器官的作用。内脏松动术关注内脏效应对躯体的影响,及其与运动时关节的动态、肌肉如何附着和神经支配之间的联系。
 
一、恢复自然功能

身体的运动节奏相互关联,心脏、呼吸和大脑的节律由于躯干纵行筋膜而相互作用,从头后部直到骶尾骨及身体的最低平面。筋膜可以监测机体内环境的变化,通过遍布筋膜的感觉神经感受各种物理和化学刺激。

当受伤或生病时,筋膜同时影响肌肉和器官,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术后实施内脏松动术,可在灵活的流动性意义上使其恢复生理状态。例如:产后康复使盆底及盆腔器官恢复其流动性,达到孕前状态。其他直接好处包括改善器官状态、功能和体液循环,松弛内脏痉挛。内脏松动术对于食管裂孔疝等消化系统问题也大有裨益。
 
二、神经调节

针对韧带的松动手法基于体表-自主神经反射效应,通过神经网络可以靶向特定内脏。通过“椎体键盘”,针对神经的手法可以治疗相关联的内部器官。有研究表明,高速低振幅的胸椎松动通过植物神经作用于心脏,而其他形式的躯体/物理疗法或安慰治疗无法达到该效果。


2020年澳大利亚研究者开展:“小儿先天性肌性主动脉颈神经及内脏松动术的可行性研究”得出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可安全使用神经/神经元松动术,以改善颈部活动范围,被动和主动的颈部旋转和侧屈明显改善。
 
三、治疗内分泌免疫

研究表明,内脏松动术可以增加血清素,产生褪黑激素。褪黑素是一种调节机体昼夜节律,以及免疫和激素活性的激素。内脏松动术对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某些生殖和内分泌问题均有治疗作用。Bolton等发现脊柱手法的内脏效应除了躯体自主神经反射外,还包括替代机制,如体液途径等。

临床松动技术手法

内脏松动术通过局部解决整个身体的问题,通过移动和释放腹部和骨盆筋膜的紧张,促进器官的正常及自然运动,改善其生理功能;同时激发自然愈合机制,潜在地提高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机体结构完整性,消散压力的负面影响,增强整体健康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主要包括由整脊疗法变异而来的3种治疗方法:功能性方法、回弹效应和引导法。

 
一、功能性方法

功能性方法最基本的形式为在第一次活动受限时控制身体,以激发机体本体感觉,这是重新评估和重组的机会。身体几秒钟内就可以感到局部释放,并且可以通过组织网络传导至远处。功能性方法起始于中立位,慢慢移动到第一次受阻时需要轻微费力移动身体的关键点部位,不必达到极限范围。功能性治疗可以作用于第一次运动受阻时向易移动或易于受力方向,其在机体易于释放的方向通常效果更强,组织对易于受力方向的治疗反应最好。
 


二、回弹效应

内脏松动术的另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称为回弹效应,它使机体在受力方向堆叠,稍超出第一阻力点却没有立即释放,患者此时吸气,治疗师的手尽快放松。回弹效应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功能性方法持久,但可以针对复杂或非常紧张的病情。

三、引导运动法

每个器官都有一个内在遵循胚胎线迁移的规律振荡运动。这种运动类似但不同于一体化运动模式。例如,肾脏首先从骨盆开始,然后迁移至肝和脾脏下方、腹膜后方的成熟位置,因此肾脏在迁移线边缘来回震动,每秒7〜8个周期。这个振荡运动被称为引导运动法,不应与蠕动混淆。
 


有些治疗由遵循器官的正常运动及渐进性运动组成。更轻柔的治疗有助于器官“觉醒',并使其恢复正常运动模式。由于内脏组织的微妙,遵循其自身特质、手法温和精准与治疗效果相关。治疗师能感受到一种“线性张力”,可能会延长到整个身体或四肢;与腿或脚韧带或筋膜疾患相关的内部器官限制,在两者都经过治疗前将不会显著改善。与其他作用于身体深部的方法相比,内脏松动术仅起到辅助手法的作用,而实施过程中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通过呼吸配合修复器官的原有生理运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基于内脏松动术的治疗机制,目前已经应用其在内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患、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术后产后康复等领域,随着其基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研究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其治疗范围。


禁忌症:当然内脏松动术作为一种起源于整脊手法的康复治疗手法,需要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待感染、疼痛、肿瘤等急重症急性期过后方可实施。


评价方法、评估和触诊

内脏松动术最常使用的评估方法有倾听(整体与局部倾听)、运动测试和手动热诊断。



器官定位先于治疗。功能失调治疗包括针对所有的肌肉、脊椎、神经、血管、结缔组织和部分区域联系紧密的内脏系统,然后延展至全身。内脏器官的治疗在于减少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提高邻近器官之间的流动,减少相关椎体节段的刺激,提高生物力学效应。内脏松动术需正确评估动态功能性操作及各项活动。同时,以内脏运动作为指标,评估身体结构及其整体功能协调。


visceral manipulation发展史

在内脏松动术被记录成书之前,作为东方医学的组成部分,曾成为欧洲和亚洲医疗文化的一部分,Jean-Pierre Barral是该治疗技术的创始人。

Barral在法国担任物理治疗师时,遇见一位肺病专家和解剖大师—Arnaud博士。通过与Arnaud博士的接触,Barral对身体的生物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解剖尸体,Barral发现能够通过遵循组织的压力模式以及潜力,来调整机体的线性张力,并引入了内脏系统概念,即组织是有记忆的,这成为内脏松动术的基础。

右边Jean-Pierre Barral

1971年,Barral在治疗一个女患者时,发展了手法热诊断。治疗中他感到从她的乳腺组织中发出一种强烈辐射,后来得知该部位曾行肿瘤手术。这一现象在其他患者身上也有表现。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中,他发现通过感觉相关部位的热量可以定位身体病痛区域,并逐步完善了“手法热诊断”。

1974年毕业于欧洲学校骨伤专业后,Barral主要从事关节手法治疗。在临床整脊治疗中,他开始探索针对胃的手法治疗与背部疼痛之间的关联,这成为内脏松动治疗手法的雏形。

他于1975年开始在英国教授脊柱生物力学。在此期间他与Paul Mathiew及Pierre Mercier博士合作出版了《关节脊椎诊断学》。

Paul Mathiew

1985年,Barral在美国通过Upledger机构认证,开始致力于内脏松动术的教学。教学期间,他以与Amaud博士合作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发现增生组织产生更大机械张力,拉动周围组织,促成了整体和局部内脏听诊的理论和技术。

在Serge Cohen博士、放射科医生Grenoble的帮助下,Barral记录松动前后内脏变化。他们采用X射线透视和超声记录了位置变化、运动和流动体液的交换和转移。1985年以来,Barral的学生Lowen扩展、细化和调整原有的内脏松动术,发展成一个全面的培训课程。至今为止,该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相关课程理论及实践的教学。


生命和运动交织在一起。人体包括多层次活动,内脏系统依赖于所有器官运动和身体结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同步性。在最佳健康状态,身体各种运动关系和谐。很多时候,治疗师可能只针对外部问题进行治疗,而没有考虑到对线和运动模式中器官的运动。治疗师应考虑到患者痛苦的根源可能在于内脏组织,而不仅仅是针对肌肉治疗。




编辑:冯燕鹏
参考:

Neural and Visceral Manipulation in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A Feasibility Study

Visceral Manipulation (VM)、内脏松动术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